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禁手機叫車
首都機場禁手機叫車
首都機場禁手機叫車,手機叫車軟件在首都機場遭“禁用”,但仍有部分司機,在機場航站樓外圍路口、停車場等地約車載客。交通執法部門表示,在上述非候客區攬客將被處罰。首都機場表示,此行為造成航站樓外送客區擁堵,機場將出臺管理細則,在出租車調度站設置“合乘”區,以此規范機場打車秩序。
半夜下機打不到車、在火車站排長隊等出租,這個春節期間筆者都有過深切的體會。在冬夜的寒風里瑟瑟發抖,背著大包小包,看著排隊打車的長龍見首不見尾,別說打車軟件,所有的招數都想用上,只求能快點兒回到溫暖的家。
出租車不在指定地點載客,而是跑去停車場出口、收費站口外等人,這的確會造成擁堵,導致秩序的混亂;用叫車軟件“插隊”,也的確是不太公平。所以,首都機場禁用手機叫車軟件,處罰非候客區攬客的出租車,可以說是有一定道理。但在“禁”的同時,如何解決交通問題,才是每一個旅客最關心的焦點。
據報道,短途出租車可進“快速通道”接客,有合乘意向的人還可以到“合乘區域”打車,這些辦法當然都是解決機場打車難的合理舉措。但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要看這些舉措好不好、夠不夠,最終還是要看打車的長龍有沒有縮短,滯留的旅客有沒有減少。
一方面,叫車軟件可輸入目的地,如果順路,司乘很容易“一拍即合”。所以說,如果出租車候客區能劃分四個區域,想跑東西南北不同方向的司機可以到不同區域趴活兒,是不是可以讓大家都方便?當然,在“自選”的同時,如果哪個區域的車太少,調度也可以安排調整。
另一方面,用打車軟件叫車本身是合理合法的,機場的問題主要在于停車的方面。換言之,如果除了排隊打車的候車區,還有一個臨時停車場,可供那些通過叫車軟件聯系好乘客、只是暫時停車等待的出租車使用,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在出租車調度站的進場費一度引發熱議之后,本市已經從2013年6月1日起,叫停了全市各出租車調度站(營業站)收取進場費、管理費的行為。免費提供出租汽車調度運營服務是一件好事,不過更值得期待的是免費服務同樣可以“升級更新”。如果機場、火車站的出租車調度站能提供多樣化服務,通過合理的區域劃分,讓通過打車軟件叫車的乘客,以及沒用電話叫車的乘客都可以順利、快速地打到車,肯定要比一味地“禁止”獲得更多掌聲。
此外,出租車畢竟運力有限,解決航班降落后旅客滯留的情況,機場大巴、地鐵還應該發揮更強大的功能。機場大巴的班次理應隨著航班密度的變化而調整,同時也應該隨著航班的時間而調整。但是現在很多班次的機場大巴在晚上9點、10點以后就沒有了,機場快軌同樣是夜間停運,這就加劇了晚上的打車難。既然是為機場服務,那么機場大巴和機場快軌的服務就應該隨著航班起降的時間而調整,如果航班延誤了,那么大巴和快軌也不妨隨之推后末班車班次。
尤其是在機場大巴漲價之后,就更有必要提供優質的服務。如果班次更密集、覆蓋地區更廣、末班車收車更晚,那么機場大巴的漲價倒可以獲得更多理解。
部門聲音舉報出租議價退車費還獎勵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市交通執法總隊在北京站、北京西站、首都機場實施24小時全時段監管。凡是發現出租汽車拒載、議價、擾序等違章、擾序行為,一律嚴查嚴處,對違法車輛一律予以高限處罰,增強震懾力度。96123投訴中心受理乘客投訴,對于舉報出租汽車議價多收費的人員,一經核實,全額退回車費并予以獎勵。
首都機場禁手機叫車體驗
手機打車不排隊司機非候客區接活
昨晚市民劉女士體驗了一次機場手機叫車。在三號航站樓到達大廳使用兩款叫車軟件,其中“快的”率先有司機搶應,司機隨后打來電話確認劉女士位置和乘車人數,并稱10分鐘左右到達T3航站樓出發層。“您還得往外走走,送客區我不敢停。”司機讓劉女士從航站樓出來以后往反向走,在送客區西側的車道等候。
記者跟隨劉女士走了大約5分鐘,靠近路邊等候,不一會兒,一輛打著閃燈的出租車停下來,司機趕緊招呼劉女士上車,車上已經有一個乘客。出租車開到T3出發層將原來的乘客卸下,這才正式打表計價。司機表示,機場區域不允許在非等候區外攬客,被執法隊抓到罰得非常狠。“但用打車軟件有補貼,乘客也愛用。”該司機說,打車軟件確實能減少等候時間,隨叫隨走,因此才冒險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