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代言人
家暴代言人
家暴代言人,3月7日,李陽前妻K im發布了一段李陽演講視頻。李陽說,“我是家庭暴力的代言人,這是中美文化的沖突,8年打一次算什么?我是做出了一件教育美國人的事。”據悉,這段視頻出自李陽的某次直銷宣講。此外,他還表示,“我的美國太太天天罵政府,我天天忍,如果在美國我一槍就把她崩了。”對此,有網友表示“家庭暴力還引以為豪,無恥”。也有網友安慰K im,“認清雖不免失望,但總比一輩子糾結痛苦好。”
在三八婦女節前夕,李陽突然在網上曝出這樣一席話,除了讓看熱鬧的人有了談資,對于認真思考反家暴、一直推動相關問題解決的人來說,多少會有些失望。因為李陽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表明,這位一直從事勵志工作的英語教育專家,壓根就沒有從之前的家暴事件中汲取教訓,也不知道那樣做有什么錯,反而還把它當成一種吹噓的資本——— 在他看來,這不只是家庭糾紛,還是在替中國人教育美國人。
這話當然非常無厘頭,屬于八竿子打不著的詭辯之術,從動因上講,則與遍布各大機場書店的成功學演講并無二致,即為了博取眼球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包括搬出愛國主義說事。可惜,一個連妻子、家人都不愛,不僅在犯錯后缺乏糾正的誠意,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公共場合施加言語暴力的人,奢談愛國絕對是可疑的。至于家暴是源于所謂的文化沖突,當然也只是借口。誰說美國人不能打老婆,中國人就可以隨便來?
在反思家暴的成因前,我們必須承認其所依托的某些因素,比如大男子主義在個別地區確實盛行,部分丈夫認為妻子是附屬,可以隨意擺布的想法也非常有市場,但這不意味著家暴行為就能被容忍。事實上,國人一貫對待家暴的處理方式,即單純依靠道德譴責,總寄希望于通過降低當事人的社會評價來加以約束,而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包括界定何為家暴,如何制裁,都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施暴者。
這也就不難理解,哪怕此前因家暴被罵個半死,一度在公眾形象上落得蓬頭垢面,李陽在加入直銷大軍后,還是能理直氣壯地露出一副“老子有理”的姿態,并聲稱他是“家庭暴力的代言人”,未來會被“平反”。在一直過于寬容的社會氛圍中,同樣不難理解的是,在李陽叫囂“一槍就把她崩了”的時候,臺下迎來的是哄笑。暫不提家暴,在公開場合宣揚暴力,甚至拿人命開玩笑,李陽顯然沒有資格再為人師表。
今天是婦女節,可以想見對婦女權益的維護又會成為熱門話題。很多話題年年說,建議年年提,事實上已不新鮮。而尷尬的是,就在相關議程推動緩慢之際,像李陽這樣的挑戰社會共識者,越發肆無忌憚,維護婦女權益也漸成空話。難道看著家暴者“藥不能停”,除了輿論表示譴責,真沒招了么?
李陽簡介
李陽,瘋狂英語創始人,全球著名英語口語教育專家,英語成功學勵志導師,中國教育慈善家,全國新青年十大新銳人物,全國五百多所中學的名譽校長和英語顧問,北京奧運會志愿者英語口語培訓總教練。2011年9月,李陽家暴事件曝光,引發網友聲討。2012年6月17日,李陽在南京講座,遭反家暴人士抗議。2012年12月11日,其妻子Kim在微博曝出李陽在兩人結婚之初還未與第一任妻子離婚。2013年2月3日,備受關注的李陽離婚案3日上午宣判,李陽家暴成立。李陽支付三個女兒撫養費,李金(Kim)精神損害金5萬元、財產折價款1200萬元。
2013年11月4日,李陽在博客中稱加入著名直銷公司安利。
2014年2月13日,李陽與kim離婚財產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人民法院開庭,未當庭宣判,案件將進一步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