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什么意思
大V解釋
大V 指的是在微博上十分活躍并擁有眾多粉絲的公眾人物,通常把粉絲超過50萬的微博用戶稱為網絡大V。大V必須在一個特定的微博平臺上獲得個人認證,經過認證,其微博昵稱后便會附一個“V”形圖標。之所以稱“V”,有兩種說法:一說是VIP(貴賓賬戶)的首字母,一說是verify(認證)的首字母。大V幾乎都是網絡上的意見領袖,有著不容小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因此,大V務必維護好自己的形象,不傳播未經核實的信息,不能成為謠言的傳播者,否則,大V就成了“大謠”。
大V,又稱網絡大V、微博大V,指的是身份獲認證的微博意見領袖。大V主要是一些學者、名人、明星等,由于粉絲數量較多,在微博上具有一定影響力。一些大V通過與網絡推手、水軍合作,形成一個利益鏈條,是制造和傳播網絡謠言的重要渠道。
內容簡介
大v大V,指的是在微博上十分活躍、又有著大群粉絲的“公眾人物”。通常把“粉絲”在50萬以上的稱為網絡大V。“V”是指貴賓賬戶(VIP,全稱:Very Important Person),賬戶會在名字前面顯示一個V字符,是經過微博實名認證的高級賬戶,后來就成了尊稱。
大V多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和名人,所以微博賬號總有大批粉絲追蹤,并因此成為爆料者的求助對象。所以,“大V”在某種程度上和原來的大俠差不多。往往他們的一次轉發就會使得一條微博迅速火起來,有人說這些大V其實已經是半個媒體——他們時時引導著互聯網上的言論和話題。
利益鏈條
大v隨著微博的興起,網絡水軍把造謠的主要陣地從網絡論壇轉至微博,更牽涉出一條大V轉發謠言的產業鏈。這群網絡造謠者的商業模式往往是 “先賺名,再賺錢”,造謠本身未必產生收益,但通過造謠,吸引粉絲眼球,這些粉絲則成為日后商業炒作的基礎。以立二拆四為例,他稱其公司經營最好的時候,年收入將近千萬元,純利潤有數百萬之多。
在造謠傳謠的利益鏈里,并不只有網絡推手得利,網絡推手、水軍造勢再加上傳播率與到達率極高的大V,才真正形成了完整的影響力變現鏈條。
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中,10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1.9萬個,百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3300個,千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200個。在這個微博時代幾乎等同于意見領袖的時代,大V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甚至是帶動新浪微博用戶活躍的基礎。而當大V們把自己的微博換上商業利益的內核,或是單純博取眼球吸引粉絲,把大量未經核實的信息甚至是謠言隨意轉載引用時,就成為擴散謠言的“二傳手”。
營銷收入
大v經由公關公司牽線,大V發布軟性廣告內容微博,幾條下來價格高達7萬人民幣,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獲得上萬的評論與轉發。
如果付費內容是攻擊競爭對手的謠言,可能更貴,一些公關公司自己運營營銷賬號,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推廣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而普通的營銷賬號價格從100至3000元不等,一般團隊運作的明星大V,基本在1萬至10萬元不等。
有些大V為了維護自己形象,也要看微博內容而定。而付費轉發只是大V協議的一種形式,微博的運營方會與一些名人、機構簽訂商業協議,來為自己的產品造聲勢,吸引人氣。直發比較貴,轉發相對便宜點。比如喜歡騎車環保秀的某男明星,合作一次是6萬;而當下影視劇里正走紅的女主角,合作一次是8萬。
轉發規則
1、商業網站簽訂“排他協議”,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2、基于共同利益,大V互相“站臺”捧場;
3、太硬太直接的廣告,大V不會發;
4、大V參與線下活動,要發布現場微博;
5、大V很在意維護自己形象,熱衷公益活動;
6、大號轉發和水軍造勢是可以外包的;
8、大V直發較貴,轉發便宜;
9、不會要求大V達到效果;
10、要考察大V粉絲質量。
監管措施
2013年8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集中部署打擊利用互聯網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的行為。除了指責“極少數”網民散播謠言、拼接圖片誹謗他人外,國信辦有關負責人還特別批評微博“大V”,指這些賬號用戶以“求辟謠”、“求證”等方式故意擴散謠言,導致不明真相的網民跟風,損害了網絡媒體公信力,也擾亂正常傳播秩序。
各方觀點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鳴為“大V”辯護道,他們常被要求轉發一些公眾被迫害的帖子,而由于真假難辨,所以“大V”多以求證之名轉發,如果當局覺得不對可出面辟謠。
有部分網民對整頓網絡輿論表示支持,認為“早該如此”,但也有不少人批評這么做等同于“禁言”。中國網民人數目前已達5.64億,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充斥各網絡平臺。其中,“艾滋病人用毒針扎人”、“山東3000多人感染H7N9”等不實謠言挑起了不必要的社會恐慌,但多起涉及社會弊端、“表叔”、“房嫂”等案件卻也是經由網絡爆出,貪腐官員才被扳倒,不合理的政策才獲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