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在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學家們在對“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進行研究,并將其與最近關于宇宙大爆炸后的另一理論相結合,最后得出“宇宙是不存在的”這一震驚世界的理論。只是還有許多新的物理學現象無法用這一理論進行解答,目前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仍在繼續進行中。
在物理學研究中,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一直是整個宇宙研究的重中之重,因為它被認為是賦予宇宙質量的粒子,并且這一微小讓人費解的宇宙顆粒與現有科學理論互不相容。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為“上帝粒子”,意為取代上帝創世的粒子。最近對其相關研究顯示,“宇宙在‘大爆炸’結束后只出現了瞬間就消失了”。這一發現讓所有科學家為之一振并感覺難以接受。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也就意味著所有的一切都就將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危險。
科學家們將這一理論與先前另一個預測宇宙膨脹的同樣富有爭議的理論相結合,最后得出宇宙在大爆炸后的零點幾秒立刻發生了大收縮的理論。也就是說宇宙是不存在的,人類也是不存在的。不過這一理論無法解釋許多新的物理現象,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是在研究過程中忽略了一些東西,抑或是還有未被發現的物理粒子的存在。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物理學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機制。在此機制中,希格斯場引起自發對稱性破缺,并將質量予規范傳播子和費米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場的場量子化激發,它通過自相互作用而獲得質量。2012年7月2日,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宣布,該實驗室最新數據接近證明被稱為"The God Particle "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2013年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發布新聞稿表示,先前探測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2013年10月8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預言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