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務員
國際公務員
國際公務員指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中工作的各類工作人員、受國際組織行政負責人領導、為全體成員國服務。
國際公務員 - 聯合國來華招聘公務員 年薪5萬美元
“親,想來聯合國工作嗎?聯合國青年專業人員考試開始報名啦!只要你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年齡在32歲以下,能講流利英語或法語,就有可能參加考試,并成為一名國際公務員!”
上周聯合國官方微博的這一條消息,引發關注。到聯合國做公務員,“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呢”,微博下面不少人這樣評論。
如何才能成為聯合國公務員?待遇如何?有編制還是臨時工?這份看上去“高大上”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聯合國“招兵買馬”是否會再次引發“機構重疊、臃腫”的質疑?
加班不多基本朝九晚五
“潘基文秘書長23日在耶路撒冷與現年90歲、即將于8月份卸任的以色列總統佩雷斯舉行會晤……”
點開聯合國電臺的主頁,你就能聽到這條潘基文斡旋加沙危機的新聞。平和的聲音,就來自年輕的中國人程浩。
作為聯合國總部里為數不多的中國年輕人之一,從2008年至今,程浩已經在聯合國總部工作了5年多。
每天9點上班,接下來是一天忙碌的工作,采訪、寫稿、編輯,聯合國電臺每天的截稿時間是下午4點,5點必須要全部發布到網上。時間緊張,不過這也有另一個好處:基本上每天5點,程浩就可以下班了。
“如今基本上是朝九晚五或者晚六。”程浩對新京報記者介紹道,工作之余,他也有不少閑暇時間。這兩年,他還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碩士學位。
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工作了6年多的梁晶也認為,聯合國很注重員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們當然也會加班,但并不是那么頻繁。有的主管會認為,如果你工作多到需要經常加班,那可能你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
當然這也因部門而異。此前程浩曾經在新聞處發言人辦公室工作,那時候就會很緊張,“早上三四點起來準備,晚上八九點下班也很常見。”
從報考到入職需等一兩年
“每個人加入聯合國的故事都不一樣。”2012年在聯合國總部實習時,中國學生楊瑨的主管這樣對他說。
聯合國的國際公務員主要分為三種:D類、P類和G類。D代表的是director,即高級管理人員;P代表Professional,即專業人員;而G則是General,即一般事務。
D類屬于領導類職務,部分是在聯合國內部一級一級晉升上來的,另外一部分則來自各國直接派遣,比如我國各部委派駐到聯合國的工作人員。
G類屬于基礎性崗位,大多是行政、秘書等輔助性雇員,一般從機構所在國當地招聘。
P類則是聯合國的中堅力量,因此,對于想加入聯合國的年輕人而言,最常規的方式,是參加聯合國的YPP考試(即青年專業人員考試)。
聯合國通過考試招賢納才早已實行了多年,在YPP之前,這樣的考試被叫做“國家競爭性考試”。
程浩就是通過這一考試,成為聯合國工作人員的。但從報名YPP考試到正式成為聯合國員工,中間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2004年底,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工作的程浩出于“好奇”報名了“國家競爭性考試”。直到2007年才又接到聯合國的通知,問他是不是愿意去紐約參加面試。2008年他才正式開始了聯合國的工作。
根據聯合國官方網站提供的數據,2013年,報名YPP考試的有22662人,大部分人折戟在簡歷關,通過簡歷篩選進入筆試的有3039人,再經過筆試、面試等篩選,最終被錄取的僅有110人。
但這110人,也只是進入了聯合國的人才儲備庫,即通常所謂的“pool”。“什么時候能夠從池子中出來,要取決于聯合國職位什么時候出現空缺,比如有人離職或者退休,才能去接替。這之間,可能會等待一兩年。”程浩說道。
收入免稅年假有一個月
雖然競爭激烈,但成為正式員工之后,聯合國的福利待遇是很優渥的。
聯合國的員工,分為臨時的、短期和長期的。但YPP考試招錄的P類職員,大多都可以拿到長期或者永久合同。程浩拿到的就是一份終身合同。
對于福利待遇,程浩也很滿意。聯合國的薪酬制度比較透明。薪水是基本工資加上崗位調整工資再加上補助組成。
同一級別的基本工資在聯合國里是統一的,由聯大決議決定。崗位調整工資則視乎每個地區的生活水平,擬定一個系數,補助也根據地區、婚姻情況的不同而有不同。
以入門的P-2級別為例,基本工資為年薪46730美元,這在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紐約的消費水平高一些,因此崗位調整系數也較高,為65.5%,這樣崗位調整工資就是46730美元乘以65.5%。最終年薪是兩者相加,2013年P-2級的年薪是77338萬美元, P-3級的年薪則達到了133262美元。
除此之外,聯合國還為員工提供租金補貼、配偶或子女的撫養津貼,子女的教育補貼等。而所有這些工資和補貼,都是免稅的。
這樣的工資足夠在紐約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對于紐約的一個四口之家來說,年收入7萬美元已屬于中產階級。
此外,聯合國員工每年還可以享受一個月的帶薪休假,以及健全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體制。
不過聯合國也有自己的問題,曾任聯合國人事廳征聘司司長翁盈盈曾經介紹到,聯合國內部升遷比較慢,因為職員的每一次晉升,都要視職位空缺情況而定。從P-2級晉升到職位較高的P-5級,即使非常順利,也需要12年或更多的時間,但通常12年的情況很少出現。
可能派到戰亂貧窮國家
據統計,目前在聯合國秘書處工作的中國籍職員大約有300余名。
聯合國秘書處各國工作人員的數量是如何確定的呢?《聯合國憲章》中規定了地域普及原則。自從1988年以來,聯合國開始實施現行的秘書處職位分配辦法,按三個因素在會員國間分配職位:會籍因素:職位總數40%平均分配給每一個會員國;會費因素:職位總數55%按各國繳納會費比額分配;人口因素:職位總數5%依會員國人口按比例分配,每一幅度還有上下增減15%的彈性。
2013年,中國繳納了1億3119萬美元的聯合國常規會費,在所有會員國中名列第六。同時,中國又是人口大國,但盡管如此,聯合國職員中,中國籍的員工數量仍然偏少,其中,居于中層的相當缺乏。而且很多在從事翻譯工作,高級職員也偏少。
中國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2013年以來,中國連續兩年接受了聯合國的邀請,組織了YPP考試,期望有更多的中國人,進入到聯合國工作。
聯合國總部工作聽上去“很高大上”,楊瑨說,但是去了之后,也有一點小失望。
“一是大部分工作都是紙面工作。”但另一點則是,聯合國作為國際組織,約束力并不太強,“你認為自己做了很多重要的東西,最后不一定能夠付諸實踐。每天都在開會,但是要讓快200個國家達成一致,的確太不容易。”楊瑨說。
而梁晶則提醒有意申請聯合國職位的人,聯合國工作不總是在光鮮亮麗的大城市,“也有可能會派到戰亂、貧窮等國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聯合國機構臃腫受詬病
工作強度不大、待遇優渥、報考人數龐大,讓聯合國公務員的招錄引發質疑。
長期以來,聯合國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備受人詬病。
“聯合國下面有著大量的分支機構因職責重疊而互相推諉扯皮,導致官僚主義嚴重,工作效率低下。”2012年,有媒體如此評論。
為此,呼吁改革的呼聲從沒有停止過,美國國會甚至通過一項法案,要求聯合國進行改革,否則就將削減一半的會費。前任秘書長安南曾經多次試圖精簡聯合國,但成效不大。
潘基文上任后,加快了聯合國機構改革的步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將改組秘書處,提升聯合國在處理國際重大問題上的效率。
2013年底,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聯合國2014-2015會計年度的預算,削減了1%。這已經是聯合國連續第二年削減預算。同時,聯合國還將裁減221個職位,相當于總雇員總數的2%。此外,所有留下來的員工的工資也會“凍結”一年,不會加薪。在采訪中,幾位聯合國公務員都提到了所在部門面臨經費削減的問題,這也將影響到對新職員的招聘。
他們說,“日子似乎沒有以前好過了。”
國際公務員 - 簡介
國際公務員,亦稱國際職員,是指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中工作的各類工作人員、受國際組織行政負責人領導、為全體成員國服務。
國際公務員 - 分類
1、按職務性質一般可分為高級官員(D級以上職位)、業務類官員(P級職位)和一般事務類人員(G級職位);
2、按職位地域性質可分為受地域分配限制和不受地域分配限制;
3、按合同種類可分為長期合同、定期合同和臨時合同。
國際公務員 - 等級
聯合國普通職員的職位分三個等級,即:
一、高級官員D級(Director),聯合國高級管理人員,分為D—1、D—2兩個級別,要求有多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上;
二、業務類官員P級(Professional),分P—1至P—5五個級別。
三、一般事務類人員G級(GeneralService),分G1到G7七個級別,主要是秘書、服務和安全人員,其中G1至G3級別最低,多面向公眾招聘,通過簡單考試即可,但對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定要求,而G5至G7多為內部調動和升級。G級職員如果希望轉成P級職員,則必須通過聯合國內部舉行的一年一度的考試。
從職位較低的P—2級晉升到職位較高的P—5級,如果非常順利的話大約需要12年或更多的時間,但這種情況較少出現。職員的每一次晉升都要根據職位空缺情況報名申請,然后參加面試,合格后方能升遷新的職位。
聯合國職員中的最高職位是聯合國秘書長,由安理會推薦、聯大選舉通過。秘書長之下還有副秘書長、助理秘書長以及秘書長特使等職務,均由秘書長任命。除秘書長直接任命的職位以外,聯合國里其它任何職位都要通過競聘獲得,這也意味著對聯合國職員而言,競爭是最司空見慣的事情。
國際公務員 - 考試
自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關于舉辦競爭性招聘考試”的決議以來,國家競爭考試已成為聯合國招聘職員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每年新征聘的200余職員中,約70人是通過按地域分配名額原則進行的國家競爭考試進入聯合國工作的。這部分職位主要屬于較低級的P—2級,報考資格為年齡在32歲以下的年輕人,擁有與所報職位專業相關的學士以上學位,熟練掌握英語或法語。
筆試
每年春季,聯合國首先在全球的考點舉行筆試。所有報考者的資料經聯合國考試委員會審核后方準予參加考試。筆試時間為一天,分側重分析能力的一般知識考試和側重專業能力的專業知識考試兩場。
面試
筆試成績最優秀的一部分人將獲得面試機會。面試可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聯合國承擔所需費用;也可通過視頻電話進行,由考試委員會的專家提問并評判。面試過程中,大約10%左右的候選人將被淘汰,余下通過面試的人員將進入聯合國人事廳國際職員人才庫,當出現職位空缺時,由聯合國從人才庫中選聘,任P—2級初級業務官員。
名為Galaxy的聯合國人才庫是在2002年建立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可以通過網絡申請職位,在提供極大方便的同時,保證了招聘工作的公平、公開和公正,職員質量因此有了明顯提升。同時為了避嫌,聯合國規定,凡有直系親屬在聯合國秘書處工作者皆不得應聘,夫妻關系除外。
聯合國為了加強人員內部流動,規定從P—2級晉升至P—5級期間,至少要平級調動2次,以提高職員的工作經驗和效率。
國際公務員 - 競爭激烈
首先,選拔考試特別難。考生要在英、法兩種規定語言中任選一種完成試題。這是因為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對國際職員的英語或法語水平要求很高。國家人事部國際司國際職員與多邊合作處郝副處長是監考人員,他認為試題除了純理論的內容外,更重視考查考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結果是,2000年大約有2000人參加了選拔考試,只有不到200人進入中國國際職員后備人才庫,并獲得參加2001年2月的聯合國國際競爭考試的資格,最終能進入聯合國后備人才庫的更將寥寥無幾。
其次,即使有幸成為“候補”,也只有在有空缺或擴大編制才有機會獲聘。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招聘國際職員的數量很少,條件要求很高,競爭十分激烈,后備人員獲聘幾率有限。近年來,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不斷進行機構改革和人員精減,并且普遍存在經費嚴重短缺的壓力,因此招聘國際職員的數量下降,各國應聘競爭加劇,到國際組織任職的機會更少了。
國際公務員 - 待遇
聯合國職員的薪水和福利都不錯。
薪水
薪水是基本工資加上補助。同一級別的基本工資在聯合國中是統一的,由聯大決議決定的,補助則視地區、婚姻情況的不同而有差別。一般而言,單身初級職員的年薪約有5萬美元,P—5級別的職員則在8萬美元以上。
福利
所有職員每年享受兩個月左右的帶薪假期,此外還可報銷兩年一次的回國探親旅費,子女在世界上任何學校的教育費用都可報銷75%,但上限是9000美元。此外,聯合國還有健全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體制。
國際公務員 - 退休
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1951年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國際公務員退休制度。已經形成一個完整、成熟的體系,很多國家在制定本國退休制度時都以聯合國國際公務員退休制度作為首要參考。聯合國國際公務員退休制度對退休年齡有明確的規定,而且最早提高退休年齡的就是聯合國。早在1989年,聯合國通過決議,規定從1990年1月1日起,聯合國國際公務員的法定退休年齡由過去的60歲提高到62歲。然而,聯合國對退休年齡的規定不光是個簡單的60歲或62歲的界定,針對不同情況,對退休年齡有不同對待和靈活性。
正常年齡退休(normal age retirement)
1990年聯合國調高了公務員退休年齡,這樣1990年1月1日后加入聯合國的人,退休年齡為62歲。如果是1990年1月1日之前進入的,退休年齡仍為60歲,直到2012年底為止。換言之,2012年后,所有人正常退休年齡均為62歲。
提前退休(early retirement)
提前退休指在滿60歲(1990前加入的)或62歲(1990年后加入的)前退休。按照相關規定,公務員可以在年滿55歲后,在55歲-59歲(或61歲之間任何時候選擇退休,即提前退休。當然,選擇提前退休的話,每月領取的退休金會按你提前退休的年數(和其它相關因素)相應減少。這是公平的,因為你提前退休,比正常年齡退休的人多領幾年退休金。
延后退休(deferrred retirement)
如果有人實在不愿在聯合國干了,或者又找到了其它工作,他不必等到55歲,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退休,但是每月的退休金只能延后等你到了55歲時才可以領取,即延后退休。
所有上述退休情況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必須連續交納退休金會費滿5年以上。
聯合國國際公務員退休年齡的政策明確,同時體現人性、靈活的特點。只要你愿意接受按比例降低的月退休金,任何年齡想走就走,沒有限制。公務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家庭情況等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有人愿意干滿62歲,活到老,干到老;有人為了獲得最大的退休金收入,干滿62歲;也有人愿意僅干到55歲或更早些,提前退休,利用剩下時光去干其它事情,或者干脆靜享清福。
國際公務員 - 特權與豁免
聯合國會員國代表、聯合國職員、為聯合國執行使命的專家的特權與豁免,主要有:
1、其人身不受逮捕,其私人行李不受扣押;
2、其以公務資格發表的口頭或是書面的言論及實施的一切行為或豁免于法律程序;
3、其一切文書和文件均屬不可侵犯;
4、其通信自由;
5、其得自聯合國的薪給和報酬免納稅捐;
6、豁免國民服役的義務,其本人、連同其配偶及受撫養親屬豁免移民限制和外僑登記;
7、其私人行李享有給予外交使節的同樣的豁免和便利。
國際公務員 - 典型人物
徐浩良徐浩良,1979年至1983年就讀于中國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系,后在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1996年,徐浩良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政策分析與管理碩士學位后進入聯合國工作。2013年8月13日起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署長兼開發署亞太局局長。在聯合國系統內,這是中國籍職員首次出任助理秘書長一職。自20世紀90年代進入聯合國到出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徐浩良個人職位的變化也反映了中國籍職員在聯合國系統的地位變化。
國際公務員 - 中國選拔考試
中國向聯合國輸出的國際職員有兩種,一種為政府借調人員,另一種屬一般非政府借調人員。
中國自197l年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后,陸續向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派遣國際職員。截止到1999年底,在各國際組織任職的中國籍國際職員總數已達530多人。中國人事部是國務院負責國際職員工作政策、協調的部門。有關國際職員的部分選拔、派遣和國內外服務工作由中國國際職員服務中心負責。
聯合國國家競爭考試,由聯合國命題和閱卷,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受人事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委托協助安排考場和組織考試。1995年,中國人事部與聯合國共同在華舉辦了首次聯合國國家競爭考試,8人通過考試進入聯合國后備人員名單,現已全部被聯合國聘用。
人數增加
2001年,聯合國秘書處中國籍職員總數為300名,10年后增加到473名。其中,非語言類中國籍專業人員從2000年的40名增加到2010年的90多名。2011年,因退休和流動等原因,人數有所下降。
在中國籍職員人數明顯增加的同時,中國籍專業人員的專業覆蓋面也明顯拓寬。現在中國籍職員已不再局限于少數幾個聯合國的專業領域,而是參與了經濟、裁軍、維和、反恐和人道主義救援等聯合國各領域的工作。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說,在聯合國系統內,中國的影響力增大了,特別是中國人擔任國際組織高級別官員的人數明顯增加。例如,2006年中國人首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一把手,這事件意義重大,也是中國國際地位明顯上升的具體體現。此外,中國人擔任重要國際組織高級官員,創造了很多第一的典例還包括:首次擔任萬國郵政聯盟國際局副總局長、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世界氣象組織副秘書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長等。
意義
中國籍國際公務員數量增加、擔任職位不斷提升、發揮作用越來越大,從一個側面折射了中國在過去10年中發生的巨大變化。
就聯合國系統而言,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以較快速度增長,中國分攤聯合國會費的比例也大幅增長。中國聯合國會費的增加為中國公民更多地參與聯合國工作創造了條件,因為聯合國錄用中國籍職員的數量與中國分攤聯合國會費的多少直接掛鉤。
其次,21世紀初中國政府對選派國際公務員的機制進行了改革,引進了通過考試選拔青年國際公務員的機制。很多優秀的中國籍職員就是通過聯合國的競爭性考試脫穎而出,步入國際公務員隊伍行列。
第三,中國國內教育等各方面的巨大進步為中國籍國際公務員提高專業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在聯合國工作的許多中國籍職員表示,如果沒有國家的改革開放,他們就不可能有機會走出國門,成為國際公務員中的一員。而中國持續的改革和不斷的發展將為中國籍職員發揮更大潛力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