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
個人簡介
李彥宏,男,漢族,1968年11月生,山西陽泉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李彥宏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山西省工商聯副主席。1991年李彥宏畢業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后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搜索引擎發展初期,李彥宏作為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最先創建了ESP技術,并將它成功的應用于INFOSEEK/GO. COM的搜索引擎中。GO. 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具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9年底,懷抱“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的夢想,李彥宏回國創辦百度。經過多年努力,百度已經成為中國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網站,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2005年8月,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上市公司之一。百度也是首家進入納斯達克成分股的中國公司。
人物履歷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于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于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并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根據在硅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硅谷商戰》一書;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百度;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
2002年、2003年榮獲首屆、第二屆“IT十大風云人物”稱號;
2004年4月,當選第二屆“中國軟件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8月23日,榮獲第十二屆“東盟青年獎”;
2005年12月28日,榮獲“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6年12月10日,當選美國《商業周刊》2006年全球“最佳商業領袖”;
2009年12月8日,獲2009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獎;
2010年4月30日,獲“全球100位影響力人物,領袖類榜單第24位”;
2010年7月29 日,榮獲“首都杰出人才獎”。
2010年至2013年,連續3年獲評“《福布斯》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0年11月18日,《財富》年度商業人物百度CEO李彥宏上榜。
2012年3月8日,列2012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86位。
2012年6月,被“福布斯中文版”列入“2012年中國最佳CEO”榜單首位;
2012年12月10日,當選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2013年2月2日,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自創百度
他要參戰!在美國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崛起,而他選擇了回國創業。他回憶這段人生抉擇時說,“我小時候有很強的不服輸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1999年底,李彥宏攜12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百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并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目前中國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開發工作。“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經歷了陽泉-北京-硅谷--北京后,他才發現原來19歲時所學的北大信息管理專業就注定他終身的追求在“搜索”上。
Jupiter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Matthew稱,搜索是了解和影響用戶行為的一個最大的機會。李彥宏打出口號:“活的搜索 改變生活”。
“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李彥宏說:“這是互聯網用戶最常用的服務之一,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互聯網產業,百度就是一個佐證。”
在硅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如何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件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一個個鮮活的商戰故事,讓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
他的合作伙伴談及對李彥宏的最大印象時,不約而同都說了“睿智”二字。在3年多來的合作中,令合伙人徐勇意外驚喜的是,李不僅有技術背景還對商戰有敏銳的直覺和出色的判斷。2002年5月從用友到百度擔任副總裁的朱宏波對李評價也是:“雖然以前從事技術工作,但他的商業思維和市場眼光非常獨到,對搜索產業方向的把握和商業競爭的規律和規則理解得非常到位。”也許這與李彥宏在硅谷的耳濡目染有關,也許與在美國股市小試牛刀,關注股市起伏與公司戰略間的關系有關。李在炒股時,在純粹的美國股市環境中,從很多公司的業績、決策等分析到股票漲、跌的關聯,從中得到商業成敗的關鍵。
個人榮譽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云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云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當選第二屆“中國軟件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1月,當選全國青聯委員;
2005年8月23日,榮獲第十二屆“東盟青年獎”;
2005年12月28日,榮獲“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6年12月10日,當選美國《商業周刊》2006年全球“最佳商業領袖”;
2009年12月8日,獲2009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獎;
2010年4月30日,獲“全球100位影響力人物,領袖類榜單第24位”;
2010年7月29日,榮獲“首都杰出人才獎”。
2010年11月,榮獲“《福布斯》2010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2年3月8日,列2012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86位。
2012年9月,胡潤百富榜財富排名第四。
2013年7月,中國家族財富榜第二。
相關信息
李彥宏的投資廟算:知勝有三
《孫子兵法計篇》有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古代的戰爭,都會以君主在廟堂之上的戰前謀劃為起點,旨在針對勝負把握,基于優劣要點,通曉敵我形勢,知勝而后戰,一役而畢其功。
日前,百度斥資19億美元收購網龍旗下91無線,這宗“中國互聯網最大并購”在正式宣布前全無跡象,素來給人以謙和、低調印象的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再一次讓外界于無聲處聽驚雷。
在互聯網觀察家信海光看來,“并購一旦完成,百度將通過移動搜索和應用商店兩個強勢入口,直接滿足用戶的各種信息和資源服務需求,同時更好地連接海量開發者,打造健康完整的移動互聯網生態”,而此次并購,既有之前坊間對于取舍UC的關注,也有之后挖出阿里參與競逐的傳聞,李彥宏此前多次強調的“移動布局”開始逐步清晰,其間的廟算之道,不可不察。
廟算之一:知所必取,雖遠必達
投資并購是業界常事。但大多是企業級的造血或盤活,能真正有產業級影響的絕不會太多。李彥宏近年來并購出手次數相比BAT其他兩位大佬并不算多,但凡出手卻基本都是對競爭格局的洗牌:此前愛奇藝收編PPS一舉占據視頻半壁江山是如此,此番將91無線納入囊中,在分發領域坐二望一也是如此。
而換個角度看,撬動市場格局變化的收購,前提是對于自身實力的益氣養血。無論是搶占媒體時間的視頻,還是為百度疏通經脈的流量與分發,都是為百度征戰移動互聯網做結構性補強;百度自身的技術能力和產品更新,也將因此得到更為寬闊的生長線。
很多人用李彥宏早年斥資5000萬收購hao123,類比這次收購91無線。如今hao123已成為百度在PC領域的流量強援,每年營收已達4億。而91是僅次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全球第三大分發渠道,2012年91助手和安卓市場的分發量接近100億。面對這樣質素的目標,李彥宏向來是雄獅博兔。這份執著和決絕,估計也是懷抱微信和手機QQ這兩個金娃娃,在投資上多為考慮補強騰訊自有產品、于競購中態度輕松的馬化騰難以體會的。
廟算之二:知表及里,以明取舍
除去合并后的規模擴張,真正決定交易價值的核心,往往在于交易雙方能否達成戰略協同效應。
曾有人撰文談馬云的并購策略,基本是缺什么概念投什么,總想把阿里畫成圓,滿足自己的“太極”觀。這樣的思路其實是為其打造“So-Lo-Mo”(社交-本地-移動)電商組合、提升市夢率服務。阿里收購新浪微博股份后加大流量吸取和商品推送,新浪微博活躍度已降至2011年初起始水平,距高峰期持續下滑超過30%,不免令人擔心涸澤而漁。
對李彥宏而言,91無線除了補強百度的入口布局,更有迅速融入百度體系的深層價值:坐擁安卓市場、手機助手、安卓桌面、熊貓看書等國內名列前茅的移動互聯應用產品群,已然極大擴充了百度手機端App實力;其巨量應用商店分發模式與百度搜索分發互補,對接的億級用戶與龐大的開發者群體。從這個層面再去復盤他對91無線的必得之心,還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嗎?
廟算之三:知其所往,風物綿長
現時今日,李彥宏專注未來移動布局的重心已顯:1、借助已經領先的語音圖像技術、大數據挖掘、云存儲等,耐心扶持中小開發者孵化未來新的殺手級應用;2、通過91無線和日活過億的百度移動搜索,掌握應用分發渠道的話語權和影響力;3、愛奇藝+PPS、去哪兒牢牢把穩視頻、旅游兩大垂直領域;4、百度地圖以超出市場第2、3位份額總和之勢構建另一大入口;5、方向押注上可潛心發展web apps。
“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這樣的敘事結構之下,收購91無線在李彥宏面向長遠、完善百度移動生態鏈中的意義將會日益凸顯。
當Instagram 被Facebook 10億美元收購、Waze 被Google 11億美元收購,無數人哀嘆中國何時才能出現10億美元級的創業公司。余音猶在,李彥宏已然開此風氣之先。“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19億美元不僅對于91團隊是一件幸事,更將極大地鼓舞中國創業者,借勢順勢,去站在更高、風景更美的成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