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回購
央行逆回購
央行終于給錢了。一直堅持說“市場不缺錢”的央行,終于在春節前向市場注入資金,以緩解市場近日來的緊張趨勢。昨日,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實行了7天及21天的逆回購操作,共向市場釋放了2550億元的資金。
央行大手筆發“紅包”
央行數據公告顯示,昨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展開了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購操作交易量為750億元,中標利率4.10%;21天期逆回購操作1800億元,中標利率為4.70%。
這是央行在近一個月來首次恢復逆回購操作,總計2550億元的規模創11個月來單日逆回購規模之最。從期限來看,21天期的逆回購正好于春節后才到期,這筆“跨年金”的發放,對于銀行而言可謂及時雨。
此消息一出,曾在本周一因春節因素影響而大幅上漲的銀行間利率,昨日也有所回調,但仍處于較高的位置。
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顯示,隔夜和7天期利率已經出現回落。其中,7天期利率回落79.40個基點至5.5350%,隔夜利率下降24.70個基點至3.6410%。而14天期的利率仍有2.4個基點的漲幅。
“錢荒”重演可能性不大
市場普遍認為,央行多管齊下保資金供應,節前“錢荒”難以重演。
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從往常經驗看,過節時資金量的使用也逐漸多起來,往往這時金融機構就需要更多的流動性作支撐。為了防止“錢荒”事件的重演,央行出“大手筆”不足為奇。
與此同時,央行還在周一通過常備借款便利的方式,向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短期流動性。此外,還在北京、江蘇、山東、廣東、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通過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試點,向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1200億元的短期流動性支持。
央行逆回購分析
事實上,在2014年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和人民銀行貨幣信貸工作會議上,央行提出要加強和改善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保持適度流動性,促進貨幣市場平穩運行。此外,央行還特別強調指出,1月份以來,在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應較為寬裕和商業銀行追求“早投放、早收益”等影響下,貸款增長較快。春節臨近,現金需求將顯著增加。貨幣信貸部門要及時提示風險,引導金融機構加強流動性和資產負債管理,合理安排貸款投放節奏,防止資產過快擴張。
專家表示,自去年6月以來,央行在貨幣市場流動性出現較大波動的個別時點上,通過多種信息發布渠道,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狀況進行說明,對相關流動性操作進行及時預告和披露以及最新推出面向中小金融機構的SLF試點,都是央行加強和改善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的具體體現。總的來看,央行在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中正釋放出更加積極、主動和公開的姿態,此舉有助于引導市場預期,緩和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