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女友
91歲女友
91歲女友,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位31歲的男子Kyle Jones與91歲女子Marjorie McCool相戀。Kyle Jones表示自己從來都沒有與同齡女子約會過,但是卻喜歡和老年人共度美好時光,而且偏愛65歲以上的老年人,引起廣泛關注。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上面的例子并非是純真的愛情,而是一種性心理變態,又稱戀老癥。有些男人會有戀母情結,這主要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如果在孩子最需要母愛0~13歲沒有從自己母親那里獲得母愛,那么他對母愛的心理需求就會轉移到婚姻的另一方。
中醫講“缺什么,就補什么”,人的心理缺失也是這樣。現實中,男人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男性不僅需要妻子的情愛,也需要她天性中流露出的母性的愛。女人不僅是妻子,某些時候也是男人的母親。生活壓力過大的男性往往更傾向于找比自己心理年齡更大的女性做妻子。這樣他就可以把工作中遇到的煩惱向她傾訴。
在老少戀的雙方之間,他們分別扮演不同的愛情角色。年齡較大女性的母性感覺可以被年齡較小的男性喚起。在正常家庭內,有些女性也喜歡把丈夫當孩子,慣著他。而男性需要女性給予的也正是這種被關愛的溫暖。
兒童時期,如果男性常在外面受到欺負,長大后,他會認為妻子和女朋友的臂膀是他安全的港灣。生活賦予男人的角色過于沉重,要他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內心容易產生恐懼和焦慮。于是在妻子面前會經常撒點嬌,傾訴內心的不安,這是男人式的求助,想得到女性對他的關心,從這個角度來講,男人就像孩子。
老少戀有個度的問題,一旦過了度,這個詞就含有貶義。老少戀中的男性出現心理年齡的落差,造成其對人生判斷的失誤。如果心理落差過大,過于兒童化,這就有心理問題,可以去找心理醫師咨詢,以防形成“戀母情結”強迫癥。
心理醫師分析
既然老少戀的原因是彌補一種心理缺失,那么對老少戀的人應當如何建議呢?
1.重新定位自己
老少戀的愛情會存在一定的潛在危機,重新給自己一個定位,也就是換一個新的自己。人不僅有對缺失心理的認同與強化能力,還可以換個角度看自己,這樣就可以重塑自我。
2.嘗試用姐弟戀來代替老少戀
由于老少戀的雙方年齡相差懸殊,所以其經歷必然有著很大的不同。雖然老少戀可以彌補心理上的缺失,然而愛情不僅僅只包括對自己的彌補。婚后,在生理上很難建立和諧的生活。姐弟戀中,男性的心理缺失與壓力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彌補,也相對符合社會道德。
3.閱讀一些心理方面的書籍
老少戀不僅僅是一種心理上的缺失,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心態被定位在了那個狀態。心態是可以改變的,閱讀可以增長知識,知識可以改變認識。多看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可以提高人的自我覺醒意識。
心靈感悟
有一篇報道,說的是一位風華正茂的19歲醫科大學男生崔剛迷戀上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消息一出,馬上不脛而走,這也成了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
崔剛性格孤僻、自卑,不敢與同齡異性交往,性本能一直受到壓抑。對此,他也常常感到自卑,然而由于性格原因,他并沒有把這一不平衡的心態和父母溝通。
崔剛喜歡的這位老嫗既無錢財又無權勢,不過是位孀居多年的退休看門人。對于這位年輕,學生的苦苦追求,老嫗沒有馬上拒絕,而是告訴他該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問題,還給他買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讓他了解到很多這方面心理的具體原因。后來,崔剛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這一行為的變態性,自己這份不可改變的戀老癥也漸漸松動了。
莫把戀老當愛情
老少戀源于心理年齡的落差,造成其對人生判斷的失誤,婚后也很難在生理上建立和諧的生活。因此,應該對這種戀老傾向進行客觀正確的認識。如果認識上仍有困難,還可以找心理醫師咨詢或看一些相關心理書藉,進行自我調適,以使自己的心理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