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寅集中】【山字部】 岡; 康熙筆畫:8; 頁碼:頁128第35(點擊查看原圖)
〔古文〕??【廣韻】古郎切【集韻】【韻會】居郎切,??音剛。【說文】岡,山脊也。從網從山,取上銳下廣形。【爾雅·釋山】山脊岡。【詩·周南】陟彼高岡。【小雅】如岡如陵。【五代史·唐紀】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郉州,還軍置酒三垂岡。 又【韻會】通作阬。【前漢·揚雄傳】??衆軍於東阬。【註】阬,讀作岡。 【韻會】說文本從山,俗又加山作崗,非。 【集韻】或作??。
基本解釋
岡
(岡)
gāng
山脊:山岡。岡巒。
筆畫數:4;
部首:冂;
筆順編號:2534
詳細解釋
岡
gāng
【名】
(形聲。從山,網聲。本義:山脊,山嶺)同本義〖ridge(ofhill)〗
岡,山脊也。——《說文》。俗亦誤作崗。
覽高岡兮峣峣。——《楚辭·守志》。注:“山嶺曰岡。”
山脊曰岡。岡,亢也,在上之言也。——《釋名》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病)。——《詩·周南·卷耳》
又如:山岡;岡陀(山岡);岡子(低矮而坡度較小的山丘);岡岑(小山巒);岡崖(山巖);岡嶺(山嶺)
岡陵
gānglíng
〖ahighmound〗山岡和丘陵(連綿起伏的岡陵)
岡巒
gāngluán
〖anuninterruptedstretchofhills〗一個連一個,起伏不斷的山岡
人在室中,極目四望,則見城堡,岡巒,溪澗,樹林,森然布列。——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