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兄會
組織簡介
穆兄會,全稱穆斯林兄弟會 al-Ikhwān al-Muslimūn 伊斯蘭復興運動的宗教性政治組織。1928年穆兄會是由哈桑·巴納(Hassan al-Banna)于埃及伊斯梅利亞創立,1929年穆兄會正式成立,1933年穆兄會在開羅設立總部,在50個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穆兄會在敘利亞、蘇丹、約旦、巴勒斯坦等地都有支部、學校、清真寺和商業公司,該組織以訓導局為最高領導機構,其成員在埃及已達50萬之多,穆兄會遍布社會各個階層,該組織影響力遍及中東乃至全球穆斯林社會,是近代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組織嚴密的世界性伊斯蘭政治集團,出版的宗教及政治刊物有《警告》、《路標》、《呼聲》、《篤信》、《伊斯蘭文選》等,其標志(如圖)是交叉的雙劍拱衛著一本《古蘭經》,雙劍下和左右側分別用阿拉伯文寫著“感謝真主”和“真主至大”。2013年8月穆兄會被埃及官方稱其為恐怖組織。
發展歷程
穆斯林兄弟會初建時,其成員由6名在英國軍營中的穆斯林職員組成。主要活動是用“博愛結識”的方式,宣傳伊斯蘭教義,反對殖民主義統治。
1932年哈桑·班納將總部由伊斯梅利亞遷往開羅,后在埃及各地建立了50多個分會。
1933年建立了領導機構,選舉班納為“總指導”。
1935~1939年,確定了組織原則和政治綱領,完善了組織機構,成為宗教政治組織。
1936年曾致書法魯克國王,要求按伊斯蘭原教旨進行政治、宗教改革,宣稱伊斯蘭教是造就強大民族的根基。
到1947年兄弟會得到迅速發展,其軍事“秘密機構”成員就達7.5萬人。
1948年12月內閣總理諾克拉西宣布解散兄弟會,封閉其總部。不久“秘密機構”成員暗殺了諾克拉西。
1949年2月哈桑·班納被當局情報機構暗殺,哈桑·哈蒂比繼任兄弟會總指導, 繼續進行反對法魯克王朝的斗爭。
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利用兄弟會的力量推翻了法魯克王朝,后兄弟會因對權力分配不滿改而反對納賽爾政權。
1954年1月納賽爾宣布解散穆斯林兄弟會,逮捕哈桑·哈蒂比等430人,兄弟會被迫轉入地下,由阿卜杜拉·奧達任總指導。
同年10月,兄弟會因參與圖謀殺害納賽爾事件,遭到當局大規模鎮壓,哈桑·哈蒂比、泰勒邁薩尼為首的1200多人被判徒刑。兄弟會在賽義德·卡塔布的領導下秘密恢復組織,進行宣傳活動。
薩達特執政后,該組織對其執行反對蘇聯干涉埃及內政及改善同沙特阿拉伯關系政策表示支持。薩達特也對該組織采取緩和政策,釋放了哈桑·哈蒂比為首的全體兄弟會在押犯,允許他們以半公開方式恢復活動。兄弟會在歐麥爾·泰勒邁薩尼的領導下恢復發展組織。
1976年4月,該組織前總書記阿布德·哈基姆·阿布丁在沙特阿拉伯流亡22年回國后,又進一步恢復和發展組織,使其力量壯大。
1972年該組織公開反對薩達特同以色列媾和。
自1979年1月起,穆斯林兄弟會派生出“伊斯蘭集團”、“真主的戰士”、“圣戰組織”、“贖罪和遷徙”等派別。這些派別組織中的激進派反對政府世俗化的改革措施,指責一切當權者為“叛教者”,聲言“推翻薩達特政府”,恢復早期伊斯蘭體制,主張建立伊朗式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
1981年9月,薩達特以“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安寧”為由,下令取締該組織的刊物《呼 聲》,并對4萬多所清真寺實行國家監督,同時逮捕該組織的800名骨干分子,其中包括主要領導人歐麥爾,泰勒邁薩尼和希勒米·加扎里。
埃及官方稱,1981年10月6日,兄弟會的極端分子參與殺害了總統薩達特。穆巴拉克執政后,為穩定政局,一方面對兄弟會的極端分子采取鎮壓措施,另一方面釋放了溫和派的領導人泰勒邁薩尼。
1987年4月,穆斯林兄弟會聯合另外兩個反對黨參加議會選舉,一舉獲得60多個席位,成為“最主要的反對派勢力”。
組織宗旨
穆斯林兄弟會的基本宗旨是:以《古蘭經》和圣訓為基礎,在現代社會復興伊斯蘭教,建立伊斯蘭國家,實施伊斯蘭教法;以哈里發為統一象征,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穆斯林世界社團,擺脫外國援助,清除外來影響。
班納在解釋該組織的宗旨時稱:穆斯林兄弟會是現代主義的運動、遜尼派的道路、蘇菲主義的真理、政治的機構、科學文化的協會、體育的團體、經濟的公司、社會生活的理想。
穆兄會的行動口號是:“安拉是我們的目的,先知是我們的領袖,《古蘭經》是我們的法典,吉哈德是我們的戰斗,為目的而犧牲是我們的理想”。
穆斯林兄弟會號召穆斯林抵制西方思想的侵襲,消滅等級差別,使人們融為一體,回到早期伊斯蘭教生活中去,并為保衛穆斯林的祖國而戰斗和工作。
機構設置
兄弟會的領導人稱“總指導”,最高行政領導機構為“訓導局”,負責組織、 宣傳、教育等工作。設有“創建委員會”,是協商機構,其成員為兄弟會的元老。
該組織還建有軍事性質的“秘密機構”,對其成員進行軍事訓練。兄弟會的成員以知識分子為核心,由政府職員、大學生、軍人、工人、農民、商人等社會各階層的人員組成。
入會要求
穆兄會的會員的條件是:具備良好品德和宗教修養、完全服從和執行兄弟會 的綱領和行動計劃、保守秘密、簽名注冊并繳納會費者才能入會。
兄弟會成員分為4個等級,即助理兄弟(擁護者)、正式兄弟(正式履行手續入會者)、行動兄弟(參加各種實際行動者)和圣戰者兄弟。
最新報道
埃及穆兄會或被定為恐怖組織
埃及警方14日清晨開始對聚集在首都開羅阿達維耶清真寺外廣場和復興廣場的穆爾西支持者實施清場行動。埃及軍方為何采取強硬措施進行清場?清場將對埃及局勢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種種疑問隨之而來。
為何要清場?
穆爾西7月初被解除總統職務以來,其支持者長期在阿達維耶清真寺外廣場和復興廣場舉行示威抗議,要求恢復穆爾西的總統職務。埃及臨時政府此前就曾表示,示威活動威脅國家安全,若不自行解散離開,將進行清場。
因此8月14日的清場行動并不突然。埃及軍方在7月25日曾給以穆斯林兄弟會為首的宗教黨派下了48小時的“最后通牒”,要求其加入全國和解對話,否則將采取“新措施”。但埃及臨時政府一定寄希望于國際調解,直到這種嘗試失敗后,才發布清場命令。
雖然此次行動軍隊沒有介入,是由警方安全部隊執行的,但分析人士認為軍方才是背后的決策者。軍方此次態度如此強硬,是因為世俗派與軍方站在了一起。埃及兩年前的那場“革命”,是因為世俗派對軍人執政不滿而引爆的。穆巴拉克下臺之后,作為過渡執政者的最高軍事委員會又飽受世俗派詬病。但穆爾西掌權后推行政治伊斯蘭化,引發世俗力量擔憂,于是軍方借助倒穆力量發動了政變。
穆兄會前景如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董漫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穆兄會目前對形勢存在著誤判。如果在此次清場行動中有恐怖暴力行動,軍方會宣布其為非法組織。
穆斯林兄弟會發言人哈達德曾在8月13日表示,如果埃及軍方遵守穆兄會提出的規則,也就是以恢復憲法合法性為基礎,那么穆兄會可以與軍方展開談判,結束埃及國內的暴力活動。不過在清場行動后,如果穆兄會被軍方宣布為非法組織,可能會使得穆兄會內部的極端勢力和主張更為突出,走上武裝對抗的道路。
穆兄會認為,美國在埃及問題上的態度看似中立,但其實美國默許了埃及軍隊推翻首位民選總統。作為一直和世俗力量斗爭的伊斯蘭勢力,穆兄會在埃及曾有很好的民意基礎,但其自穆爾西執政以來未能解決埃及經濟困境和民生等問題,使得百姓感覺生活不如穆巴拉克時期,因此支持率大幅下降。
埃及能否恢復平靜?
清場行動開始后,穆兄會號召埃及民眾走上街頭“保護示威者、防止流血沖突”。埃及政府可能會繼續采取強硬措施,通過進一步的清場,徹底結束曠日持久的靜坐和對峙。觀察人士擔心,如此下去,埃及將會陷入惡性循環中,短期內難以恢復平靜。
從長期來看,以穆兄會為首的伊斯蘭黨派同政府之間的矛盾將更加激化,不排除政府采取進一步激進措施的可能,例如宣布取締穆兄會。一旦穆兄會被取締甚至被定性為恐怖組織,將徹底失去參與埃及政治生活的機會,但其在民間的影響力仍會在相當長時間內存在,埃及國內可能會更加動蕩。
埃及的政治觀察者認為,伊斯蘭黨派和臨時政府之間的協議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因為雙方沒有直接有效的對話。真正的挑戰是在雙方之間如何建立信任,只有建立了信任他們才能坐下來談判。今年7月16日,埃及組成了臨時政府,但任何伊斯蘭黨派成員都未入閣,這為埃及全國和解和恢復秩序蒙上了陰影。新政府稱曾向穆兄會和薩拉菲派的光明黨遞出“橄欖枝”,但穆兄會的發言人哈達德稱,他們不會參加該內閣。
除了要在政治上實現和解、恢復正常秩序,埃及面臨的另外一個挑戰是如何走出經濟低谷。自2011年年初發生嚴重政局動蕩以來,埃及經濟增長急劇放緩,財政赤字惡性膨脹,外國投資迅速撤退,外匯儲備急劇減少。作為支柱產業的埃及旅游業遭受重創。埃及經濟不斷惡化除了內部原因,還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環境影響。盡管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相繼表示將分別向埃及提供50億、30億和4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以幫助埃及擺脫困境,但埃及自身經濟“造血能力”不足,深層次結構問題難以迅速解決。
國際社會能否“滅火”?
自7月底開始,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德國外交部長韋斯特韋勒、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等先后造訪埃及,同埃及高官和主要政治派別領導人會晤,聽取各方意見,但未能阻止“清場”行動的發生。
西方和海灣國家希望為穆兄會尋求一個“安全出口”,確保穆兄會以最小的代價安全重返埃及政治生活,從而繼續推進全國和解進程。但從更深層次來看,各國在此問題上有著不同的利益。
美國被認為在埃及局勢中態度曖昧,搖擺不定。觀察家認為,美國介入埃及局勢就是為了維護其在埃及和整個中東地區的利益。美國不愿失去埃及這個盟友,但現階段難以判斷在埃及沖突中哪一派獲勝才能更好地維系美國利益,因此美國未表示決定性的立場。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13日發表聲明,呼吁埃及臨時政府能夠允許前總統穆爾西支持者自由示威。哈弗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把抗議自由視為民主進程“主要的一部分”,對埃及目前的暴力局勢“密切關注”。她說,希望埃及臨時政府允許前總統穆爾西支持者自由示威游行。
埃及媒體認為,美國頻繁的外交斡旋難以取得實質成果。美國曾經支持穆爾西,現在又默許軍方推翻了穆爾西的統治,這樣出爾反爾的態度,讓軍方和穆兄會都難以充分信任美國。該評論還認為,“美國只想在埃及實現自己的利益,絕非真正關心埃及民主進程”。
董漫遠表示,美國態度看似曖昧,但其背后的政策取向是要保證埃及沿著世俗主義路線前進,不能讓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思潮運動掌握埃及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