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四月暴雪
烏魯木齊四月暴雪
烏魯木齊四月暴雪,烏魯木齊降下一場大雪,當地市民稱這場大雪太“瘋狂”。昨天烏魯木齊最高溫還是24℃,滿眼的綠意,今日則大雪紛飛。據烏魯木齊氣象臺消息,目前城區米東南山南郊已出現大到暴雪,累積降雪量達暴量以上。馬新龍 攝
這兩天烏魯木齊許多民眾在自己的微信、微博上曬天氣,因為從最高氣溫22℃降至零下2℃,氣溫如此“過山車”,著實讓許多人感到疑惑,“真的一夜入冬嗎?”
23日清晨,從睡夢中醒來的瑪依拉·圖洪江,看著窗外厚厚的雪驚呆了。她用手機迅速拍下大雪紛飛的圖片,發在微信朋友圈上,“4月烏魯木齊雪紛飛”。在社交網絡上,還有民眾戲稱:“我記得睡著的時候是春天啊,怎么一覺醒來到冬天了?我是睡覺還是冬眠?”
當日9時30分,中新社記者在烏魯木齊人群密集的幸福路口看到,以往許多民眾在此候車、排隊上車的景象不見了。一位在公交車站候車的女士告訴記者,今天下雪感覺特冷,就把已洗好存放起來的羽絨服又拿出來穿上了。
烏魯木齊市氣象臺當日8時29分發布暴雪黃色預警信號,目前烏魯木齊城區、米東、南山南郊已出現大到暴雪,預計降雪將持續到14時,城區、米東、南山南郊累積降雪量達暴量以上。
在許多社區的露天停車場,車輛上的積雪厚度可達成年人豎著的半個手掌。急著上班的民眾用掃把正在清理車窗上的積雪,車輛已經被積雪“埋藏”成雪屋;在該市東外環路上,路面上積雪不厚,但因地表溫度較高,路面上為雪水混合物,非常濕滑,許多私家車主不得不小心翼翼駕車,但依然有交通事故發生。記者就碰見五輛私家車發生車輛追尾事故。
4月飛雪,讓烏魯木齊民眾“喜憂參半”,一面曬著美好的雪天美景,一面嘆息著如此惡劣天氣何時休止。記者在一位烏魯木齊市民的微博上看到,他曬了四張圖片,雪壓綠葉紅花,但配上的文字卻是,“秋褲哪里去了?”由于烏魯木齊已停止供暖,降溫降雪天氣讓民眾感覺“冬季到來”。“昨天穿的是短袖啊,今天又要穿回羽絨服、雪地靴啦。”
今年烏魯木齊4月飛雪并非罕見,中新社記者查詢得知,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的4月都降過雪,但今年4月,將創下最近6年來最低氣溫,預計在24日凌晨出現零下3℃低溫。
下雪的原因
下雪是一種自然現象,空中的水汽凝華后,又重新落到地面上的過程,水是地球上各種生靈存在的根本,水的變化和運動造就了我們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斷循環運動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熱蒸發到天空中,這些水汽又隨著風運動到別的地方,當它們遇到冷空氣,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這種降水分為兩種:一種是液態降水,這就是下雨;另一種是固態降水,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大氣里以固態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氣固態降水。雪是大氣固態降水中的一種最廣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大氣固態降水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美麗的雪花以外,還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還有我們不經常見到的雪霰和冰粒。
由于天空中氣象條件和生長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氣固態降水。這些大氣固態降水的叫法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名目繁多,極不統一。為了方便起見,國際水文協會所屬的國際雪冰委員會,在征求各國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于1949年召開了一個專門性的國際會議,會上通過了關于大氣固態降水簡明分類的提案。這個簡明分類,把大氣固態降水分為十種:雪片、星形雪花、柱狀雪晶、針狀雪晶、多枝狀雪晶、軸狀雪晶、不規則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種統稱為雪。為什么后面三種不能叫做雪呢?原來由氣態的水汽變成固態的水有兩個過程,一個是水汽先變成水,然后水再凝結成冰晶;還有一種是水汽不經過水,直接變成冰晶,這種過程叫做水的凝華。所以說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經凝華而來的固態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