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
索契簡介
索契(俄語:Сочи,拉丁字母轉寫:Sochi),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與格魯吉亞接界處、黑海沿岸,寬40至60公里,東西長145公里,是俄羅斯最狹長的城市,與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同為最受歡迎的旅游度假勝地,其道路和樓房均依山勢而建,在這里乘車觀光,最能體會峰回路轉的視覺愉悅。是著名的黑海海濱度假城市。
索契氣候
得益于依山傍海的獨特地理條件,索契成為地球最北端的亞熱帶氣候區。大高加索山脈阻擋了北方的冷空氣,黑海又像巨大的“暖水袋”一樣散發熱量,使索契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半年時間都可以下海游泳。
索契一年有2/3的日子艷陽高照,很多療養院都設有日光浴室、冬季花園和被太陽曬得暖
洋洋的冬季海水泳池。索契80%的面積是自然保護區,生長著3000多種植物。當地居民驕傲地說,在這樣的天然氧吧里,沒有什么比深呼吸更令人愜意。索契是俄羅斯最大的療養地。這里的主要療養資源是接近40℃的硫化氫溫泉,具有調節神經系統,促進新陳代謝,治療心血管病、皮膚病等疾病的奇效。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這里寫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索契歷史
索契城建立于一百六十年前,是黑海邊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有三十多萬人,但每年接待游客超過三百萬。城市沿黑海擴展有一百四十五公里,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城市。索契被稱為俄羅斯的夏日之都,有阿德勒、Hosta、Matsesta、Dagomys、Lazorevskoye等旅游勝地。礦泉水、引
人入勝的海岸和山地風景、綿長的海灘和溫和的氣候使索契成了大而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城市和多倫多、尼斯、戈壁沙灘處于同一緯度上,北面與佐治亞相連。索契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四十萬年前就有居民在此居住,本地的Akhstyrskaya Cave是最靠北的地方,位于歐洲東南部,歐洲人的最早祖先克羅馬努人生活于此。亞洲游牧民族匈奴人、鮮卑人、丁零人、鐵勒人、柔然人(阿瓦爾人)、突厥人、契丹人和蒙古人等都先后造訪索契。拜占庭帝國的普羅科匹厄斯在筆記里用拉丁文寫道:帝國黑海海岸的本族人為索契。在高加索戰爭結束后,索契就成了俄羅斯的一部分。
1898年,索契被設為旅游地。整個地區發現療氧氫泉后,城市命運由此改變。從那時起它就發展為一個療養勝地,是俄羅斯最好的療養勝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涌現出了數百個療養地、溫泉所,大部分用來治療支氣管、肺和神經紊亂。索契沿海岸和山里共有二百五十多個療養地。蘇聯時期索契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療養勝地。索契是一個對比鮮明的城市,特別是地形和氣候。索契兩邊是海,位于早期高加索山脈上。
索契的氣候是亞熱帶,冬天的平均氣溫為八到十攝氏度,夏天的氣溫很少超過三十攝氏度,一年中有二百多天陽光普照,從四月到十月都可以在海里游泳,十月到五月則可以在坡上溜冰。這兒有棕櫚樹、香蕉樹和柑橘樹,鮮花常年盛開。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屬于國家公園或高加索州的一部分。最優秀的俄羅斯建筑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建造了索契的主要名勝。索契被稱為俄羅斯的里維埃拉,黑色的沙灘和鵝卵石海灘沿著黑海縱長有二十英里。城市的必看之處就是海灘。離海灘不遠的索契河邊是里維埃拉公園,公園里有藝術館、咖啡店、比賽和娛樂賽馬。俄羅斯的宇航員和名人也曾經在這里療養并且栽種了玉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