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北京軍區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大的,也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占地1066平方公里,主要擔負的任務是組織師、旅、團級部隊完成合同戰術演練,協同裝甲兵和其他兵種進行技術、戰術訓練,并為陸軍裝備的各種武器進行實彈、實爆作業和航空兵實施對地面部隊攻擊演練提供保障。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簡介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以電腦網絡為平臺,集導調監控、戰場仿真、輔助評估、綜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統”為一體,其先進的設施和設備堪稱全軍一流。
這里曾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當年在報紙上“朱日和”三個字都不能提,報導這里的軍事活動,只能說是在“華北某地”,外軍也只能在偵察衛星圖片上,目睹它的風采,可展開軍師規模的實兵演習,并為陸軍裝備的各種武器進行實彈、實爆作業和航空兵實施對地面部隊攻擊演練提供保障。據基地司令員謝勇介紹,這個基地可展開集團軍規模的實兵戰役演習,在全軍僅此一家。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規模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基地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訓練基地,主要擔負的任務是組織師、旅、團級部隊完成合同戰術演練,協同裝甲兵和其他兵種進行技術、戰術訓練,可展開軍師規模的實兵演習,并為陸軍裝備的各種武器進行實彈、實爆作業和航空兵實施對地面部隊攻擊演練提供保障。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以電腦網絡為平臺,集導調監控、戰場仿真、輔助評估、綜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統”為一體,其先進的設施和設備堪稱全軍一流。這里曾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當年在報紙上“朱日和”三個字都不能提,報導這里的軍事活動,只能說是在“華北某地”,外軍也只能在偵察衛星圖片上,目睹它的風采。2003年8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將朱日和基地對外軍開放,這里的神秘面紗才向世界揭開。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環境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朱日和基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該基地地形復雜,由沙漠、草原、山地、壕溝等組成,面積上千平方公里。這里霜期長達6個月,最低氣溫零下43攝氏度;方圓千里難見人煙。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變化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2001年這里還是住房四處漏風,訓練設施簡陋的荒涼景象。為了徹底改變面貌,當時朱日和基地提出了:“追趕世界軍事發展的浪潮,建設世界先進,全軍一流”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的奮斗目標。從此,拉開了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大規模建設的序幕。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12級的狂風卷起沙塵暴,能使臉掉皮、車掉漆;這里霜期長達6個月,最低氣溫零下43攝氏度;方圓千里難見人煙。正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基地領導帶領廣大官兵,經過幾年苦戰,終于建起了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現代化導調指揮樓、辦公樓、官兵宿舍樓、駐訓部隊營房和浴室、門診部等,實現了通水、通電、通暖;建成了生活服務中心,提高了基地自我保障能力;種樹上萬棵,植草坪數萬平方米,為基地和駐訓部隊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條件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保障管理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解放軍總部首長考察后高興地說:“系統集成起點高,整體配置功能強,保障管理配套全,是全軍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的一流示范工程。”2000年底,“五大系統”通過了國家鑒定,認為該系統屬軍內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資訊系統的先進水準。
這個基地已實現了組訓方式由部隊自導自演、自訓自評,正在向導、演分離,訓、考分離轉變;基地職能由階段性保障訓練,向全年度滿負荷組訓轉變;成績評定由人工向電腦科學評估轉變;科技練兵成果由試驗論證向形成整體
作戰能力轉變,標志著我軍傳統的訓練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訓練手段向現代化產生了飛躍。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模擬部隊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1972年,當時的副總參謀長李達和張震訪美時,在利文沃思堡觀看了一場美軍與模擬蘇軍的演習。回國后,他們向軍委呈上了一份“關于建立模擬軍隊”的報告,周總理非常關注,于是一份成立外軍模擬部隊的計劃下達到總參有關部門,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一計劃被擱置。
13年后的1985年1月,經總參批準,南京軍區組建了合同戰術訓練中心。至此,中國有了第一個“藍軍”基地。隨后,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外軍模擬營正式誕生,但僅是營的規模。
1999年底,朱日和基地開始打造解放軍規模最大外軍模擬部隊——“藍軍”旅。基地把培養一支兇殘、狡悍、善變、心狠手辣、形神兼備的“藍軍”部隊作為首要解決的課題,逼著“紅軍”在受挫中找差距,在失利中求振作。
藍軍部隊的編制按照外軍的編制序列,訓練也嚴格按照外軍的條令、訓練大綱進行,努力體現外軍的作戰原則和戰術手段。由于“紅軍”、“藍軍”雙方是在互不了解對方兵力部署、作戰手段和戰術意圖條件下進行的較量,從而使戰術訓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實兵對抗,改變了我軍以往演習“紅軍”戰無不勝的模式。
模擬藍軍部隊的主要任務是與輪流來訓練中心演習的部隊進行實兵對抗;運用實車、實炮和現代化的電子、激光等模擬器材,為部隊提供近似實戰的戰場環境;檢驗和考核部隊合同戰術訓練水平。并可承擔科研試驗、專項集訓、合同戰術理論研究等項任務。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發展歷程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1957年,一個加強坦克師戰術演習場在朱日和地區組建,這便是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的前身。
1994年,朱日和基地被中央軍委列為軍隊“九五”建設規劃重點項目。
1997年,中央軍委為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的需要,決定把北京軍區原裝甲兵訓練場擴編成全軍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朱日和基地提出了“追趕世界軍事發展的浪潮,建設世界先進,全軍一流”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的奮斗目標。從此,拉開了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大規模建設的序幕。
2000年,“五大系統”通過了國家鑒定,認為該系統屬軍內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資訊系統的先進水準。
2005年9月27日,“北劍—2005”軍事演習在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舉行。這是建國以來解放軍邀請觀摩國家最多、對外展示規模最大、開放透明程度最高的一次涉外觀摩演習,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等24國40多名軍事觀察員觀摩演習。
2007年,軍委、總部把朱日和訓練基地確定為我陸軍唯一復雜電磁環境建設試點單位。
2008年8月26日,“礪兵—2008”軍事演習在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舉行。本次軍事演習得到了全國各大媒體的廣泛報道。
2010年09月01日參加和平使命軍演的中方第一梯隊啟程,參演部隊在內蒙古自治區朱日和火車站登車待發.
2011年上半年,軍委、總部再次決定:將朱日和訓練基地建成全軍唯一陸軍聯合作戰實驗場。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背景
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隨著現代高科技戰爭的發展,世界各國軍隊都把基地化訓練作為通向未來戰場的必經之路。美軍在加利福尼亞的歐文堡、洛杉磯的波爾克堡和德國的賀漢弗爾斯特建有3個大型訓練基地,英軍建有大中型綜合訓練基地19個,法軍有訓練基地13個,俄軍也建有多個大規模訓練基地。世界各國軍隊大都在基地建有專職的模擬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