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制節水器
老人自制節水器
老人自制節水器,自制節水裝置,將生活用水二次利用,6年來節水近200噸。昨天,來自宣武各個街道的“節水達人”帶著自家的“秘密武器”,亮相全區節水竅門征集現場。陶然亭街道劉柱華老人的這套自制節水裝置,剛一露面即成為聚光燈下的明星。
宣武區“我為節水做貢獻,小竅門、小發明、小措施”征集活動,啟動一個多月以來,收到了眾多居民提供的節水“金點子”,涉及節水發明、節水竅門等多個方面。有36項節水發明、竅門,獲得專家青睞,今后將在社區推廣。其中,劉柱華老人的自制裝置因節水效能高、易于學習操作而拔得頭籌。
劉柱華老人長期堅持節約用水,他的絕招是一個廢棄了的魚缸。魚缸的底部裝有一個泵,泵和馬桶的蓄水池連接。平時洗過衣服的水和廚房的洗菜水、刷碗水存在魚缸中,泵可以把這些經過沉淀了的水打入馬桶的蓄水池,可以沖廁所。老人告訴記者,其實節水不光要靠這些“秘密武器”,更多的還是一些笨辦法。“比如陰天了就把盆盆罐罐放到室外,接到的干凈雨水,可以用來澆花、洗拖布。”他在自家節水的同時,還經常為鄰里改造馬桶,帶出了很多節水能手。
與這些民間高手“過招”后,宣武區節水辦的專業人員都暗挑大拇指,表示受益匪淺。今年,區政府將安排專項資金240萬元,進行雨水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到時候,這些好點子一樣派得上用場。”區節水辦負責人說。
“馬桶原水箱不做任何改動,只需幾分鐘時間,將這個 節水器 安裝在水箱中,一個普通馬桶就能變成節水型馬桶。”5月26日下午,在位于花家地西里的節水工作室中,金九皋一手拿著馬桶水箱模型,一手拿著自制馬桶節水器,進行著講解。
節水器為乳白色,由兩個呈半圓形的塑料和一根螺絲組成,兩個半圓拼在一起套在馬桶出水口的立桿上,可以控制出水口塞子的開口角度,以此達到節水的效果。
金九皋估算,經過改裝后,普通馬桶一次用水量將減少為改裝前的六分之一。如今,金九皋的這一發明已惠及20多個社區的上萬戶家庭。
發明
半夜爬起來畫圖紙
今年73歲的金九皋年輕時曾在部隊做科研,后調到京倫飯店做一名工程師。老金說,上世紀80年代,飯店里用的馬桶是美國進口的,水箱約有二十四五升,很費水。那時起,老金就對馬桶的構造進行了研究,并提出改進意見幫飯店節水。
2001年,老金一家搬進新家,他發現家中的馬桶十分費水,廁所早就沖干凈了,水還在流。同一社區里的其他老年人一交流,大家都覺得浪費水,可誰都不知道怎么解決。
熱心的老金攬下了這個工作。回到家后,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又到建材市場觀摩實物,調查馬桶的種類及結構差異。
然后,他花了四五千元購買了幾種不同結構、類型的水箱及配件,在家中開始了實驗。為了模擬實際情況,他將馬桶架設在支架上,用醬油等深色液體,用紙團、黃瓜段等固體模擬不同污物的沖凈效果。
那段時間,老金到了狂熱的地步,走路、睡覺都會想著實驗。“有時走著路,想到新點子,我就停下來記在本子上,好幾次半夜從床上爬起來,在圖紙上畫出構想,”金九皋說。
經過數百次的嘗試,老金發現,控制水箱出水口塞子提起的角度,就能根據污物的多少控制馬桶的沖水量,達到節水的目的。而這一切用一根塑料繩就能實現。
老金說,將一根塑料繩拴在抽水馬桶水箱浮球塞子軸端的兩邊,將塞子上提的角度由80度減為45度角,就能自如地控制塞子的閉合時間和馬桶的沖水量。塞子打開的角度越小,進入馬桶里的水越少。
隨后,老金在社區內幾戶熱心的居民家中進行實驗,雖然馬桶型號不一樣,但是把塑料繩加到馬桶水箱中,都能起到節水的效果。
推廣
手過敏起泡不喊累
老金的“小發明”奏效了,找老金幫忙改裝馬桶的居民也多了起來。
“他的發明特別受歡迎,之前我們想不出來辦法,都往可樂瓶里灌水放到馬桶的水箱里,又費勁,效果也不好,他的發明很有創意,不收錢,還挨家挨戶服務,特別好。”居民王維桂說。
為了讓更多的居民受益,2004年底,老金主動找到居委會,希望由居委會幫忙推廣。
“我跟他們說我有節水的辦法,他們覺得我可能是個騙子。”老金回憶,起初,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以為他是上門推銷的騙子,并不太相信他,他就講了自己的設計原理,并在居委會的黑板上畫出了示意圖,這下讓工作人員覺得這事有點靠譜。
“您都給誰家改裝過啊?”工作人員詢問后,老金帶著幾名工作人員來到了他幫忙改裝過的居民家中,看到效果后,居委會相信了老金,并在社區內開始推廣他的發明。
改裝馬桶時,老金需要雙腿跨在馬桶座便上,兩只胳膊浸在馬桶水箱里。很多居民家的馬桶用了多年,水箱里有淤泥,老金經常是安裝完后,兩只手上都黑糊糊的。怕弄臟居民家里的毛巾,老金隨身帶著一塊小毛巾擦手。
有一次,一位居民家中的馬桶水箱里放了藍色的清潔劑,老金的手浸泡在水里以后引發過敏,起了很多泡。可在家休息幾天,稍微好一些后,他又繼續給居民改裝。
傳承
成立工作室志愿者加入
在給居民改裝馬桶的過程中,老金發現,塑料繩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所有型號的馬桶,而且塑料繩用久了會松,達不到原有的節水效果。于是,他又買來十幾個配件,自己制作模子,在2006年研制出“久節”馬桶節水器,可以適用于所有非節水型馬桶。老金為它申請了專利,并且繼續免費為社區居民安裝。
為了使節水器在老舊小區中普及,讓更多人加入到節水的隊伍中,2007年,在望京街道的幫助下,老金在社區成立了節水工作室,數十名志愿者加入。老金和他們一同為本社區及周邊居民服務。
據估算,社區約有2000戶居民,其中用老式非節水馬桶的有600多戶,金九皋和志愿者們對他們的馬桶全部進行了改裝。普通馬桶一次用水量減少為改裝前的六分之一,一個三口之家,每年節水可達70余噸。從2005年至今,每戶平均節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