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簡介
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I)是指采用非性交的方式將精子遞送到女性生殖道中以達到使女子受孕目的的一種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按照其精子的來源,AI可分為來自丈夫精子的夫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Husband semen,AIH)和來自第三方精子的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emen, AID)。按照不同授精部位,如陰道、宮頸管、宮腔、輸卵管和腹腔的授精,分別稱為陰道內人工授精(Intravaginal Insemination, IVI)、宮頸管內人工授精(Intracervical Insemination, ICI)、宮腔內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和輸卵管內人工授精(Intrafallopian Insemination, IFI)。
AI屬于ART的一種,實施過程要依照衛生部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2001年衛生部14號部長令)、《衛生部關于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相關規范、基本標準和倫理原則的通知》(衛科教發[2003]176號)和《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校驗實施細則》(衛科教發[2006]44號)等系列法規。
其中,應用最多的AI技術為IUI和AID。
夫精宮腔內人工授精(IUI)
1.適應證:男性因素:性功能障礙、輕度弱精癥;排卵障礙;不明原因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輕中度);宮頸性不孕。
2,禁忌證:急慢性全身性疾病及生殖道炎癥;女方因輸卵管因素造成的精子和卵子結合障礙;女方患有遺傳病、嚴重軀體疾病、精神心理障礙;有先天缺陷嬰兒出生史并證實為女方因素所致;女方接觸致畸量的射線、毒物、藥品并處于作用期;女方具有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
3.男方弱精癥可以IUI的精液條件:精子密度≥1500萬/ml,前向運動精子(a+b)≥15%;精液處理后可以IUI的條件:上游后a級精子≥70%,精子≥20個/HPF(2×106/ml),至少有一側輸卵管通暢。
4.診療流程
(1)女方準備
①自然周期IUI:月經規律者可自然周期IUI?;颊哂谠陆浿芷诘?-10天開始監測卵泡的生長。
②促排卵周期IUI:對于有排卵障礙者,需進行促排卵。患者于月經周期第2-3天返診,排除妊娠,B超檢查除外卵巢囊腫,可以給予促排卵藥物。
③當主導卵泡達35px時,建立IUI B超監測表,完整填寫監測表,明確寫清楚IUI指征。審核“三證”。告訴患者本周期B超時不用提取病歷。
④IUI時機:在LH峰出現后的一天進行IUI;排卵日IUI;當至少有一個卵泡直徑達18-20mm時注射HCG,注射HCG后24-36小時行IUI。
⑤當促排卵周期有>3個優勢卵泡,則放棄本周期IUI。
⑥黃體支持:排卵后第三天開始可給予口服黃體酮14天,術后16天查尿、血HCG確認是否懷孕。
(2)男方準備:女方月經周期第8天男方手淫排精一次。IUI當日男方手淫取精,丈夫精液人工授精中注入的前向運動的精子數以100萬以上為好。
5.每周期IUI頻率:每個周期可行IUI 1-2次。一個包含1000余IUI周期的Meta分析顯示,2次IUI比單次IUI能輕度提高生育力,但統計學差異無顯著性(14.9%,11.4%)。
6.IUI周期數:IUI 3-4個周期的妊娠率最高,IUI施行3-6個周期后,其累積妊娠率進入平臺期。平均每周期活嬰出生率大約10。
供精人工授精
1.適應證:睪丸性無精子癥、梗阻性無精子癥、嚴重的少精子癥、弱精子癥和畸精子癥;輸精管復通失敗;射精障礙;男方和(或)家族有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母兒血型不合不能得到存活的新生兒。其中,除睪丸性無精癥外,其他需行供精人工授精技術的患者,醫務人員必須向其交代其可以通過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ICSI)獲得自己血親關系的后代。
2.禁忌證:女方患有生殖泌尿系統急性感染或性傳播疾病;女方患有嚴重遺傳、軀體疾病或精神疾患;女方接觸致畸量的射線、毒物、藥品并處于作用期;女方有吸毒等不良嗜好。
3.供精人工授精常用部位:包括陰道內人工授精、宮頸內人工授精、宮腔內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宮頸內人工授精。
4.供精人工授精方法及時機:可以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中進行,具體時機同夫精宮腔內人工授精。
AID精液要求:按照衛生部技術規范的要求,解凍后精液用于宮腔內人工授精治療時,要求復蘇后精液前向運動精子總數不得低于10×10/ml,前向運動的百分率不得低于35%。
6.實施供精人工授精技術的機構應建立嚴格的保密措施,確保患者的個人隱私安全;建立切實可行的隨訪機制,保證及時準確地向精子庫反饋妊娠及子代情況;建立可靠的運行機制,配合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嚴格控制每一位供精者的冷凍精液最多只能使5名婦女受孕。
人工授精案列
剩女靠人工授精當媽
南京一位剩女靠人工授精的方式當上媽媽,這位單身女子的行為也讓我們開始思考剩女是不是對愛情沒有期待了。過了30歲的單身女子被外界稱為剩女,因擔心老無所依才選擇人工授精來當媽。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剩女靠人工授精當媽未來要如何向孩子解釋其爸爸去哪兒了呢?
人工受精,一般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譬如鄧文迪,她用人工受精的辦法,為默多克生了女兒,那是因為兩人結婚時,默多克已經太老。那么,剩女靠人工受精當媽媽,是不是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首先看人為什么生孩子?孩子是愛情婚姻的結晶,生孩子是很美好的事情,它既是人倫又是天倫,一般而言,不被父母幸福祝福的孩子,童年是很難獲得幸福的。那么,南京這位剩女用人工受精的辦法生孩子,她和孩子又能得到社會的祝福嗎?
剩女何以就“剩下”了?眾所周知,中國男女比例有嚴重失衡之勢,按現行的一夫一妻慣例,因為比例失衡被迫“剩下”的男士,差不多有上千萬,所以說,剩男當道,很多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那么,剩女多起來了,是否本身就是自己主動選擇的?
其實,當前的社會環境,客觀上滋生了剩女族群,它的直接作用是眾多男性愈發“卑微”。城鄉二元結構,讓眾多農村大學男生“先天不足”;面對“官二代”、“富二代”,資質平常之輩得多奮斗多少年?(也可能再奮斗也沒用);高等教育的畸形,讓男大學生與女大學生相比,似乎并無優勢;《非誠勿擾》打著相親的旗號,條件再差的女性,也可以對優質男生不屑一顧;因為迷上《來自星星的你》,條件不錯的女孩,還能看上“并非來自星星的男生”?
剩女成了社會現象和問題,既是他們自我選擇的結果,又是社會環境的侵染。剩女靠人工受精防老,有一例是偶然,但切不可成了眾多剩女的退路和安慰,切不可引起群體效仿。生育既是幸福的結晶,又是對人類社會的責任,不被幸福祝福的生育,反而易成為社會問題和負擔。人類能生存繁衍至今,起碼的人倫責任是必須維系的,男女相愛或因為責任感結婚,組建家庭繁衍生子,這才是正常的家庭社會倫理,而一個母親一個孩子,孩子卻根本沒有父親(或壓根說不清楚),這樣的家庭不能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否則將會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
剩女人工受精當媽媽,這本身就很荒誕,它的佐證是,剩女可以這么干,剩男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