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唇魚賣出300萬
黃唇魚賣出300萬
黃唇魚賣出300萬,女婿端午送岳父一條百余斤黃唇魚價值300萬?近日,“黃唇魚”成了寧德福安市下白石鎮最熱門的話題,但對于大多數的居民而言,這只天價魚到底從哪里來,又賣到了哪里去,他們都只是道聽途說。
昨日,東快記者從寧德邊防支隊下白石邊防派出所了解到,天價黃唇魚確有其事,但并非網傳“女婿送岳父的端午節禮物”,而是寧德蕉城區金蛇頭村一漁民出海途中拾獲,幾易其手后,這只黃唇魚賣出了300余萬元天價。目前,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已經介入調查。
網傳福安女婿送岳父黃唇魚
近日,一條“福安女婿端午送岳父黃唇魚,價值300多萬”的消息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有網友稱,端午節當天,福安市下白石鎮一漁民家收到了一條100多斤重、價值300萬元的黃唇魚,在村里村外引起轟動。
該網友還稱,在寧德當地,端午節前女婿照例要給岳父母送黃魚,家境一般的就送海上養的黃花魚,家底殷實就送野生的黃唇魚,俗稱“送魚”。
隨后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這只天價黃唇魚的照片,并配文字稱,這只黃唇魚長約1.7米,重100多斤。此微博發出后,引來眾多網友跟帖,有網友稱:“300多萬元?都可以買一套房了。”
昨日,東快記者從多位福安下白石鎮居民的口中了解到,此事在下白石傳得沸沸揚揚,但對于大多數的居民而言,這只天價魚到底從哪里來,又賣到了哪里去,他們都只是道聽途說。
“天價魚”實為漁民出海所拾
昨日,東快記者從寧德邊防支隊下白石邊防派出所了解到,天價黃唇魚確有其事,但并非網傳“女婿送岳父的端午節禮物”,而是6月1日下午,寧德蕉城區金蛇頭村一漁民在下白石與霞浦官井洋附近海域作業的過程中,發現海面漂浮一條大魚半浮在水面,該漁民隨即將大魚打撈上岸,發現這只魚疑似黃唇魚,過秤后,發現這只魚重158斤。
該漁民捕到“黃唇魚”的消息很快在當地傳開。據知情人士透露,有人確認這條魚是黃唇魚后,下白石鎮的陳、王、江等7人合伙開價270余萬元,將這條魚買下,隨后,他們將魚轉賣給霞浦與浙江籍的兩個合伙人,后來該魚又以300余萬元轉賣給香港人。隨后,該知情人士向記者提供了一買家的聯系方式,但對方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買賣雙方覺得這件事情比較敏感,都不肯出面。”知情人士透露,他們也曾接近買家了解情況,但對方比較謹慎,對于魚的買賣都說得比較含糊。
昨日記者從當地漁業部門了解到,他們已得到了相關信息,但是否為黃唇魚還要進一步鑒定。
黃唇魚身價為何如此高?
“黃唇魚比較罕見,總的數量很少,一年全國有報道的就兩三尾。”寧德水產專家劉家富說,黃唇魚屬國家二級保護水生動物,體長,側扁,尾柄細長。僅分布在我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主要產區在廣東和福建沿海,是我國的特有魚種。目前黃唇魚已屬罕見,如果漁民捕撈這條“大黃魚”確實是100多斤的黃唇魚的話,那更是少見。
據介紹,黃唇魚的魚鰾(俗稱“魚膠”)非常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魚鰾可制成中國傳統的“鮑參翅肚”中的“肚”,被認為是最上等的花膠。據說,魚鰾對愈合傷口很有作用,但此說法并未得到考證。此外,國外某媒體曾公布10種全球最貴食物,其中黃唇魚便位列其中,每磅要賣到714美元。
“主要還是物以稀為貴。”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原教授李建生說,對于黃唇魚藥用價值,只是民間傳說魚鰾(俗稱“魚膠”)非常珍貴。他認為,按照蛋白質和氨基酸等方面分析,黃唇魚和其他魚的營養差別不大。從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來看,一條魚賣到300多萬的天價,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過,因為黃唇魚越來越少,很難用價值衡量它,所以價格才會“炒”得很高。
買賣黃唇魚違法當地已介入調查
據了解,黃唇魚賣出“天價”不是頭一遭。
2007年4月初,廣東湛江市一漁民也曾捕獲一條重達49公斤的黃唇魚,隨后被一家酒店以58萬元收購。酒店烹食了魚肉,留下價值200萬元的魚鰾不肯賣;2008年3月1日,浙江蒼南縣漁民捕獲一條15公斤重的黃唇魚,以89萬元的高價出售。2012年8月14日下午,福建連江縣一名老漁民在海上撿到1條160斤的黃唇魚,漁民將魚賣給魚販得錢300萬元。
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執法支隊漁政漁港監督科的游科長表示,野生黃唇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買賣黃唇魚是違法的,如果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游科長介紹,他們已得到了相關信息,但目前他們還不知道魚的下落,不能確定漁民捕撈上岸的魚為黃唇魚。如果真的是黃唇魚,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不能買賣的。如進行買賣,海洋漁業執法部門將對買賣當事人進行調查。
游科長提醒,如果漁民在海上捕獲或者打撈到黃唇魚,應交海洋漁業執法部門進行處理。
目前,寧德海洋漁業執法部門已安排人員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