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雕塑戴口罩這是為什么
鄭州雕塑戴口罩這是為什么
鄭州雕塑戴口罩這是為什么全國多地受霧霾影響,空氣質量很差。12月24日,河南省鄭州市,位于金水區東風渠公園的雕塑被飽受連續霧霾折磨的市民戴上了口罩,以表示對霧霾天氣的無奈。
全國多地受霧霾影響,空氣質量很差。12月24日,河南省鄭州市,位于金水區東風渠公園的雕塑被飽受連續霧霾折磨的市民戴上了口罩,以表示對霧霾天氣的無奈。
臟且冷,是昨天一天的感受。今天霧霾還會糾纏我省,想要徹底擺脫它,預計到26日要較強冷空氣的幫助了。
根據《鄭州市空氣重污染日預警應急工作方案(試行)》規定,上周日鄭州已啟動重污染日預警應急三級響應,而啟動應急二級響應的條件為:48小時內全市空氣質量指數在300以上500以下,且氣象條件沒有較大改變。昨晚9時,鄭州市宣布將響應升級到二級,這也是今年5月16日,鄭州公布《鄭州市空氣重污染日預警應急工作方案(試行)》后,首次啟動二級響應。
氣象部門建議,機場、高速公路等單位要加強交通管理,保障安全;駕駛人員要注意霧的變化,小心駕駛、謹慎慢行;要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可佩戴防護口罩加強自我保護。
根據最新的天氣資料分析,26日前我省基本沒有冷空氣影響,大氣多呈靜穩狀態,不利于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其中20日~22日、24日~25日空氣污染的氣象條件為4級,全省大部分地區霧霾天氣明顯。26日,全省將出現4到5級偏北風,霧霾天氣消散。
霧霾天氣如何防護
應對灰霾天氣,根據年齡、職業性質、特殊生理狀態的不同,分別就老年人、兒童、室外作業人員(如交警、建筑工人)、孕婦、有慢性疾病人群。
老年人的防護
老人在室內時間較多,要格外注意清潔衛生,習慣用笤帚掃地的老人不妨改用吸塵器,地毯、抹布、沙發套等及時清洗;煎、炒等傳統的烹飪方法易產生大量油煙,污染室內空氣,建議在家做飯多用蒸、煮等方式。
兒童的防護
兒童身體發育不完全,灰霾天氣灰塵、顆粒會通過孩子們的呼吸道直接侵害其健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支氣管炎、哮喘等發生。對兒童的防護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通過學校的宣傳和知識普及讓兒童對霧霾天氣以及對健康的影響有直接關系和感官認識。
其次,提高家長自身對孩子的方法意識。
再次,減少室外活動,將戶外活動改為室內活動,從而減少灰霾對兒童的影響。
此外,在平的生活中,毛絨玩具表面的灰塵、細菌較多,盡量少給孩子玩或常清洗,讓孩子的活動遠離污染嚴重的交通干道,臨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開窗通風。
室外作業人員的防護
霧霾天氣持續發生會讓不少人在室外干道不舒服,但一般來說我們在室外的時間較少,多數時間呆在室內。但對于需要長時間在室外工作的作業人員例如建筑工人、環衛工人、交警等,他們暴露在霧霾的時間更長,接觸量更大。因此,強調和關注室外作業人員對霧霾天氣的防護十分有必要。
孕婦的防護
孕婦要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心理壓力。同時,孕婦也不能一味休息,仍應適當活動,保持樂觀的情緒。
1、多吃含鋅食物;2、補充維生素C;3、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慢性疾病人群的防護
霧霾對于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會引起氣短、胸悶等不適,可能造成肺部感染,或出現急性加重反應。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抵抗力較弱,更易患感冒。PM2.5對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有較大的破壞力,會增加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負擔,誘發腦梗死等。
灰霾天最好減少外出,外出時建議佩戴防護效果較好的口罩。但是,不是人人都適合戴口罩。
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別是呼吸困難的人,戴上口罩后反而人為地制造了呼吸障礙,心臟病、肺氣腫、哮喘患者不適合長時間戴口罩。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議避免在清晨霧氣正濃時出門購物、參加各種戶外活動,要多飲水,注意休息。若身體出現不適,要進口前往醫院就醫。[6]
5國家監測國家衛生計生委28日印發《2013年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工作方案》,提出將通過3年至5年時間,建立覆蓋全國的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網絡,掌握不同地區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異,了解不同地區空氣污染健康影響狀況。
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空氣污染(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既包括急性效應,也包括慢性長期效應,霧霾的健康影響涉及全年齡段人群,但對于易感人群如老人、兒童及孕婦等的健康影響更為嚴重。由于我國缺乏系統的長期監測,無法揭示霧霾特征污染物的健康危害,迫切需要開展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了解不同地區空氣污染(霧霾)特征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規律及其對人群健康的危害,為進行健康風險評價提供數據支持。
根據監測工作方案,2013年,將在空氣污染(霧霾)高發的16個省(直轄市)選擇部分城市開展空氣污染(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每個城市在空氣污染相對重的區域和污染相對輕的區域各1個社區設立監測點。另外,選擇6個省(直轄市)的農村地區各1個鄉鎮設立監測點。
通過監測點的設置,將進行空氣PM2.5采樣,監測PM2.5質量濃度,重點對影響人群健康的成分進行分析。同時,通過監測區域內空氣污染監測資料、氣象資料和居民死因個案資料的收集,分析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霧霾)對居民全死因、不同疾病別死因的影響,從而估算空氣污染(霧霾)所致的居民超額死亡數(率),評估空氣污染(霧霾)的健康風險。通過一定時間資料的積累,分析這種影響的變化趨勢。
此外,監測網絡的建設還將有助于分析空氣污染(霧霾)對居民相關疾病發病(患病)及對居民產生的急性影響,了解霧霾對小學生健康狀況的影響程度,為制定干預防護措施提供依據。
方案要求,2013年冬季將開展人群的出行模式調查,并通過未來3年至5年多次調查,了解不同地區人群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與空氣污染暴露特征,為進行健康風險評價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