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被批三觀不正
舌尖2被批三觀不正
舌尖2被批三觀不正,《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自開播后,有觀眾“口水與淚水齊流”,為該片熱烈點贊,也有觀眾對該片“輕美食、重情感”的故事化講述抱有批評。上周五播出的第四集《家常》便引來網友“拍磚”,片中子鈺的上海學藝故事被指煽情,子鈺媽媽為了照顧女兒、長期忽視家庭,更被批“三觀不正”。對此,《家常》導演鄧潔日前發表長微博予以回應,首次對外還原了影像背后的真相。
舌尖2被批三觀不正案例
《家常》被批跑題 “陪讀母女“引爭議
有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轟動,《舌尖2》開播后,就廣受關注、追捧。然而,《舌尖2》由美食向其背后人物故事和中國人情感的重心轉移卻讓一些網友大感不適。開播后,前三集被批“親美食,重情感”,上周五播出的《家常》更被指跑題,“人物故事成主角,美食打醬油”、“美食紀錄片變成了感動中國故事片。”
此外,《家常》中,來自河南的子鈺母女在上海陪讀學琴的故事也引發了網友爭議。媽媽為了學琴的子鈺成才,5年來,全職陪讀、照顧女兒的起居,很少能見到丈夫,婆婆化療也沒回去照顧……對此,有觀眾吐槽:“與丈夫分居多年,生病的長輩不照顧,一切都只是為了女兒出人頭地。這個媽媽有點毀三觀。”
主人公反致歉分集導演 還原影像背后的故事
《家常》播出后,主人公子鈺母女遭到部分觀眾網友非議,這讓該集導演鄧潔倍感內疚。針對網上的一些片面評論,鄧潔于母親節當天發表長微博,予以回應。
鄧潔表示,看到網上各種聲音后,她想發短信表達歉意,反倒先接到子鈺媽媽的致歉郵件,“鄧老師,估計您被我這樣的母親拖下水,現在正遭受大家的批評吧,讓您受委屈了。” 鄧潔說:“竟是她先來安慰了我,這讓我更加內疚。”
網友顧自批評子鈺媽媽自私,卻忽視了這對陪讀母女在上海生活的艱辛。鄧潔在微博中描述了初見面時,她看到的母女倆真實的租住環境:“簡單小巧的蒸籠,搟面杖擺放在冰箱上。封起的天井里,一架上下鋪的鐵床,對面就是浴缸,這中間的空間是唯一可以坐下聊天的地方。”
鄧潔介紹,子鈺出生在河南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從小就在音樂上表現出了天賦和興趣。11歲,她考取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支持子鈺去上海學音樂,是一家人共同的決定。“女兒年幼,由母親留下來陪伴,父親在家鄉做母女倆堅強的后盾。”
而對于網友激烈批評“媽媽5年來忽視家庭”,鄧潔并不認同,并就真實情況做了說明。“5年來,只要子鈺出國比賽,媽媽就馬上趕回來看看。奶奶剛確診得病,她們就回來探望。雖然奶奶此后化療多次,但生怕耽誤孫女學習,勸說她們不用常回來,子鈺媽媽也為此多次自責。”
鄧潔表示,學藝之路的艱辛超出這個家庭的想象,父母扛下了所有的困難,用不同的方式為女兒付出。“我問子鈺媽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是否孤苦?她說苦是苦,但是有家人的支持就堅強。”
《家常》不僅是家常菜的再現,更是食物背后家人親情與奉獻的表達。對此,鄧潔也感慨道:“為了子女獲得更好的教育而背井離鄉,這是很多中國家庭的選擇。那些陪伴孩子的父母,忍受著孤獨、困苦,暫時的分離,為子女提供后盾和保護。我尊敬這些父母,也看到了他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