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豪
個人簡介
段振豪,男,1959年8月生,博士,段振豪曾入圍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選人,段振豪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深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11年7月,段振豪虛報冒領差旅費,涉嫌貪污,中國科學院監察審計部門核實后已將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已被刑事拘留。2013年元旦前,一中院以貪污罪判處段振豪期徒刑13年,段振豪認為量刑過重,已提起上訴。
個人職位
國際地球化學最高獎(哥德斯密特獎)評委;
國際重大科學計劃(地球深部碳探測)共同主席;
國際地球化學權威刊物(Geochimi. Cosmochimi. Acta) 副主編;
國際重要刊物Chemical Geology編委;
國際氣體地球化學委員會 委員;
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學位委員會 副主席;
杰青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
中國僑聯專家 ;
國內多家學術刊物編委。
個人研究
研究方向:熱力學模型、分子動力學/第一性原理計算機模擬方法高溫高壓實驗研究地球深部碳探測(Deep Carbon Observatory)地質流體
主要從事地球化學、物理化學和分子動力學交叉學科研究,重點研究C-H-O物質的全球循環和地球深部物質的性狀。在地質流體研究方面開展了在國際上具有相當影響的獨創性研究,首次將分子作用參數耦合到流體狀態方程中,建立了地質流體模型,不僅重現了全世界上百個實驗室數以萬計的實驗數據,而且能預測實驗溫壓范圍以外的流體性質,使原有大量的實驗數據的應用價值增加至少一倍,這些模型為研究地球 化學過程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理論工具,從而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應用。另外,將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地球化學研究中,推動了分子地球化學的發展,把流體實驗研究的溫壓范圍(一般小于600度、3000大氣壓)擴展到2000攝氏度和10萬大氣壓,為地球深部地球化學定量研究創立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工具,其成果被國際同行喻為計算地球化學領域的一大成就。
培養了一個科研團隊,其中有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和中科院優秀論文獎獲得者。
發表了很多國際重要刊物文章,并被全世界4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所引用,第一作者SCI論文以每年約100次速度上升。 在計算地球化學領域,所建立的理論模型得到國際上多個實驗室驗證、被寫入多個國際通用軟件、并被大量推廣到地球化學的實際應用中,在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
個人成就
1.系統地建立了系列地質流體的理論模型, 預測了各種主要地質流體在地球內部的性質和行為。
地球內部物質可以簡單地分成固體和流體,流體是地球的“血液”,在各種地質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研究“血液”的作用機制,必須了解其各種物理化學性質(PVT性質、密度、相平衡、溶解度、不混溶性、熱焓、化學位等)。過去,全世界上百個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表了6萬多個流體性質的數據,然而,這些數據基本落在幾百攝氏度和幾百大氣壓范圍內,只有少量數據達到幾千或上萬大氣壓。現有實驗數據只滿足于地表附近幾公里內的定量研究,有些流體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使得許多地質過程的物理化學機制無法定量研究。地質流體種類繁多,要想在短期甚至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通過實驗來研究這么多體系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各種性質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是綜合現代物理化學理論結合計算機模擬方法, 建立地質流體體系理論模型。
段振豪帶領學生們自1992年以來,建立了一系列不同溫壓條件、不同地質流體體系物理化學理論模型。這些模型:(1)不僅重現了全世界上百個實驗室半個世紀以來發表的6萬多個實驗數據,而且預測范圍超出了實驗包含的溫壓和成分范圍,使 原有大量實驗數據的應用價值增加至少一倍;(2)被 后來多個國家的實驗科學家所驗證, 也被用來指導實驗;(3)被寫入多個國際通用軟件: TOUGHREACT,OpenGeoSys, ICE, GEOFLUIDS, FREZCHEM。此外,墨西哥科學家Nieva根據段的理論模型專門發展了軟件HCO-TERNARY; (4) 被29個國家266多個研究組的600多名科學家廣泛用于研究水巖相互作用、成礦條件、地球深部化學過程、礦物流體包裹體分析、地內壓力、多組分多相時空模擬、甲烷水合物形成條件、油氣勘探與開發、地球早期海洋演化、煤礦災難預防、變質作用、CO2儲藏等地球化學問題;(5) 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大量正面評價,,Nature, PNAS, GCA, EPSL, ES&T, CG等國際著名刊物廣泛引用過段的理論模型;(6) 被歐美和澳大利亞學者寫入多本教科書。
2.建立了分子水平上計算機模擬地球內部物質性質的方法。
揭示地球深部物質的性質主要依賴實驗和理論模型預測,但是如前所述,高溫高壓實驗難度大,即使上百個實驗室進行了半個世紀的研究,流體的研究仍被限制在幾百到幾千大氣壓內。理論模型雖然可以外延到實驗溫壓范圍外,但最多只能外延到約兩萬大氣壓。 通過分子水平的計算機模擬來研究地球深部物質的性質成為現代地球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 因此段振豪結合現代物理化學理論和模擬技術,建立了地球內部物質的分子水平計算機模擬方法,并取得了如下成果:(1) 利用量子力學從頭算計算機模擬結果,精確預測了甲烷和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的條件(溫度、壓力、介質成分、海底沉積物孔隙度);(2) 成功地利用分子動力學原理模擬了地質流體的搬運、結構和熱力學性質,并利用蒙特卡羅方法模擬了天然流體的相平衡和金屬離子水合物的水溶特性; (3) 結合物理化學模型和分子動力學計算機模擬,把流體實驗研究的溫壓范圍擴展到2000攝氏度和10萬大氣壓,填補了大量的實驗空白,這一成果被國際同行喻為計算地球化學領域的一大成就和對地球科學的一個重要貢獻。在計算機上實現了高溫高壓實驗模擬,為今后地球深部研究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發表國際SCI文章70多篇。 段振豪第一作者文章SCI引用1000多次, 每年以120-150次的速度上升。此外、段振豪研究員回國后竭力推動國內計算地球化學的發展,負責建設了中國科學院地球深部重點實驗室并被評為優秀。
總之, 段振豪在計算地球化學領域,所建立的理論模型得到國際上多個實驗室 驗證、很多正面評價、被寫入多個國際通用軟件和國際教科書、并被大量推廣到地球化學的實際應用中。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在國際上的廣泛應用和影響,使他當選為國際地球化學權威刊物副主編、多個國際學術組織重要領導、并成為獲得國際地球化學會士榮譽(fellow)的第一位大陸學者, 是一位在國際上非常有影響的科學家。
培養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和多名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在內的許多優秀研究生,已畢業的每一位研究生都在科研教學部門擔任教授或副教授職務, 或者在國外一流實驗室或大學從事科研工作。鼓勵地學、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畢業的研究生報考考本研究組。
個人榮譽
國際地球化學會士(Fellow)榮譽;
多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教師獎;
2003年,被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3年,指導的碩士論文評為湖北省優秀論文;
2004年,指導的博士論文評為湖北省優秀論文;
2004年,指導的博士生獲中國科學院特別獎;
2004年,被中國科學院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2005年,被中科院評為“優秀百人計劃” ;
2005年,被中國科學院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2006年,指導的博士論文評為中國科學院50篇優秀論文之一;
2006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榮譽證書;
2006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榮譽證書;
2007年,指導的博士論文獲全國100篇優秀論文;
200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保潔優秀導師獎。
相關事件
“捐精院士”二審獲刑13年 妻子曾舉報包二奶
今年年初,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段振豪等待進入法庭受審。 新京報資料圖片
曾入圍中科院院士候選人,卻因一場“捐精”風波而被調查,中國科學院地球深部重點實驗室前主任段振豪案近日宣判,北京高院終審以貪污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3年。
案發前,段振豪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計算地球化學及其應用學科組組長。2011年5月,段振豪被列入中科院候選院士名單。
一個月后,一個名為“感嘆人生”的博客連續發博11篇,指控段振豪包二奶、養私生女。據悉,此人為段振豪妻子。當時,段振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全盤否認,稱只是捐精給對方生孩子。
同年7月21日,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其網站發布聲明,稱發現段振豪虛報冒領差旅費涉嫌貪污,中科院監察審計部門已將其移送司法機關。之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計算地球化學及其應用學科組秘書車春蘭也被牽出。
北京高院查明,案發后,中科院地質與地球所收到段振豪退繳贓款29.3萬元,收到車春蘭退繳贓款7.7萬元元,收到其他親友退回款項9344元;偵查機關向段振豪追繳贓款127.71萬元。
2013年元旦前,北京一中院審理后判處段振豪有期徒刑13年,車春蘭有期徒刑10年,段振豪當庭提出上訴。其認為,一審判決認定其貪污數額過高,應扣部分招待支出、勞務費等。
北京市高院審理查明,中科院地質與地球所要求課題負責人合理支配使用科研經費,招待費、探親費、額外支付的勞務費等均不符合報銷類目,故維持一審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