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粉
碩士粉
碩士粉,北大法學院一名即將畢業的碩士和三個小伙伴在北京開了一家號稱“碩士粉”的米粉店,迅速走紅引發社會關注。
與“北大學子賣豬肉”“清華學生當保安”類似,乍一看,“碩士粉”走紅是因為創業者的“高學歷、低就業”背景,創業的四個年輕人中有法學碩士、MBA,還有前公務員。有人認為,以“碩士粉”團隊學歷、職業背景,開米粉店實屬大材小用。對此,創業成員之一、即將從北大法學院畢業的碩士張天一認為,“法律背后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思維,用一種思維去做事情,就不那么限制從業選擇了。”
碩士粉精髓
盡管米粉店遍地都是,“碩士粉”團隊的創業思維還確實有些與眾不同。首先,他們的創業有規劃、有調研、講究細節。比如他們突出常德米粉的鄉土特色,遍訪百余家米粉店求得真經;其次,創業團隊借鑒了互聯網思維的營銷經驗,店堂的選址也經過了深思熟慮和廣泛調研,連裝潢陳設都和街頭的米粉店不同,用西式快餐店的風格改善顧客的體驗。他們甚至節省了人工、講究環保,鼓勵顧客自己收拾碗筷,垃圾分類處理,以送一份水果換取了人工成本的極大壓縮。
值得深思的是,“碩士粉”團隊凸顯了一種精神,激發了社會正能量。他們有著“90后”的標簽、他們的口號是為自己打工。這讓一碗簡單的米粉,蘊含了更多的精神訴求。“90后”群體已經從校園步入社會,一群在家長以及老一輩人眼中被寵大的孩子,放棄了安逸和穩定,甘愿承擔風險和艱辛,選擇奮斗打拼。這何嘗不是一種鼓舞人心的社會正能量?比起“寧愿死在體制內”的擇業觀,他們的就業觀和價值觀值得社會的尊重和肯定。
眾多北漂一族,一些遠離家鄉打拼的“80”后和“90”后,在“碩士粉”店品嘗米粉的同時,不僅懷念了家鄉的風味,更能感受到一種“有勇有謀”的打拼精神。因此,從這層意義來看,“碩士粉”店的創業者無論成敗,收獲的都是精神上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