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斯蘭人質事件
事件簡介
別斯蘭人質事件是指在2004年9月1日,一伙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在俄羅斯聯邦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制造的一起劫持學生、教師和家長作為人質的恐怖活動。此事件被稱之為別斯蘭人質事件。事件中武裝分子劫持了上千名師生,和警察對峙3天,結束時有330人死亡,其中186名是兒童。別斯蘭人質事件成為俄羅斯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
事件詳情
9月1日(莫斯科時間)
10時: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裝恐怖分子進攻并占領了北奧塞梯市第一中學,將參加開學典禮的約1200名師生和家長扣作人質。恐怖分子在進攻時與警察發生交火。
11時30分:恐怖分子通過扔出的紙條提出下列要求:俄羅斯從車臣撤軍,釋放今年6月因襲擊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他們同時要求北奧塞梯總統扎索霍夫和印古什總統賈濟科夫以及兒科醫生羅沙利抵達別斯蘭。
12時:以扎索霍夫為首的解決人質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取得了聯系。12時15分:約50名兒童從學校成功逃脫。
13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從俄黑海海濱城市索契返回莫斯科,在機場立即召開了俄強力部門領導人參加的會議。13時50分:第一次試圖與恐怖分子接觸。北奧塞梯穆夫提瓦爾加托夫和檢察長巴塔戈夫準備進入學校,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絕。
15時30分:恐怖分子釋放了15名兒童。15時45分:恐怖分子通過手機發出威脅:如果一名武裝分子被打死,他們將殺死50名兒童;如果1人被傷,則將打死20名兒童作為報復。
18時50分:俄羅斯就最近發生的恐怖事件緊急呼吁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
22時50分:解救人質行動指揮部為人質親屬開通了“熱線”電話。
9月2日
凌晨1時15分:羅沙利醫生與恐怖分子進行了電話聯系。
3時:恐怖分子中斷了電話談判。
5時: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恐怖分子在北奧塞梯扣押人質的行 徑。
10時30分:俄總統新聞局宣布,普京推遲定于9月2日至3日對土耳其的正式訪問。
12時:談判人員通過手機恢復了與恐怖分子的“技術聯系”。
13時50分:普京會見來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時表示,當前最主要任務是挽救人質的生命。
14時: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不會動用武力解救人質。
16時40分:恐怖分子在印古什前總統奧舍夫的調解下,釋放了26名婦女和兒
童。
9月3日
2時:談判人員與恐怖分子的電話聯絡再次中斷。武 裝分子發射了數枚火箭彈,1名警察受傷。
8時:談判人員恢復與恐怖分子的聯絡。
11時:行動指揮部宣布加強與恐怖分子的聯絡,以便能夠向人質提供食品和飲水。
12時45分:行動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商定從學校向外運送匪徒占據學校時被打死的人質尸體。
13時零5分:緊急情況部的人員進入學校運送尸體。此時發生數次爆炸,部分人質開始外逃,恐怖分子隨即向逃跑的人員開槍。13時15分:特種部隊沖進學校解救人質。13時50分:部分恐怖分子竄出學校逃匿,俄軍警開始與之交火。
16時:俄軍幾乎完全控制學校,但仍受到零星抵抗。
17時:在學校體育館發現100多具尸體。17時40分:俄聯邦安全局駐北奧塞梯官員表示,軍方并沒有考慮使用 武力解決人質事件,特種部隊是在恐怖分子向人群開槍后才開始行動的。
19時30分:據行動指揮部統計,行動中消滅20名恐怖分子,其中有來自阿拉伯國家的雇傭兵。
19時50分:俄總統顧問阿斯拉哈諾夫透露,死亡的人質超過150人。
9月4日
凌晨:普京飛抵別斯蘭看望傷員后,于當天上午返回莫斯科。
政府回應
2004年9月4日俄羅斯當局在當地時間夜里2點左右,派出兩架專機接載危重病人前往莫斯科的國防部醫院搶救,俄羅斯政府已經決定要對傷亡人員進行補助;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封鎖北奧塞梯邊境,搜捕在逃綁匪。
另據參與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劫持人質事件的一名綁匪供認,這次劫持人質事件是車臣非法武裝重要頭目馬斯哈多夫和巴薩耶夫下達的命令。2004年9月6日晚俄羅斯電視臺播放了這名綁匪招供的錄像。他說,他們被召集到樹林里,一名綽號為“上校”的人宣布,他們要占領別斯蘭一所學校,這是馬斯哈多夫和巴薩耶夫下達的命令。這名“上校”宣稱,必須在整個高加索地區發動戰爭。
電視錄像沒有透露這名綁匪的姓名和身份。俄護法機關一名官員6日說,調查表明,參與別斯蘭劫持人質事件的恐怖分子來自外國和高加索各共和國,其中還包括一名北奧塞梯居民。
2005年12月,負責調查慘劇的俄羅斯檢察官員發表報告說,政府當局在處理事件時沒有犯錯。
2006年12月22日,俄羅斯議會專門負責調查別斯蘭人質事件的委員會公布的正式調查報告指出,俄有關方面在防范恐怖襲擊和解救人質過程中存在一些嚴重問題和不足。
國際反應
事發當日,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發表講話,強調馬來西亞堅持反對恐怖主義的原則;
9月2日,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表示這是一起恐怖事件,強調共同打擊恐怖主義;亞美尼亞總統科恰良、法國總統希拉克致電俄總統普京表示對俄北奧塞梯劫持人質事件的受害者表示聲援。白俄羅斯和愛沙尼亞、德國、韓國紛紛發表講話或聲明,譴責這一恐怖行徑; 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德廣分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這一針對無辜平民的這一殘忍事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致電俄總統普京,強烈譴責這些針對無辜平民的恐怖事件。
9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發表談話表示中國支持俄羅斯政府為打擊恐怖主義所作的努力;美國白宮和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分別發表談話和聲明進行譴責,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發表聲明,再次重申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活動。
全球評判
由普京控制的攻擊行動中的手段受到了來自觀察者和民眾組織的大量批評,這其中包括“別斯蘭母親”和“別斯蘭之聲”。歐盟也開始批評。
批評者中包括幸存者和死難者家屬,他們認為對學校的強攻中使用火箭推進榴彈和坦克炮是野蠻而不必要的。還有批評認為政府沒有認真與綁架者進行談判,而且有意向媒體提供錯誤的和不一致的情況報告。當地領導人被批評允許強攻。俄羅斯特種部隊的專業水準也被質疑。行動指揮者因為平民的混入和武裝分子的脫逃而被批評對現場的安全失去控制。
通常情況下,批評都被俄羅斯政府否認。作為審判Kulayev的起訴人,Nikolai Shepel將軍認為安全部隊在處理人質危機時沒有錯誤。“根據審判的結論,專家委員會沒有發現有任何引起有害后果的違規行為”,Shepel說。
但是,普京承認在處理危機的專業性上和了解上存在不足。 Alexander Dzasokhov, 北奧塞梯的領導人,2005年5月31日在“別斯蘭母親們”向普京施壓要求對他免職后宣布辭職。北奧賽梯內務部長Kazbek Dzantiev在危機結束后也很快辭職。同時普京也解除了FSB奧賽梯分局領導人Valery Andreyev的職務他承認曾經親自下令對學校展開突襲。
為應對一直存在的質疑,俄羅斯政府展開了一項由Alexander Torshin領導的議會調查,在2005年12月的報告中把責任歸結在當地官員的“大量失誤和缺點”上另一項由Stanislav Kesayev領導的單獨的公開調查在2005年12月29日做出結論,政府官員和軍隊指揮官對危機的處理糟糕。
2007年8月別斯蘭真相網站引用警方通信記錄聲稱政府在危機發生前就已經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