翠翠領(lǐng)數(shù)百青年跳小蘋果
翠翠領(lǐng)數(shù)百青年跳小蘋果
翠翠領(lǐng)數(shù)百青年跳小蘋果,在沈從文《邊城》里,講述了少女翠翠和天保、儺送之間的純美愛情。湘西鳳凰古鎮(zhèn)舉辦的“鳳凰偶遇節(jié)”于8月22日晚22:00開幕。據(jù)報道,在開幕式上,穿著肚兜花褲的“翠翠”,乘一夜扁舟在夜色中閃現(xiàn),登上了木橋。接著,她的身后出現(xiàn)了200多位帥哥靚女,他們沿江排開,踏著《小蘋果》的節(jié)奏開始熱舞……
8月22日-24日,中國首屆“鳳凰偶遇節(jié)”在中國最美小城——鳳凰舉行,共有愛情電影展播、鳳凰老照片回顧、湘西民俗文化大集、時尚邊邊場、金婚愛情典禮、畢業(yè)典禮、沱江對歌、酒吧快閃等10項精彩紛呈、妙趣橫生的主題活動。
8月22日晚10點左右,“翠翠來了!”人群中一個聲音突然出現(xiàn)。隨后,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江面上。雪橋下,古裝肚兜花褲打扮的“翠翠”獨立舟頭,搖著桃色花傘,翩然起舞。夜色和燈光的交織下,“翠翠”顯得如夢如幻。
小舟悠悠的蕩到木橋邊,“翠翠”跳了上去,神曲《小蘋果》隨之響起。江邊上,沿江排開的200多位青年男女開始熱舞。“這個表演嗨爆了!”游客張先生興奮的說,他被個這奇幻的場景鎮(zhèn)住了。快閃開始時,他正在江邊的酒吧消遣,突然感覺屋外氣氛不對,便出來看了一眼,立刻被吸引住了。他拿出手機拍了幾張圖片后,覺得不過癮,就加入了熱舞的狂潮之中。
江邊上的游客,也大都被這個節(jié)目吸引住了。夜色中的閃光燈不斷的亮起,更多的人則情不自禁的跟著節(jié)奏搖擺起來。10分鐘之后,快閃結(jié)束,表演者們?nèi)谌肓巳肆鳎P凰古城也開始重新流動。
“邂逅一個人,艷遇一座城”,此次偶遇節(jié)的口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據(jù)了解,“偶遇節(jié)”的原型或是湘西特有的民俗活動“邊邊場”。“邊邊場”是湘西苗家青年男女求愛的一種方式,過去在趕場或節(jié)日時可以看到身穿盛裝的苗家青年,那一天小伙子只要看中心上人,就可以拉一下她的衣袖,或在行走路途假裝無意地輕輕撞她一下,她如果回眸一笑,就表示沒有拒絕。
從湘西苗族的傳統(tǒng)活動“邊邊場”的角度來看,偶遇節(jié)其實是湘西苗族文化的一種傳承。
翠翠簡介
翠翠,是沈從文中篇小說《邊城》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與理想愛情形式的寄托。她是一個天真無邪、自然善良、情竇初開的少女,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理想的藝術(shù)形象。
翠翠是沈從文《邊城》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傾注著“愛”與“美”的理想的藝術(shù)形象。沈從文在《老伴》《水云》等文中說過,翠翠是由“絨線鋪的小女孩”、青島嶗山的“一個鄉(xiāng)村女子”以及“身邊新婦”(即夫人張兆和)三個原型“合成”的。“但這不是三個印象的簡單的拼合,形成的過程要復雜得多。沈先生見過很多這樣明慧溫柔的鄉(xiāng)村女孩子,也寫過很多,他的記憶里儲存了很多印象,原來是散放著的,嶗山那個女孩子只有一個觸機,使這些散放印象聚合起來,成了一個完完整整的形象,栩栩如生,什么都不缺。含蘊既久,一朝得之。這是沈從文的長時期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茹養(yǎng)出來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