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鎮化率
中國城鎮化率
中國城鎮化率,地下10米租了一個沒有通風設備也沒有自然光的房間,每月租金70歐元(1歐元約合8.47元人民幣)。他和妻子帶著8歲的兒子就生活在這里。墻上掛著洗好的衣服、孩子畫的畫,旁邊還有很多破爛。沒地方放柜子,只能勉強放下兩張床、一張書桌和一臺電視。他們與其他十幾人共用一個衛生間。要想做飯就得在樓道里支個電爐子。他們從安徽到北京已經10年了,一家人一直過著地下生活,中國人稱這一群體為“鼠族”。
北京是世界上富豪最多的城市之一,但這里卻有數以萬計的人的家里連陽光都見不到。他們一般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租住在地下車庫或舊的人防工程里。大部分人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也有一些護士和辦公室職員等剛剛參加工作的專業人士。這些地下室就像集體宿舍一樣,有狹窄的過道和共用的衛生間。
28歲的梁平(音)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他來自河南省,兩個月前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來到北京。妻子已經在一家超市找到了收銀員的工作,他也在商店和餐館四處求職,而且已經有了回復。他說:“工作挺好找的。”但他并不滿意。他理想的工資水平是每月600歐元。一家人在辛莊村租了一間小房子,每月75歐元。他們和大部分鄰居一樣,在室外做飯和盥洗。即便是找到了工作,梁也希望能繼續住在那里。他喜歡和來自同一個省份的老鄉們在一起,而且這里的租金還很便宜。
中國不像拉美、非洲或印度的大城市那樣,存在貧民窟。中國的情況與這些被黑社會控制、毒品和暴力泛濫、沒有基本服務的貧民窟完全不同。中國大城市里的窮人會向房東支付租金,他們有工作,能享受到電和水。他們的孩子可以接種疫苗和上學讀書。但是根據咨詢公司龍洲經訊的統計數據,很多人的生活條件達不到發達國家設定的最低舒適標準。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移民潮的陰暗面。1978年以來,數億農民放棄了土地,到鋼筋水泥的叢林中尋找機遇。政府預計,到2020年以前還將有1億人加入這一洪流,屆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0%。
盤古智庫城鎮化問題專家易鵬指出,與拉美不同的是,中國的戰略是要在城市為吸收新居民創造了足夠的就業機會的前提下讓農民進城。但負面因素是,這一進程是以移民群體遭受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為代價的,吸收和解決并非易事。
北京市約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沒有北京戶籍,因此也不能全面享受教育、醫療和住房等方面的服務。
政府公布的新計劃致力于減少這種不公正,但不太可能使其完全消滅。政府計劃在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和社會服務等方面投入巨資,引導移民流向中小城市,讓更多的農民獲得城鎮戶籍。
即便如此,到2020年仍將有兩億多人是城市里的二等公民,不能與其他市民享受同等服務。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指出,政府擔心徹底取消戶籍制度會過度增加對公共財政的壓力。政府估計,將一名農民變成一個充分享受權利的城市市民的最低成本為1.2萬歐元左右。要想在2020年讓兩億農民都享受到所有服務,政府至少還要額外支出2.4萬億歐元,而目前官方似乎并不愿承擔這筆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