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
李瑞英簡介
李瑞英,(Li Ruiying),女,共產黨員,1961年7月16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南濮陽市南樂縣。在原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就讀時,曾長期訓練主持兒童廣播《小喇叭》。1983年畢業后在江蘇電視臺從事新聞播音,1986年調回北京廣播學院任教,不久后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歷任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代表;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中國廣電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業務指導執行主席、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新聞聯播”播音員、記者。她的座右銘是“對自己的最大鞭策,就是對自己的最大愛護”,“要做一個平常人,先得有一顆平常心”。其丈夫為張宇燕,育有一子。
學術成果
1997年,當選全國最佳新聞工作者。
1998年,獲全國播音作品一等獎、政府獎。
2009年,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女杰”稱號。
她是把播音學引入施拉姆、波特的《傳播學概論》的先行者。在播音實踐基礎上,勤于撰寫、翻譯播音論文。九五計劃攻關課題“中國電視概論”——《中國播音學》第36章獲教育部優秀論文獎;“從大眾傳播學看播音與主持位置”等論文受到好評。由她主編的《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與主持人》,匯集了我國著名播音員、主持人撰寫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非常強的學術著作。
她多次參與組織播音學術研討會,還承擔著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的評獎工作和行業培訓工作。對此李瑞英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熱情。她說:要讓播音主持委員會成為全國播音員主持人快樂成長的學校,成為溫暖和諧之家。地方臺的播音員、主持人遇到困難并需要幫助時,她知道后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探訪“村村通”工程,去老少邊窮地區調研,去新疆、西藏、云南等偏遠的地方看望在發射臺工作的職工,為廣電總局組織的各種培訓項目授課,在她看來這些都是自己的份內工作。幾年下來,她參加的廣電系統內各種培訓、講座、研討會,自己都記不清有多少次了。
成功秘訣
《新聞聯播》中,播音員李瑞英端莊、大氣,具有泱泱大國的播音員氣質,很有觀眾緣。但她說,我剛剛步入播音行業時,外在形象與時尚完全相悖。那時的播音員大多是聲音洪亮,瓜子臉,櫻桃小嘴,而我是國字臉,大眼睛,大嘴巴。第一次播音下來,我聽到的大多是非議。如今倒好,成了播音員的“標準形象”了。外表是不可能改變的,關鍵是練內功。
播音員李瑞英認為,播音員首先要隱退自我,不要有表演欲。有的播音員每次播音前總想著今兒該換哪件衣服,化什么樣的妝,這樣就會分散注意力,影響播音質量。
有一陣子,播音員時興戴耳環呀、項鏈呀什么的。有的觀眾就來電話問,某某播音員的耳環項鏈挺漂亮的,在哪兒買的?這就干擾了觀眾注意收看節目的內容。后來播音員就都不戴那些零碎了。再有就是要自然,生動,明快,比如說我有一個漂亮的同學,總想著眼神該怎樣,語氣該怎樣,剛開始觀眾很喜歡她,后來就覺得她太做作,不像是在播音,而更像是在演戲。再有是要有自己的特點,不要一味地模仿。
出色業績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部里,都是當今中國知名的新聞主播。在十五大、十六大、國慶五十周年、澳門回歸、連宋大陸行、西藏新疆大慶、神舟六號的報道、抗擊冰雪災害、拉薩3.14事件、奧運圣火傳遞、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問、神七天、亞歐峰會、20國集團金融峰會等這些記錄波瀾壯闊、彪顯史冊的大事的時候,李瑞英帶領大家總是沖在宣傳報道的最前方,見證了一段段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歷史事件,她帶領大家用出色的工作業績,撐起了中國新聞播音一片天。在李瑞英的帶動下,年輕的播音員們也煥發著旺盛的工作熱情。播音組逐漸成為一個團結、友愛、勤奮、上進、永遠年輕的優秀團隊,為中央電視臺的新聞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李瑞英的帶領下,播音組榮獲2005年度全總“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先進集體的稱號;2002年播音組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評為“2001——2002年度巾幗建功先進集體”;2003年2月又被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授予“巾幗文明示范崗”稱號;她本人被全國婦聯授予2006年度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李瑞英以極高的政治覺悟、良好的業務素質、嚴謹的工作作風,為黨的新聞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她用屏幕上光鮮亮麗的形象,掩蓋著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她用出色的工作表現,彌補著對親人對家庭的內疚和歉意;她用真誠和博愛的心,贏得了億萬觀眾的喜愛,她用杰出的業績蠃得了同行們、同事們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