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進口油換包裝進高檔商場
過期進口油換包裝進高檔商場
廣州萬箱過期進口油經小作坊換包裝進高檔商場
2014年7月23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廣州市公安局多部門聯合行動,在白云區馬務村查處了正在進行非法加工芬卡橄欖油的黑作坊,現場封存上萬箱劣質過期的橄欖油。隨意可更改保質期的貼條。部分橄欖油瓶身貼有中文標簽,上面顯示:生產期為2012年4月26日,保質期為2014年4月26日,部分紙箱上寫著“成都”、“重慶”等字樣。
簡陋惡劣的橄欖油分裝黑作坊。記者以租倉庫為由進入,只見內部堆滿成箱瓶裝芬卡牌橄欖油,最小250毫升,最大3升,以及特級初榨橄欖油、兒童專用橄欖油,外表與記者在零售店、網店所見無區別。大部分瓶身只有西班牙文的標識,無中文說明,總量達數千箱。
涉事企業的老板是一名外籍人士。起初,執法人員試圖查詢出貨單,進貨單及進口食品的衛生證書,該公司員工非常抵觸,直言此類單據被公司法人代表鎖進保險柜,無法提供。隨后,該公司員工數次撥打電話給法人PEDROLOPEZGONZALEZ,希望其返回處理,但遲遲未現身。一名自稱是西班牙籍的女負責人通過該公司員工試圖與記者溝通。但當記者詢問廣州伊麥斯貿易有限公司是否有加工資質,以及倉庫內是否存在加工行為時,該負責人匆匆走開,拒絕回答。
一些過期的橄欖油出現黑色的明顯沉淀物。執法人員到伊麥斯公司辦公室調查的同時,另一路執法人員進到該公司設在廣州白云區馬務村的倉庫,打開虛掩著的卷簾門,5名工人正在進行過濾、包裝工作:三名男子往沉淀桶倒油,一中年女子灌裝,一年輕女子包裝,沉淀桶、儲油桶內均還存有約1/7的橄欖油。倉庫內環境惡劣,加工區地面全是油污,垃圾混雜其中。
用于過濾的濾紙出現黑色的物質。記者觀察到,過濾裝置由10層濾紙組裝,使用過的濾紙明顯變黑。經查驗,正在進行過濾的橄欖油是500毫升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有上千箱尚未過濾。在這批產品油瓶中,超過半數有黑泥狀沉淀物。
當晚,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監管執法分局副局長陳光輝在查處現場接受采訪時說:“在加工現場沒發現生產許可證,初步確定存在無證生產,過期不合格的產品將會委托第三方銷毀,其他可能涉嫌的問題正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