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縣
延慶縣
延安簡介
延慶縣位于北京市西北部,距市區74公里,總面積1993.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7萬,是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素有北京夏都之美譽。延慶自然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山水林田路,村鎮城鄉園,構成渾然一體的美麗畫卷,繪就縣景合一的北京畫廊。
延慶生態環境優良,全縣林木綠化率達到74%,空氣質量連續多年全市領先,是全國生態文明試點縣、國家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青山綠樹碧水藍天成為綠色北京的閃亮名片。延慶屬京郊旅游大縣,境內有八達嶺、龍慶峽、康西草原、古崖居、玉渡山等30余個風光獨特的景區景點,有冰燈冰雪節、端午文化節、自行車騎游等精彩紛呈的休閑活動,年吸引游客超過1800萬人次,是全國首批國家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全國首個國家級旅游綜合改革示范縣,2013年成功創建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延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炎黃文化、媯川文化和長城文化等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熠熠生輝,為人文北京增光添彩。延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占能源消耗比重達25%,是首批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區。
延慶將迎來世界葡萄大會、世界馬鈴薯大會、世界園藝博覽會等一系列世界級盛會,一個美麗的延慶正在向世界展示她獨特的風采,一個世界的延慶正在蓄勢待發!依托良好的資源稟賦和大事機遇,延慶縣委縣政府將帶領全縣人民,以打造“縣景合一”的國際旅游休閑名區為抓手,以奮發有為的精氣神,全面建設綠色北京示范區,努力建設山更綠、水更凈、天更藍、空氣更清新、人民更幸福的美麗延慶!
延慶文化
北京延慶歷史悠久,人文底蘊豐富,是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等多元文化交匯融合之地。從遠古的石器時代直至唐漢明清,延慶先民辛勤勞作,繁衍生息,留下了數以百計的文物古跡和獨具特色民風民俗。其境內長城橫亙,廟宇巍峨,古城棋布,驛路縱橫,承載著古老深邃的媯川文化。
延慶文化更分為8大系:
山水文化:延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氣候宜人,風光秀麗。縣城北山一線的松山、玉渡山、龍慶峽三個風景區,東部山區的滴水壺、烏龍峽谷等旅游景區,西部川區的康西草原,中部川區的媯河生態走廊,既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延慶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它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形成了特有的文化。
地質文化:延慶地區的地質文化在華北地區獨具特色。在縣域東北部,保存著距今1.4-1.8億年間的上侏羅紀硅化木。這些木化石群全部產于原生層位,具有數量多,保存完整等特點,是華北唯一成片保存硅化木的地區。在此開發建設了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東西長26公里,南北寬6-8公里,總面積約226平方公里,全面展示了當地的動植物化石、地貌景觀、構造形跡、礦產遺跡、水文景觀、自然生態旅游資源、民俗風情和人文景觀等,是延慶東部山區地質旅游、科研探索和民俗旅游的好去處。
古城文化:延慶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延慶的城池,自然也就與軍事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軍事的附屬產物,乃至在東西不足100公里、南北不足30公里的區域內,各類城堡竟達20余座之多,形成了東西相連、南北呼應的嚴密防御體系。目前,我縣長城防御城堡如岔道城、柳溝城等,明代屯軍城堡如雙營城、東門營等,政治文化樞紐如延慶城、永寧城等,驛站如岔道城、榆林堡城等,無不體現了延慶的歷史文化特色。
長城文化:延慶地處塞北,衛戊京畿,境內長城延綿不斷,與邊墻、烽火臺、兵營等軍事設施點線結合,縱橫交錯,不僅形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而且風格各異,傳說眾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長城文化。按其總體布局和構筑特征可分為內長城、外長城兩部分。
古代建筑文化:延慶地區現存古建筑110余處,主要為寺廟、戲樓和城池,綜合反映了當時的建筑技術、風格特色、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文化藝術,是延慶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38處,文物普查項目77處(不完全統計),另有數以百計的民居建筑,保存了延慶地區的明清街村風貌,近年來也逐漸納入文物保護的范疇。
古民族文化:延慶歷來是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文化交融通匯的地方,歷史上幾經變遷,既留下了少數民族生活繁衍的足跡,又留下了中原文化的深深烙印。1985年,在延慶玉皇廟、葫蘆溝、西梁垙等地發掘了山戎墓葬600多座,發掘面積近30000平米,出土青銅器、陶器等各類文物2萬余件,并在玉皇廟山戎墓地修建了一座山戎墓葬陳列館,原地保護了10座山戎文化墓葬。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山戎文化在延慶遺存非常豐富,目前已發現和發掘的有十多處,但最集中的當屬玉皇廟山戎墓葬群。它的發現填補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史研究的空白,延慶也由此成為山戎文化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地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與研究價值。
洞窟居址文化:在延慶縣西北部的海坨山麓,分布著許多古人洞窟遺址,內有石屋、石炕、石馬槽,宛若一個個自然村落。目前,在延慶縣境內共發現八處,在河北省懷來縣境內也有七、八處之多,其中以位于延慶縣西北的古崖居遺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
宗教民俗文化:延慶歷史上為邊陲重鎮,大量的戍邊士兵、移民和當地居民在這塊土地上同生共存,繁衍生息,多種風俗、信仰不斷融和,形成了純樸的民風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近年來,延慶文化事業不斷繁榮發展,文化設施和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縣共有鄉鎮文化站15個、街道文體中心3個、村級文化大院376個、農村數字影廳362家,實現村級文化大院全覆蓋。每年舉辦元宵節花會展演、萬名群眾廣場舞蹈大賽、星火演出及夏日文化廣場等各類群眾文化活動2000場次,受益群眾50余萬人次。擁有國家級、市級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8項,建設了永寧中學“永寧南關竹馬”傳承基地、八達嶺中心小學“八達嶺長城傳說”傳承基地和井莊鎮“旱船之鄉”特色文化鄉鎮。
延安旅游
延慶縣擁有八達嶺長城、松山自然保護區、野鴨湖濕地公園等景區景點30余個,旅行社13家,星級以上酒店19家,井莊鎮柳溝村等市級民俗旅游村27個、民俗戶1400戶。集中打造了具有延慶特色的消夏避暑節、端午文化節、冰雪歡樂節等旅游節慶活動,成功舉辦了北京國際自行車騎游大會、北京國際馬球公開賽等一系列國際品牌賽事活動。延慶所用的重要景點包括:
1.八達嶺長城AAAAA
位于北京西北60公里處延慶縣境內。它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明代長城中的杰出代表。獲得眾多世界級和國家級榮譽。被評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首”;“世界新七大奇跡之首”。迄今,已接待中外游人2億人次,普京、奧巴馬等近50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世界風云人物先后登臨。
2.龍慶峽AAAA
位于舊縣鎮。以山水景觀為特色,水路全長14華里,水面寬30至50米,是一處水繞山環的天然峽谷,被譽為北國“小三峽”、“小漓江”。龍慶峽冰燈亨譽京城,冬天的龍慶峽流光溢彩,晶瑩璀璨。
3.百里山水畫廊 AAAA
位于千家店鎮。總面積371平方公里,包括一環三區十二個空間節點。景區內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豐富,有硅化木群、烏龍峽谷、滴水壺、朝陽寺等眾多地質和人文景觀。2010年,成為北京市首家涵蓋全鎮范圍,實現“鎮景合一”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
4.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AAAA
位于康莊鎮。總面積283.4公頃,是國家濕地公園、首批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擁有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博物館,濕地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420種,有鳥類280種,其中有大鴇、黑鸛、金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9種,有灰鶴、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0種。
5.松山國家森林公園 AAA
位于張山營鎮。屬于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景區內植被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山、水、林、石雄奇險峻,有三疊水、鴛鴦巖、百瀑泉、天然油松林等30余處景觀,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
6.古崖居AAA
位于張山營鎮。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古崖居園區,在一條不到10米寬的山溝兩側,遍布著人工鑿刻的137個石室。石室分單間、套間,門戶相望,毗鄰相近,門、窗、炕、灶、馬槽等一應俱全。由于沒有考古方面的實證和史籍文獻上的確切記載,被譽為“千古之謎”。
7.玉渡山AA
位于張山營鎮。面積100多平方公里,海拔58O至1589米,有脊椎動物184種,鳥類11目29科125種,山、石、林、泉、瀑、花、草一應俱全,被譽為“京北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