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
小米手環
小米手環,小米公司發布了首款智能穿戴設備小米手環,與市場上動輒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智能手環設備相比,79元的定價被業界認為是小米再次向智能手環設備廠商揮起了低價“砍刀”。“當你發現你身邊的手環、電視盒子、路由器等全都是小米的產品,你難道不會考慮買小米的手機嗎?”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是小米通過低價切入智能硬件領域,營造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智能硬件生態系統的又一次戰略布局。
百度咕咚手環499元、華為智能手環售價888元,在淘寶網上搜索“智能手環”這一關鍵字,銷量排名靠前的智能手環產品里,售價幾乎全在100元以上。而這些手環在功能上大同小異,如運動及睡眠監測、智能提醒、藍牙同步數據等。小米智能手環,已經將市場價格拉至新低。
在發布會上,創始人雷軍演示了手環與手機聯動功能。佩戴智能手環時,無需再輸入密碼就能自動解鎖小米手機。“當你走進家里,空調、電燈就會自動感應到智能手環從而打開。”
從2011年發布第一款智能手機,小米憑借低價、高配置的特色拿下了大量中低端智能手機用戶,并意圖通過小米系統中的桌面、系統等增值付費內容打造“不靠硬件盈利,而靠互聯網服務收費”的業務模式。
邊緣地帶的手環
待到產品功能形態確立,市場價格落定之后。下一步,將是真正定義手環產品應用場景的時候了。
雷軍說希望小米手環是以個人“數字身份ID”的角色出現在物聯網產業鏈中,這是個不錯的點。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也不要以為這個產品的出現就開始上綱上線,談小米如何如何占領物聯網大局的野性,其核心還是在手機、電視、盒子幾個產品上。
小米手環仍然只是小米體系的外圍產品,還沒有達到那樣高的戰略定位。所以小米也是讓合作和自己投資的公司在做。
或者換一種說法,小米手環只是其在智能硬件方面的一個布局,離扮演“關鍵先生”的位置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