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長壽村
村莊簡介
巴馬長壽村,地處桂西北山區的巴馬瑤族自治縣,自古以來就有生命超過百歲的老人存在,巴馬長壽村是一個令人神往、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人稱長壽之鄉。甲篆鄉平安村巴盤屯是巴馬的長壽村。全屯515人,百歲老人多達7人,巴馬長壽村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近200倍。
長壽秘訣
廣西巴馬長壽與地理、氣候、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更與和諧的社會環境,長壽老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結構有關。石市長壽老人的膳食結構基本上是“四低一高”:低鹽、低糖、低脂肪、低動物蛋白、高纖維。他們吃的是自己種的無污染蔬菜和粗糧,主食是玉米、大米,并配以野菜、紅薯等,只吃少量肉。
地理環境
空氣
在巴馬,空氣的負氧離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宮、百魔洞和百鳥巖等旅游景點,每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竟高達2萬到5萬個。盤陽河兩岸達3000個以上,縣城城區的負氧離子也高達2000個以上。
負氧離子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和“長壽素”。①它能改善肺的換氣功能,增加肺活量,起到止咳、平喘、袪痰的作用;②它能夠改善和調節神經系統和大腦的功能狀態,調節抑制興奮過程,起鎮定安眠、穩定情緒的作用;③它能夠促進人體的生物氧化和新陳代謝,能改善心肌功能;④適量的負離子對許多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巴馬的瀑布并不多,但森林覆蓋率卻高達57%,再加上巴馬地區的大氣受紫外線、宇宙射線、放射物質、雷雨、風暴、土壤和空氣等因素的影響,產生電離而釋放出的電子,很快又和空氣中的中性分子結合而形成負氧離子。又由于巴馬地區磁場高,是雷擊的重擊區,最易產生負氧離子。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中老年朋友,每天都到巴馬的百魔洞里來“吸氧”,在山泉中沐浴,絡繹不絕。
可滋泉水
水在五行中對應是水。巴馬的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礦物質的山泉水,又稱小分子水??梢哉f,水是巴馬的最突出亮點。當地人告訴記者,巴馬的山泉水,你從山洞里打出來,放上一年,水也不會變質。
巴馬不老泉在數億年的喀斯特地層中形成,創造了四次進入地下潛行,又四次流出地表的自然奇觀,獨特的流程使之富含各種有益于人體、皮膚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其鈣離子達到四十到八十毫克。對肌膚具有舒緩、鎮靜作用,并緩解肌膚泛紅、緊繃、干燥、灼熱等敏感狀況。同時受0.45~0.5高斯的強地磁影響,水分子被切割成僅為0.5納米的小分子結構,一接觸皮膚就迅速滲入皮膚表層,直達有棘層和基底層。
1999-2006年國際自然醫學會通過7年的研究表明可滋泉珍稀的天然小分子團水,能夠進入細胞核和DNA,活化細胞酶組織,激發生命活力。人長期飲用可滋泉,對身體具有顯著的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的作用,是世界罕見的健康之水、生命之水。故此,巴馬的百歲長壽老人比例位居世界之首。
巴馬的可滋泉水有以下四個顯著特點:(1)天然弱堿性水(酸堿度)PH值一般在7.2-8.5之間。(2)富含豐富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氧化還源電位低;(3)很細,極易進入人體細胞膜被人體吸收;①具有養膚生肌袪除胃炎之功效;②化解腎膽結石;③參加和改善生化作用,增強酶的活性:降血脂、降血壓,使心腦動脈粥樣硬化癥減輕和消失。④空腹飲用極易吸收,進入血液后,能很快使凝聚成團的紅細胞分散開,降低血黏度,促進微循環,減輕或消除心悶、心痛、腿軟、氣短乏力、頭痛、頭脹、頭暈、失眠、四肢發涼、肢體麻木、耳鳴、視物模糊等癥狀。用巴馬的水泡茶,可以真正泡出茶味來。不少妙齡少女把巴馬水作為柔膚水,肌膚有光澤。糖尿病患者在巴馬,每天喝四升水,堅持三個月,血糖恢復正常,這就是小分子水的作用。
地磁
地磁對應金,是五行之首,萬物之源。為什么巴馬地磁比其他地方高呢?這是因為巴馬有一條斷裂帶,直接切過地球地幔層。這條斷裂帶就在盤陽河地下,斷裂帶把巴馬一分為二(即西山、鳳凰、東山三個鄉為石山地區,其余七個鄉鎮是土坡丘陵地區)地球的一般地區地磁約在0.25高斯,而巴馬的地磁高達0.58高斯,是一般地區的一倍多。有科學考證:人們生活在恰當的地磁場環境中,身體發育好,血清清潔且循環好,心腦血管發病率低,身體免疫力高,能協調腦電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質量。外地來巴馬旅居的朋友,會感覺到在巴馬睡眠很好,這就是高地磁作用的原因。
陽光
陽光在五行中對應是火。陽光就是太陽光線。到達地球表面的光線分為紫外線、可視光線、遠紅外線。紫外線對人體最有影響,最有害,它簡稱UV。在五行中,金與火相克,在高磁場(金)的反作用下,把有害的紫外線(火)反射回去,保留了遠紅外線。巴馬在高磁場的作用下,不僅日照時間平均5小時,而且80%以上是被譽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長的遠紅外線。在烈日下,也不會感覺毒辣。遠紅外線不僅能激活水,更能不斷地激活人體組織細胞,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
食物
食物在五行中對應是土。巴馬的土壤有豐富優質的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專家公認,全世界最純正、最原始的乳酸菌在巴馬。九十年代日本專家到巴馬,從百歲老人的腸胃液里提取了乳酸桿菌,回國后進行培養用于乳酸奶。另外,巴馬的土壤中含錳和鋅很高,是其他地區的幾十倍。在巴馬百歲老人頭發中,發現錳的含量是其他地區老人的10倍。世界衛生組織認為:①錳對于血管有保護作用;②是人體多種酶的激活劑;③對血糖血脂血壓均有影響,同時錳有助于提高SOD(抗衰老),消除自由基的功能,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鋅被譽為“生命之火花”,它與人體80多種酶的活性有關,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所必須的元素。巴馬土壤中含錳和鋅都很高,農作物通過吸收土壤里的錳的鋅,儲藏在莖葉或果實里,人又通過食物吸收而進入人體。因此,巴馬的百歲老人無心臟病和腦血栓,絕大多數都是無疾而終。
最新報道
傳山泉抗癌 萬人蜂擁至此
“數百倍于城市的負氧離子群”,“神奇的巴馬療法”,“世界第五大長壽鄉”等響亮的稱號,讓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成為近來炙手可熱的“療養勝地”,來“療養”的大多是城市游客,來大自然中追逐空氣與山泉。
隨著巴馬的名氣越來越大,來自全國的包括癌癥等各種疾病患者蜂擁而至,在巴馬住久了的“候鳥人”見面也會客氣地問:“哪人啊,得的啥病?”而據“候鳥人”公益組織“藍色紐帶”的核心人物崔學東介紹,10個人大概有6個會留下來,因為治療無效離開這里的人也不少。巴馬百魔洞景區李仲雨經理介紹,“目前這里階段性療養的人有近萬人,年齡一般在40-70歲之間。一下子涌進眾多游客,對環境造成了明顯影響,生活污水排進盤陽河。為此,政府準備在這里設立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還在百魔洞洞口拉上了鐵絲網。
專程從四川巴中來巴馬療養的劉宗誠和妻子,在坡月村的河邊,花18萬元租下一套房子30年的使用權,準備長期療養。劉宗誠稱:“我們計劃每年上半年住在這里。”。像劉宗誠這樣來巴馬療養的人來自全國各地。許多老人坐在百魔洞洞口靜靜地呼吸從洞內吹出的空氣,有些療養者坐在洞口下棋、跳舞、打太極。洞內,一些療養者坐在巖石上進行磁療,因為百魔洞內有很強的磁場。洞內的電子顯示屏顯示,這里的負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達8萬個,而城市的負離子含量一般只有幾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