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販向城管下跪
事件簡介
一條“商販向城管執法隊員下跪”的微博昨日在網上熱傳。對此,河北唐山市城管局回應稱,圖片反映出執法隊員在執法技能、執法方式上存在欠缺,已對三名執法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執法隊員找到女商販進行了溝通,已得到諒解。
昨日,唐山市城管局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稱事發地段長期有流動商販占道經營,并與執法隊員反復周旋,賣烤白薯的張姓女商販已被多次批評教育,曾于2012年4月向執法隊員做過承諾,可還是屢教不改,而且招引多名商販來此地聚集。景觀大隊建設路中隊的執法中隊長楊大成曾幫其在附近市場協調找到攤位,但其不愿繳納管理費,仍經常在事發地段違規占道經營。
該通報稱,網傳圖片是11月2日上午,楊大成帶領兩名執法隊員再次對此處占道經營者進行治理時被路人所拍。實際情況是執法隊員依據相關條例,準備將經營者的經營工具實施登記保存,張姓女商販上前把住三輪車車把,跪在車前,阻止執法隊員執法。過往群眾紛紛對女商販進行勸說,在商販口頭承諾從此不再占道經營后,執法人員準予她離開,即便如此,當天下午,該商販又跑到馬路對面繼續從事違規占道經營活動。
通報稱,11月3日上午,景觀大隊領導帶著當事執法隊員親自找到女商販進行溝通,得到了女商販的諒解。
事件處理
一條“商販向城管執法隊員下跪”的微博日前在網上熱議。11月3日,唐山市城管局作出回應,稱執法隊員在執法技能、執法方式上存在欠缺,已對3名執法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
雖然城管部門表示在執法技能、執法方式上存在欠缺,并已對3名執法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但從回應的內容來看,自我辯解的意味仍然十分明顯。所謂“多次批評教育,仍屢教不改”,言外之意就是說問題都出在商販一邊,城管執法實屬無奈。
事件分析
在國人的傳統認識中,下跪是何其隆重的一個舉動,而從圖片來看,女商販比那名城管隊員年紀要大出不少,面對一位長輩、一名女性、一個弱勢者,身穿制服的年輕人,你怎么笑得出來?
很多時候,城管的形象就毀于這樣一個不經意甚至下意識的舉動。城管的社會評價越來越低,每每有城管與商販之間的沖突,公眾和輿論總是不由分說地把批評的矛頭指向城管,為何?恰是因為在某一次具體的執法中,缺少對良知和人性的敬畏,權力無法保持謙抑和審慎。
商販的難纏,體制的困局,不是執法者粗暴無禮的借口。面對商販的悲情一跪,上前攙扶一把,說幾句安慰勸解的話,不是什么難事,何至于冷酷到又是拍照,又是微笑?這微笑,既是對商販的二度傷害,事實上更會加深人們對城管隊伍負面印象。
不可否認,盡管城管以及城管執法飽受輿論批評,但城管部門自身并未放棄改善形象的努力和嘗試,“人性化執法”無疑是其中最為響亮的口號。然而,何謂“人性化執法”?不是突如其來的一句能嚇跑小販的“您好”,不是“眼神執法”這樣的冷暴力,而是執法觀念的徹底轉變。譬如平等意識,執法者能否不要高高在上?再譬如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假如每一個執法者都能心存善念,那么很多執法沖突都可以輕松化解。
當然,不排除這名女商販向城管隊員下跪是一種“策略”,但這背后,是生活的艱辛與無奈,是一個社會底層人員最后的砝碼。任何一個人,即便卑微如這名賣烤白薯的女商販,如果可以選擇,她也不會以尊嚴做交易換取一點同情。讀懂商販向城管下跪下的悲情,就請執法者在執法的時候,多一點理解和體恤。也請我們的城市管理者思考,在所謂的市容市貌與一個小商販的生存之間,哪一個更重要,更值得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