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棄嬰島
尷尬棄嬰島
尷尬棄嬰島,南京的棄嬰島似乎要被不斷涌入的棄嬰攻陷了。所謂棄嬰島,是效仿發達國家的做法,為棄嬰提供的一種室內庇護場所,一般設置有保溫箱、排氣扇、被褥,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充足的氧氣,來者只需要在離開前按一個延時按鍵,幾分鐘后就會有人來將孩子送到救助機構。南京社會兒童福利院的棄嬰島自12月10日啟用以來,幾乎每天都收到棄嬰,而據該院工作人員稱,最近幾日更是有外地的父母看到相關報道后,開車把孩子送過來。本來是為保障棄嬰生命的“安全島”,設立之后卻帶來了更多的棄嬰,現實與初衷的違背讓福利院方面顯得十分尷尬。
在任何國家,棄嬰都是有違情理法的惡性行為。一個小生命,好不容易呱呱墜地,卻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這樣踐踏傳統人倫的行為會給逐漸長大的嬰兒帶來致命的傷害。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棄嬰的報道也是屢見不鮮。比如在深圳,有一個打工妹將女嬰遺棄在公廁的垃圾桶里;在南京,有晨練的市民在公園里發現一名剛出生的棄嬰,已經被活活凍死;而在安徽,有一名棄嬰居然在火化前復活,讓輿論為之嘩然……
南京的棄嬰島并不是國內的首例。早在2011年,石家莊市就設立了孤兒島,設立之后,亦同時飽受贊譽與質疑。有人會這樣認為,棄嬰島的出現促成了棄嬰行為的增加。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樣的觀點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真正能下狠心放棄孩子的父母,觸目所及,哪里都是棄嬰地。相比較之下,真正能送到棄嬰島的,反而倒還算有點責任心了。棄嬰島的存在,只不過讓棄嬰行為明面化了而已,所以,南京的棄嬰島實在不必尷尬,棄嬰島的存在的本義就是擔當起棄嬰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線,至少,這些嬰兒來到了棄嬰島,總比被棄置于道凍死好得多了。而有的母親,也許也是絕望到無法可想的境地,才會將孩子抱到棄嬰島上。比如孩子患了無法治愈的先天性疾病,而家里貧窮負擔不起,這時候的遺棄,未嘗不是在向社會尋求救助。
當父母拋棄他們的責任時,社會不能放棄它的責任。對生命的尊重、對兒童權益的保護,這一社會的珍貴底線不能失守。棄嬰島的存在,也許不能改變遺棄的行為,但至少能夠改變遺棄的結果,這就已經善莫大焉了!還有什么可尷尬的呢?
網友評價
@霧滿攔江:開車丟孩子的,是什么心腸?找到他們,抓起這種禽獸不如的壞父母!
@久泰平:要遏制棄嬰,必須從源頭開始,打擊遺棄違法犯罪行為。不是建了“棄嬰島”,打擊遺棄犯罪就可以松口氣,或者用“棄嬰島”代替打擊棄嬰,恰恰是要用打擊棄嬰來遏制棄嬰行為,以促進逐漸減少棄嬰。對那些開著車往棄嬰島送孩子的,就應該介入調查,看是否有逃避撫養責任嫌疑,依法予以打擊。
@深圳文開齊律師:公眾對棄嬰島建成后的效果就有爭議。目前現實驗證了棄嬰島成了對部分有拋棄孩子念頭的父母的一種變相鼓勵。無論“嬰兒安全島”有沒有搭建起來,這個“島”只是最后一道保障,要遏制棄嬰,必須從源頭開始。政府應該恢復強制婚檢和提供對一些常見遺傳病的免費產檢。
@張巍柏:如果真的關愛所謂棄嬰,不如直接增加福利院投入,讓更多人可以合法領養孩子,這來得更靠譜,可惜這些都是外表看不見的,不長面子,所以才有了棄嬰島政策的出臺。
@新京報:從報道看,那些棄嬰多患疾病,就算沒棄嬰島,被父母遺棄的可能也較大。盡可能收容挽救生命,是棄嬰島價值所在,沒什么好“尷尬”。對于惡意遺棄、不盡責的父母,當由法律繩之。
@豆萁嘢:現狀雖與初衷有違,但不管怎么樣,幼小的生命總算多了一點保障。愿每個人(特別是為人父母者)不要隨意拋棄自己的責任。
@江蘇司法行政在線:棄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棄嬰島的設立,保證了被遺棄的嬰兒得到及時救助,避免其遭受二次傷害,也是保障兒童生命權的舉措,這是應當肯定和推崇的。且“棄嬰島”與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打擊棄嬰犯罪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