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瓜魚
面瓜魚
面瓜魚,西雙版納瀾滄江上出現了大量死亡的面瓜魚,引起當地群眾極大關注。昨天,當地政府經調查后回應,監測結果顯示水質正常,面瓜魚大量死亡是缺氧所致。
“近期瀾滄江被人下毒藥,部分江魚被毒藥毒暈躺在沙灘上,街上到處賣面瓜魚,親們注意中毒!不要亂買了吃!”瀾滄江出現大量面瓜魚死亡后,微信朋友圈瘋傳類似的信息。在當地,有市民稱,很多人撈起死魚后販賣,但因擔心江水被污染,這些面瓜魚銷量并不好。此外,還有網友反映,在景洪老大橋的一個出水口,有惡臭污水流出,懷疑與面瓜魚死亡有關。
“大量面瓜魚死亡與瀾滄江水質無關。”昨天下午,西雙版納州外宣辦主任段金華表示,西雙版納州政府組織省、州漁業專家和環保專家對瀾滄江景洪段面瓜魚死亡現象進行了調研。據州環保局監測站在景洪電站大壩下游州水文站和流沙河匯入處采樣對水中的砷、汞、鉛、鉻、鎘、鋅、銅、鐵、氰化物、氨氮含量進行化驗,監測結果水質正常,可以斷定瀾滄江死魚與江水水質無關。據初步調查和檢驗,死魚原因是近期高溫少雨、氣壓低、江底水中缺氧所致。面瓜魚對低氧的耐受能力比江河里的其他魚類差,缺氧后造成昏迷或者死亡。段金華還說,面瓜魚在瀾滄江里很常見,也是當地居民餐桌上的美食,但是專家提醒食用死魚對身體有害。
面瓜魚簡介
面瓜魚學名巨魾,主要棲息于江河主河道,為底棲魚類。性兇猛,獵食性,主食小型魚類,亦食蛙類及蝦類。約在5-6月份繁殖。主要分布在瀾滄江中下游,印度、緬甸和泰國等。 國內僅分布在瀾滄江、怒江和紅河水系,其體型巨大,最大個體可達50公斤以上。肌肉顏色為天然的黃色或桔紅色,因此得名為面瓜魚。其肉質風味獨特,深受普洱、版納、保山和河口等地百姓和旅游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