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衛星搜救航班
中國調衛星搜救航班
中國調衛星搜救航班,為了搜尋3月8日凌晨失去聯系的馬航MH370航班,各方動用各種可能的技術手段。據中國科學研究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昨日晚間發布的消息,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在3月8日上午就開展應急響應,查詢事件發生后的衛星接收任務,向國內外用戶協調衛星數據,并提交了未來2-3日內的衛星緊急數據獲取申請。
據其披露,科研人員利用3月8日和3月10日衛星數據,在馬航客機失聯區域發現三處油跡帶,并迅速將分析結果報送國家相關部門,為搜尋失聯客機提供了空間信息支持。
另據了解,針對馬航客機失聯時間長、搜尋面積大的問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啟動衛星測控應急預案,緊急調動海洋、風云、高分、遙感等4個型號、近10顆衛星為地面搜救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其中,部分衛星還停止了原有工作計劃,清空星上原有指令,以加強對失聯區域的氣象監控、通信、目標搜索等行動的支持。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事件發生以來,中心連續向各型號衛星準確注入應用指令數百條,確保了衛星按搜索救援需求提供持續、快捷、精確的云圖、衛通等信息及數據服務,并加大跟蹤監視圈次。測控中心同時加強對北斗導航衛星的狀態監控,以確保隨時為地面救援行動提供可靠的導航、通信支持。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調動的衛星分屬四個類別。“風云是氣象衛星,在拍攝云層情況的同時也可以記錄地面或海面的情況。而高分一號衛星是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的第一顆衛星,去年4月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它的分辨率比較高,拍攝的圖像更為精密,如果海面上有漂浮物,高分衛星可以迅速捕捉到,有助于進一步開展搜救工作。海洋衛星能有效探測和鑒別海上艦船并準確地確定其位置、航向和航速,遙感衛星則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覆蓋整個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區域。”
焦維新介紹,衛星監測范圍大,但需要多個衛星配合,這也解釋了為何要調動近10顆衛星為地面搜救服務。焦維新表示,衛星能監測到海面的漂浮物,包括油污、殘骸等等,在失聯地區無法確認的情況下,這四種類型的衛星為漂浮物的準確定位和線索的搜尋提供了重要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