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公開外國賬戶
瑞士公開外國賬戶
瑞士公開外國賬戶,世界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諾,將自動向其他國家交出外國人賬戶的詳細資料。這是全球打擊逃稅舉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
在6日于巴黎舉行的歐洲財長會議上,瑞士同意簽署一項有關自動交換信息的全球新標準。這是一次決定性的舉措,象征著瑞士告別幾百年來堅持保護銀行客戶隱私的做法。
這對各國政府而言是巨大的進步。在全球金融危機和一連串稅務丑聞后,它們發起了一場聯合打擊逃稅的行動。
如果要“撬開”納稅人的隱秘賬戶,瑞士的配合至關重要,因為該國為銀行客戶保密的傳統由來已久,而且它的財富管理行業也很龐大,總共管理著2.2萬億美元的離岸資產。
這份在巴黎經合組織(OECD)簽署的宣言要求各國收集并交換銀行賬戶信息、公司的實益擁有權及其他法律結構(如信托)。瑞士政府表示,協議突顯出它整治稅務欺詐和逃稅的決心。
瑞士銀行家協會(Swiss Bankers Association)表示:“只要所交換信息僅與稅收目的有關,瑞士的銀行愿意與其他金融中心自動交換信息。”
與瑞士一起簽署協議的還有至少44個國家,其中包括其他經合組織國家、G20成員國以及開曼群島和澤西島等離岸中心。這項全球性標準由經合組織制定,并得到G20支持。
其他離岸中心預計將面臨施壓,被要求配合。經合組織今年可能列出一份不簽署信息透明協議國家的黑名單。
據信,一些離岸賬戶戶主已將資金轉移到少數幾個抵制透明舉措的離岸中心,如巴拿馬和迪拜。
銀行隱私傳統或終結
銀行間自動交換信息標準由經合組織提出,在今年2月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上通過,旨在通過讓銀行信息在各國司法部門之間自動交換以打擊逃避稅行為。6日在巴黎舉行的經合組織年度部長會議上,包括瑞士在內的該組織34個成員國和巴西、中國、新加坡等13個國家共同簽署了關于實施銀行間自動交換信息的標準。
瑞士金融事務部門7日表示,該宣言凸顯出瑞士通過信息自動交換以打擊稅務欺詐和逃稅行為的決心。
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經合組織成員國、傳統“避稅天堂”瑞士和作為國際重要離岸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加入這一標準,銀行保護客戶隱私的傳統可能終結。
各國自動交換金融信息
根據在經合組織框架下制定的該標準,各國和各司法管轄區有權從各國和各轄區內的金融機構收集所有金融信息,并每年與其他政府和轄區自動進行信息交換。經合組織表示將進一步細化實施規則,并提交2014年9月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通過。據報道,此項信息自動交換的新標準預計將于2017年生效。
簽署該宣言意味著以銀行保密傳統著稱的瑞士將接受這一新標準,承諾在該標準下提交外國客戶的賬戶信息。
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稱,瑞銀致力于遵守全球標準,就瑞士政府參與經合組織制定該標準的進程表示歡迎,瑞銀集團在實現客戶守法納稅方面有著嚴格規定。
視為競爭力之本的瑞士銀行保密傳統由來已久。根據1934年通過的《聯邦銀行法》,瑞士銀行應防止客戶信息被第三方獲知,無論第三方是私人還是官方。瑞士銀行因此贏得全球客戶信賴,吸收離岸財富逾2萬億美元,瑞士也因其銀行業保密傳統缺乏透明、涉嫌幫助客戶逃稅被指責為“避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