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濱
個人簡介
姜濱,1965年出生,山東人濰坊人, 本科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之后,姜濱進入清華大學深造并獲得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之后在電聲元器件行業摸爬滾打了十余年后,于2001年成立了歌爾聲學。,姜濱現任歌爾聲學的董事長、總經理。2007年姜濱所創辦的歌爾聲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個人覆歷
姜濱前期的工作經歷則不為外界所知。
2001年6月25日成立歌爾聲學,2007年7月27日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目前,歌爾聲學的客戶名單中包括三星、惠普等大批著名IT企業。
年僅42歲的姜濱,在電聲行業已馳騁了20年。他最早在ECM(駐極體電容麥克風)行業嶄露頭角,后來涉足手機微型揚聲器/受話器領域,公司在兩個領域都有極高的市場占有率。
素以“藍牙先鋒”聞名國內外電聲行業的姜濱,帶領一手創辦的“歌爾系”對上市的闖關已屆尾聲。3月28日,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稱,將于4月3日審核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爾聲學”)的首發申請。由此,作為歌爾聲學的一把手,持股比重超過75%的姜濱,其身價有望一夜間突破25億元。
2004年,姜濱啟動代表電聲行業最高水準的藍牙耳機的生產。姜濱的歌爾系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迅速躋身全球藍牙耳機廠商“第一軍團”,在2006年全國十大藍牙耳機排名中,歌爾藍牙排名首位。
上述三個板塊構成了歌爾聲學的主營業務,并為其提供超過98%的利潤來源。據歌爾聲學招股說明書,本次歌爾聲學將發行3000萬股流通股,發行后總股本為1.2億股。
作為歌爾聲學的董事長、總經理,姜濱是歌爾聲學的實際控制人,直接持有34%的股份,并通過公司的控股股東 “怡通工”間接持有41.67%的股份,合計持有75.67%股份。另外,加上其妻子和弟弟持有的股份,姜氏家族持有歌爾聲學超過85%的股權,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目前尚不清楚該公司發行價定位。不過,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歌爾聲學2007年每股收益為0.86元。
從現行電聲類上市公司資料上看,電聲行業平均市盈率在35倍以上。即使保守一點,依據30~35倍市盈率計算,歌爾聲學的發行價也有望介乎每股25.8~30.1元之間。由此,歌爾聲學的發行市值將高達30.96~36.12億元。以中間市值33.54億元計算,姜濱的身價則有望超過25億元。而2007年胡潤中國內地百富榜,上榜門檻為8億元人民幣,25億元可以進入到該榜的第328位了。歌爾聲學的上市,意味著又一位潛藏民間的富豪得以亮相大眾。
值得注意的是,歌爾聲學也將成為一家創投概念股。招股說明書顯示,億潤創投持有歌爾聲學1%的股份,是其發起人股東。億潤創投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冊資本3000萬元,主要從事項目投資、投資管理、投資咨詢、創業投資等。2007年6月,“怡通工”為籌措資金償還占用公司款項,向永振電子和億潤創投兩個財務投資人轉讓股權,其中億潤創投以60萬元的出資額拿到1%的股權。換言之,若以上述估算的招股中間價計算,且億潤創投以發行價退出,有望到手3000萬元,大賺50倍以上。
相關新聞
歌爾聲學姜濱家族:夢想最好麥克風制造商
歌爾聲學董事長姜濱持有歌爾聲學54.95%股份。截至理財周報富人資源實驗室7月5日統計,姜濱家族資產及股權財富總計為320.91億元,排在中國家族財富榜第4位。
歌爾聲學成立于2001年,從成立到上市,這一步只走了7年。而姜濱本人在行業浸淫了超過20年。歌爾聲學自創立以來,便專注于電聲行業微型電聲元器件和消費類電聲產品的研發和制造,主要產品包括微型麥克風、微型揚聲器/受話器、藍牙系列產品和便攜式音頻產品。姜濱本人的理想是成為全球最好的微型麥克風生產商。
神秘的發家史
姜濱的發家史頗為神秘。坊間傳聞,最初姜濱只不過是濰坊市無線電八廠的一個車間技術員。上世紀90年代初,這家主做微型話筒的廠子倒閉,而姜濱則利用了八廠原來的技術,跟幾個同事合伙組建了一家小私營企業,主導產品仍然是話筒。而誰都沒有想到,當時一家小小的電子元器件組裝企業,后來發展成資產近80億的上市公司。
2008年5月,歌爾聲學上市,發行價為18.78元/股,總股本僅有1.2億股。姜濱聯合妻子胡雙美、弟弟姜龍,共計持有公司超過85%的股權,以發行價計算,上市成就了姜氏家族約20億的身家。
事實上,歌爾聲學的管理框架有著深重的家族印記。姜濱擔任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以及總經理,弟弟姜龍擔任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妻子胡雙美擔任副總經理。姜龍的妻弟陳明宏在臺灣歌爾擔任股東。根據歌爾聲學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臺灣歌爾是歌爾聲學控股子公司濰坊歌爾的股東,主要從事電器批發、電子材料批發、電信器材批發及國際貿易。
而無論是姜濱、姜龍,還是胡雙美都有來自名校的背景。
姜濱本科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之后進入清華大學獲得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的妻子胡雙美則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弟弟姜龍畢業于清華大學,之后分別進入人民大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
創業初始,姜濱的專長在于技術和對行業的熟悉,妻子則主要負責市場和運營等事務。2005年,姜龍加入歌爾聲學,負責市場和銷售,主要專注于海外市場。
在企業的管理中,姜濱提出“向松下學習”的口號,因為松下是麥克風行業的老大。在這個過程中,歌爾聲學形成了比較強的注重品質的文化,也為后來的壯大打下根基。
這種“品質文化”源于姜濱的大客戶經營哲學。歌爾聲學成立之初,姜濱就提出了“一流的人才制造一流的產品,服務一流的客戶”,“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大客戶戰略,“要做就做大客戶”。
排他性的“修橋”
在姜濱看來,歌爾聲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修橋”。據悉,在這個行業,原創性的技術絕大多數源自美國、北歐和日本,世界排名前兩位的企業韓國寶星(BSE)與日本星電(HOSIDEN)是歌爾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作為做技術應用的企業,既然在很多領域無法做到原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整合--把它們最先進的技術整合過來,再結合市場進行深度開發。”姜濱將這種技術資源的整合過程稱為“修橋”,他表示,“修橋”已成為歌爾的核心競爭力。
而“修橋”最關鍵的是需要在研發上大力投入,這一點,姜濱毫不吝嗇。據了解,歌爾聲學平均每年將超過銷售額的10%投入研發。過去的兩年中,投入近3億元人民幣,未來幾年,歌爾準備每年投大約1億元。
“從某種意義上說,歌爾的‘修橋’是排它性的,我們修的‘橋’之所以只有我們自己能走,正是因為我們對軟硬件的不惜血本的投入,這是最關鍵的后盾。”姜濱表示。
可以說,正是這樣對技術的不斷追求,使得歌爾聲學通過幾年的發展和積累,形成了穩定的高端客戶群,主要客戶包括三星、蘋果、惠普、思科、中國聯通、LG、松下、西門子、NEC、富士康、偉創力、華碩、聯想、京瓷、中興通訊、繽特力、哈曼、羅技等。擁有這樣一批高端客戶資源為歌爾聲學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歌爾聲學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同行業之首,國際同行業第三名,在藍牙耳機領域,其已成為國內同行業的第一品牌,姜濱也因此被稱為“藍牙一哥”。
歌爾聲學發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2.53億元,凈利潤為9.09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7.91%和72.10%。持續的高增長進一步鞏固了歌爾聲學的龍頭地位。
姜濱的夢想是成為全球最好的微型麥克風生產商。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姜濱由于過于專注于電聲產品,也面臨著產品結構過于單一的風險。
由于新興科技的更新換代非常快,加之公司大客戶戰略,即對于蘋果產業鏈依賴性過強,如果這兩者出現問題的話,公司的盈利和股價或將面臨“戴維斯雙殺”。
比如在金融危機的時候,由于歌爾聲學的戰略調整并沒有放到產品層面,而依然專注于電聲元器件的設計和生產,姜濱的戰略是放棄風險性高的小客戶,抓住大客戶,結果造成2009年一季度凈利潤大幅下降96.6%,只有69萬元。產品結構過于單一的問題以突然而極端的方式擺在姜濱面前。
但不得不承認,2013年上半年歌爾聲學的業績增長,依然受益于姜濱的大客戶戰略,尤其是隨著智能終端的爆發式增長,作為三星和蘋果電聲器件的提供商,歌爾聲學將優先受益。
德邦證券分析師李項峰認為歌爾聲學作為電聲器件龍頭企業,具有很強的創新優勢、生產管理能力、產業鏈整合優勢,尤其是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產品迅猛發展的需求,其發展空間巨大。
但最近,歌爾聲學卻面臨著很多負面新聞影響,歌爾聲學6月27日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日前收到Knowles Electronics,LLC(以下簡稱“Knowles”)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北部地區法院起訴的起訴書,訴訟案由為專利侵權糾紛。
受此影響,6月28日,歌爾聲學股價受挫,每股收于36.29元,與6月27日相比下跌2.05%。但歌爾聲學表示,被起訴的MEMS麥克風占歌爾聲學2013年預期收入的比重不到5%,且麥克風產品在公司電聲元器件業務中的毛利率相對較低,意思為此案對業績影響較小。
另外不幸的是,三星Galaxy S4并沒有達到預期,訂單縮水,而且iPhone5的需求也趨于疲弱。這讓投資者更擔心歌爾聲學今年的業績是否能達到預期。
對此,長期跟蹤研究歌爾聲學的高華分析師李哲人認為三星Galaxy S4訂單縮水可能影響歌爾聲學的二季度盈利,但從全年角度來看,向三星供應耳機的時間早于預期可能部分抵消這一影響;而在蘋果下一代產品周期中,歌爾聲學可能小幅提升其揚聲器的市場份額,并開始交付MEMS麥克風和受話器。
據悉,歌爾聲學下一步要做的是把各種無線應用結合起來,然后把拳頭產品藍牙做得更加深入。“首先我們要做一個大的系統,這個系統可能包括無線麥克風,也是基于藍牙傳輸的,藍牙傳輸對麥克風的延遲要求非常高,延遲稍微大了就感覺很不舒服。我們在這里面有很多核心技術,包括頭戴耳機、3D眼鏡。這些都是我們比較重要的創新。”姜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