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A型護衛艦
054A型護衛艦
054A型護衛艦(英文:Type 054A Frigates,北約代號:Jiangkai II Class Frigates,中文:江凱Ⅱ級護衛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最新型的護衛艦等級。首艦徐州號(530)于2006年9月30日在廣州黃埔造船廠下水,于2008年服役。因為本級艦是中國海軍本世紀初新銳艦艇大量服役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加之其新穎的艦體設計,因此中國網絡上將本級艦昵稱為“新青年”。
本級艦身設計與054型護衛艦相仿,火力則比較054型護衛艦強勁許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的第一種區域防空型護衛艦。其前級054型護衛艦是為了避免對中國海軍造艦建軍造成太大的空檔,并提前驗證艦體設計,作為后續本級艦設計改進的依據。
本級艦外形設計簡潔洗練,防空/反艦/反潛配置均衡,堪稱頗具水準的設計。就數量而言,本級艦將成為中國新一代艦隊組成的骨干,其適航性與作戰能力都優于過去中國海軍主力的051型驅逐艦;服役以來,本級艦積極參與國際遠航活動、索馬里反海盜等,為中國海軍累積了可觀的遠洋操作經驗。
發展沿革
2003年,廣州黃埔造船廠與上海滬東造船廠各推出了一艘054型護衛艦,雖然其簡潔的構型被外界譽 為“中華拉斐特級護衛艦”,但艦上仍配備以往的八聯裝海紅旗-7防空導彈,略顯落伍。隨后網絡上出現一種改良后的054實體模型照片,在設計與裝備方面進行了諸多重大改良,大幅強化其防空戰力,包括艦首改裝垂直發射系統,防空雷達換成俄式頂板(Top-Plate ),并換上中國在2000年代開始實用化的730近防炮來取代AK-630機炮;因此,前兩艘054型護衛艦只是一種過渡型艦,后續建造的將是如模型一般的新構型。
沉寂數年后,2006年在網絡上終于出現了一艘正在建造的新版054護衛艦照片,除了主炮型號之外幾乎與模型完全相同(模型上似乎仍沿用舊有的100mm艦炮,但實艦則換成76mm艦炮),而這種改良型054便被賦予054A的代號,西方稱之為“江凱-II級”(Jiangkai-II class)。顯然地,一開始054的設計工作與海紅旗-16防空導彈系統的發展為成套展開,只由于海紅旗-16的發展時程跟不上艦體進度,為了避免對中國海軍造艦/建軍造成太大的空檔,才先造了兩艘裝備現有海紅旗-7的054來墊檔,以提前驗證艦體設計,作為后續艦設計改進的依據。
建造過程
與先前的054型護衛艦相同,廣州黃埔造船廠與上海滬東造船廠繼續以輪流交替的模式建造054A,舷號也是交錯的。由于527、528這兩個舷號已經分別被滬東、黃浦兩廠在2004年下水的兩艘江衛級Ⅱ型(053H3)導彈護衛艦占用,因此054A的舷號由529起跳。接續江凱-I級的順序,滬東廠負責建造054A的第一( 舷號529)、第三號艦(舷號568),黃浦廠則建造第二(舷號530)、第四艘(舷號570),后續也以此類推。進度方面,黃浦廠承造的054A首艦(530)是最早開工的同級艦,于2006年九月30日率先下水,并于2006年10月30日正式命名為徐州號;
由滬東建造的054A二號艦(529)的開工在黃浦首艦之后,于2006年12月21日下水(當天還有滬東建造的071型船塢登陸艦一號艦在同一個干塢一起下水),爾后命名為舟山號(原東海艦隊有一艘江湖Ⅲ級(053H2)--537舟山號,在2006年12月30日改名為滄州號)。由于這兩個船廠都以干塢注水的方式讓船只下水,沒有傳統船臺下水時沖擊力的顧慮,因此054A下水時的完成度都相當高,各項武器、電子天線都已經安裝完畢。舟山號于2008年1月3日率先舉行命名儀式成軍,徐州號則在2008年1月27日服役,兩艦都配署于東海艦隊。在2007年3月18日,黃浦廠的第二艘054A下水,舷號為570,在2007年10月左右正式命名為黃山號,隨后在2008年5月13日進入南海艦隊服役;而滬東廠造的第二艘054A則在同年5月23日下水,2008年6月30日命名為巢湖號并加入南海艦隊服役(2011年7月22日巢湖市由地級市降為縣級市而喪失為導彈護衛艦命名的資格,原管轄區域被分別并入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巢湖號也在2012年2月28日改名為衡陽號),至此第一批四艘054A全數成軍。
第二艘054A則在同年5月23日下水,2008年6月30日命名為巢湖號并加入南海艦隊服役(2011年7月22日巢湖市由地級市降為縣級市而喪失為導彈護衛艦命名的資格,原管轄區域被分別并入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巢湖號也在2012年2月28日改名為衡陽號),至此第一批四艘054A全數成軍。
此后054A型護衛艦建造過程從未間斷,2013年3月中旬,在滬東廠建造的054A第18號艦獲得確認,該艦命名為三門峽號。至于054A預定的建造總數截至三門峽號仍未明確。
技術特點
艦體設計
由于054A和前型054在大體設計上是一致的(見054型護衛艦)但054A增加了不少新裝備,所以滿載排水量比054增加一些,達4200噸左右。艦體更改方面,054的側面折角線系從艦首開始直到艦尾,因此從艦首、上層結構到直升機甲板上部都是內收,而第一批四艘054A的折角線則于以提高,因此整個船舷從艦首到艦尾都是外飄,直到艦橋部位才開始向內收縮,如此可能會部分地增加雷達截面積以及增加上部重量,但也加大了艦首與艦尾的可用甲板面積(故其最大舷寬略有增加),尤其是直升機甲板面積因而增寬,對于直升機起降較為有利。從第五艘054A運城號(571)開始,艦首擋浪板部位改為折線向內收縮,似乎是為了降低雷達截面積與加強適航性,不過整體折線位置仍與前四艘054A相同。
垂發設計
在防空方面,054A最大的改良,就是以新的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取代原本054使用的海紅旗-7型。054A的垂直發射防空導彈是中國在2000年代開發的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HQ-16),解放軍正式編號為H/AJK16。為了配合垂直發射器的安裝,054A將054型原本艦橋前方一塊高起的平臺(即安裝HHQ-7發射器的位置)取消,以擴大B炮位的甲板面積。054A的垂直發射系統一改以往俄系的“轉輪式”與“冷發射”特征,而使用與西方慣用的“每管一發”方格狀設計以及“熱發射”,而每個垂直發射系統模組八管(2X4) 的設計也與美國MK-41、法國Sylver等西方主要垂直發射系統相同。
054A艦首裝有四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單元,每個垂直發射系統單元的配置方向系長邊(4管)為縱、短邊(2管)為橫,的垂直發射系統配置為縱向4管,橫向8管。紅旗-16防空導彈具備很強的多目標攻擊能力,一個火力發射單元可以同時跟蹤8個目標,并對其中4個進行攻擊。而它可以攻擊的目標種類眾多,從高空飛行的飛機到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甚至是飛機投擲的精確制導武器,紅旗-16防空導彈都能夠有效對抗。在很大程度上,紅旗-16防空導彈還能夠對抗敵方空中力量發動的“野鼬鼠”防空壓制攻擊。
主炮設計
主炮方面,054A并未繼續沿用052B/C以及054的中國自制的H/PJ-87式單管100mm艦炮,而改采以一門中國國產的PJ26型單管76MM隱身艦炮,此炮堪稱俄羅斯AK-176M型76mm艦炮的中國版。中國海軍為了尋求一種新型中口徑艦炮,以取代原有的舊式雙聯裝57mm艦炮,早在1994年就決定自俄羅斯引進AK-176M以及所屬RFCS LASKA射控系統的技術(同時連帶采購少量原裝A-176M艦炮,用于中國部分現役小型艦艇的換裝,例如“紅箭”級導彈快艇的五號艦) ;在2003年由鄭州機電工程研究所(即鄭州713研究所)完成國產化作業,成為中國海軍新一代的制式中口徑艦炮。
船電設計
054A的主桅桿頂端加裝了一具中國國產化的頂板3D對空搜索雷達,取代原本054型安裝于此位置的360型雷達,中國將此種國產化版本命名為海鷹S/C型(Sea Eagle S/C)雷達。頂板雷達已用于許多中國其他新一代艦艇如052B、051C、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等等,堪稱中國新一代艦隊的準制式對空搜索雷達。相較于俄羅斯原版頂板,海鷹S/C似乎采用改進過的天線技術,外型比較簡潔,省略了原裝頂板頂端的一具小型條狀天線,天線的機械結構也有所變更。054A的艦橋頂部裝有一套中國國產化的俄羅斯MINERAL-ME射控雷達系統,取代了原本054所使用的344型射控雷達。能為艦上的鷹擊-83反艦導彈提供目標標定以及中途資料更新。
054A后方桅桿頂部仍維持擁有球型外罩的364型X波段短程對海/對空搜索追蹤雷達,主桅桿前方的平臺裝置一座用來導引76mm艦炮的LR-66艦炮射控雷達,LR -66下方的甲板還裝有一具GDG-775光電射控儀,整合了一具紅外線熱影像儀、一具CCD攝影機與一具激光測距儀,同樣可用于導控76mm艦炮。直升機庫上方裝有一座仿自SNIT 240的衛星通訊天線,取代了054的兩座戰術衛星通訊天線。聲納方面,054A的配置與054相同,艦首裝有307型主/被動聲納系統(位于艦首的球型護罩內),艦尾亦設一具206型拖曳陣列聲納,此外還有064型通信聲納以及723型本艦聲納環境監測設備。
其他設計
054A以本世紀初制式化的730型30mm近迫武器系統取代原本的054的PJ-13(AK-630)30mm速射炮,兩座730型分別安裝于煙囪的兩側。054A的電子戰系統與054大致相同,但是兩座干擾彈發射器改為726-4A構型,每個具有24個發射管(分為四層,比原726-4增加一層)。2012年5月中旬,日本公布一張054A護衛艦舟山號(529)操作無人直升機的監視照片,推測可能是奧地利Schiebel公司的Comcopter S-100無人直升機。有消息稱中國在2010年向Schiebel公司購買了18架Comcopter S-100。S-100是一種能在小型艦艇上部署操作的輕型無人直升機,機體采用輕量、高強度的碳纖復合材料制造,機腹下方的主承載區能搭載約50kg,通常裝置一座日/夜間光電偵搜系統,攜帶25kg承載時能滯空約6小時,并能以100節(185km/hr)的速率巡航。
服役動態
護航亞丁灣
2008年,鑒于索馬里海盜活動日漸猖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于2008年6月2日和10月20日分別通過第1816號和1838號決議案,允許外國軍艦進入索馬里海域追捕海盜,并可使用必要方法打擊在國際水域活動的海盜。2009年4月2日,中國第二批換防索馬里海域護航編隊出發,這其中就包括054A型護衛艦的黃山號,而054A型護衛艦自此就成為索馬里護航編隊的常客。054A適中的噸位、足夠的裝備以及柴油主機良好的油耗經濟性,使之成為索馬里護航任務的理想艦種。
護航地中海
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為了保障敘利亞化學武器銷毀順利進行,為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創造有利條件,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第2118號決議和禁化武組織關于銷毀敘化武各項決定,中國于2013年12月決定派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參與敘化武海運護航。
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2013年12月19日宣布由挪威和丹麥的運輸船和海軍護衛艦把化學武器經地中海運至意大利某港口,中國和俄羅斯提供海運護航,最后再由美國海軍用配有特殊設備的軍艦運往國際海域銷毀。
054A型護衛艦鹽城艦于當地時間2014年01月7日凌晨2點從塞浦路斯利馬索爾港啟航,奔赴敘利亞預定集結點,與俄、丹、挪等國家艦艇組成護航編隊。此前,鹽城艦還派員赴丹挪聯合編隊指揮艦—丹麥“艾斯伯恩·斯奈爾”號作戰支援艦,參加了為敘化武護航工作戰術行動規劃會議,就通信聯絡、安全規定、突發情況應對等相關戰術細節與各方交換了意見。
鹽城艦于當地時間2014年1月7日下午將運輸首批敘化學武器的商船安全護送到預定海域,中國軍艦執行首批敘化武海運護航任務圓滿完成。
當地時間2014年5日15時35分,丹麥運輸船靠泊敘利亞拉塔基亞港,開始裝載第七批化學武器。任務各方護航艦艇在事先劃定的責任海域巡邏警戒。2小時30分鐘之后,丹麥運輸船完成裝載工作駛出港口,鹽城艦與俄、丹、挪等國家護航艦艇開始伴隨護航。當地時間5日18時56分,在中、俄、丹、挪艦艇編隊的聯合護航下,負責運輸敘利亞化學武器的丹麥運輸船安全駛出敘利亞領海。至此,中國海軍鹽城艦順利完成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敘化武海運護航任務,將返回亞丁灣。
當地時間2014年3月8日上午,中國海軍鹽城艦與敘化武海運護航接替兵力黃山艦在地中海會師,并在鹽城艦舉行任務交接儀式。根據海軍命令,黃山艦接替鹽城艦正式擔負敘化武海運護航任務。當地時間3月9日17時15分,在中國、俄羅斯、丹麥、挪威等國軍艦的聯合護衛下,負責運輸敘化武的挪威運輸船安全駛出敘利亞領海。至此,中國海軍黃山艦順利完成第八批敘化武海運護航任務,這也是黃山艦接替鹽城艦之后完成的首批敘化武海運護航任務。
當地時間2014年3月14日12時30分許,中俄、丹挪艦艇編隊及丹挪運輸船相繼進入敘領海。全艦立即進入一級戰斗準備部署。在艦艇前甲板和起降平臺,防化分隊結合任務進程開展了定點監測、空氣偵檢、水質化驗等科目的演練,并對部分新型偵察裝備進行了實操訓練。在會議室,防化醫學專家王永安教授結合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緊貼任務實際現場組織醫療保障組開展防化藥品使用培訓。當地時間2014年3月14日17時45分,在中、俄、丹、挪等國軍艦的聯合護航下,負責運輸敘化武的丹、挪運輸船安全駛出敘利亞領海。至此,中國海軍黃山艦順利完成第九批敘化武海運護航任務。
總體評價
054A型護衛艦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護衛艦,主要理由就是優異的多用途能力。該艦不僅裝備有先進的區域防空導彈和遠程反艦導彈,還具有航程遠、可靠性高、易于量產的優點。整體而言,054A型護衛艦的構型簡練,防空/反艦/反潛配置均衡,堪稱頗具水準的設計。就數量而言,054A將成為中國新一代艦隊組成的骨干,其適航性與作戰能力都優于過去中國海軍主力的旅大級驅逐艦;服役以來,054A型積極參與遠航演習、索馬里反海盜等活動,為中國海軍累積了可觀的遠洋操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