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奧令
禁奧令
禁奧令是指叫停奧數競賽、取消奧數培訓、嚴禁奧數成績與招生掛鉤。但是,一邊是十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奧”,一邊是越禁越火的現實。
禁奧令 - 簡介
禁奧令叫停奧數競賽、取消奧數培訓、嚴禁奧數成績與招生掛鉤……最近10余年來,國家和一些地方不斷出臺“禁奧令”。2014年7月初,北京市教委還重申,初中入學摸底考試禁考奧數。
然而,嚴令之下,暑期奧數補習班仍異常火爆。“每天上午三節奧數課,天天不落,光上一個暑期班就要近萬元。”北京一位剛剛經歷“小升初”的家長李女士說,聽說上初一一開學就分班考試,主要就是考數學,其中很多都是奧數題。
更令人擔心的是,奧數培訓幼兒化趨勢明顯,一些孩子還未上小學,已經開始補奧數。在江蘇啟東市中心的一座6層寫字樓內,近10家培訓機構幾乎都開設奧數培訓課程。其中一家機構培訓最低學齡是“升一”,即學前班升一年級,一般每周3天課,每天上課兩個小時。
一些培訓機構負責人稱,不僅奧數班,大多家長都替孩子報了語數外“全科”補習。
禁奧令 - 原因
一名二年級小學生在暑期奧數補習班上解題1、盡管國家嚴禁把奧數與升學、分班掛鉤,但奧數與升學一直藕斷絲連,仍是擇名校、進重點班的“敲門磚”。
2、“小升初”不再考試,“奧數證”大行其道。“名初中選拔生源,看奧數證書是最直觀的。”上海一位家長透露,一些培訓機構的奧數班其實是名校“尖子生”選拔班。一些和名校關系密切的培訓機構,在適當的時候會出一套卷子給孩子做,達到一定分數線就能成為名校的“預備生”。
3、在不少家長看來,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并不意味著孩子始于“同一起跑線”。盡管教育部門嚴禁公辦學校以各種證書為報名的參照條件或開展任何形式的“摸底”考試,但很多家長始終認為“多考證書,肯定不吃虧”。
4、除了擇校,奧數也成為學校新生分班的重要標尺。北京的李女士說,說是不讓分重點班,但幾乎好一點的初中都以實驗班、超常班等名義分“好差班”。兒子所在的初中馬上要舉行分班考試,“我們沒有過硬的關系,只能花錢上奧數班。”
禁奧令 - 教育人士看法
在部分教育人士看來,奧數來中國后被異化,形成畸形利益鏈,名校抬高門檻,機構借機斂財,孩子成了受害者。
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力培訓中心主任谷力博士說:“全員學奧數不僅不利于孩子成長,也提高了全社會的教育成本。”谷力說,名校擇校指標有限,多數孩子學習奧數既難出好成績,也無法實現擇校目標,最終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單憑一紙禁令,難給奧數“降溫”。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介紹,一些地方出臺規定取消奧數培訓班,但一夜之間又都改頭換面成“數學思維”重新面世。盡管各地都在努力破解教育均衡,但在教育GDP指揮棒下,名校還是通過奧數衡量、選拔學生,助長奧數培訓之風。
“奧數本身并無錯,但把奧數異化為所有學生的評價標準,顯然是不合適的。”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說,應探索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讓奧數回到本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