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馬侖
熱帶風暴簡介
西馬侖,熱帶風暴(英語:Tropical Depression Cimaron,國際編號:1308,聯合臺風警報中心:08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ang)為2013年太平洋臺風季第八個被命名的風暴。“西馬侖”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是當地的一種野牛。
風暴發展過程
2013年7月13日,就在大家的目光都在關注著巔峰強度為超強臺風的蘇力在我國大陸的閩浙贛等地肆虐的時候,在帕勞以東洋面上,一個熱帶擾動已經悄然形成。聯合臺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3W。
7月14日上午4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
7月15日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升格為低壓區。上午6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機率升級為MEDIUM,于下午2時更升級為HIGH并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同時,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16日上午5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08W。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發布海上烈風警報。
7月16日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臺第一次對這個低壓區發出了報告。此時,他的中心位于北緯15.7度,東經124.2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M/S,氣壓1000百帕,并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預計強度繼續加強。
7月17日上午0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熱帶低壓預報。熱帶低壓的中心7月17日05時位于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近海海面上,參考位置為北緯17.7度,東經122.4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1000百帕。預計,該低壓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即將擦過菲律賓東北部,隨后進入巴士海峽,強度將有所加強,可能于未來12小時內發展為熱帶風暴。
7月17日上午9時半,該熱帶低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下限。日本氣象廳隨后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并命名為“西馬侖”。
7月17日10時,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預報。今年第8號熱帶風暴“西馬侖”(CIMARON,名字來源:菲律賓,名字意義:菲律賓野牛)于2013年7月17日08時在我國臺灣省鵝鑾鼻偏南方大約400公里的巴士海峽內生成,中心位于北緯18.5度,東經122.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1000百帕。預計“西馬侖”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將有所加強,逐漸向我國東南沿海靠近。受“西馬侖”和西南季風共同影響,17日14時到18日14時,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臺灣海峽南部、臺灣南部沿海將有6-8級大風,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級,臺灣南部有大到暴雨。
7月17日16時20分,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臺風消息。西馬侖近中心最大風力增至20M/S,中心氣壓略微降低至998百帕。七級風圈半徑為110KM。預計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將有所加強,逐漸向我國東南沿海靠近。
風暴影響地區
菲律賓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一級風暴信號
7月16日上午5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已進入責任范圍的低壓區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并發布第一報熱帶氣旋資訊,命名為Isang,發出一號風暴信號。
7月17日下午5時,菲律賓氣象部門升格為熱帶風暴。
臺灣
當地發出最高臺風警告:海上臺風警報
7月15日起,由于此熱帶氣旋逐漸北上,靠近巴士海峽,中央氣象局發布了熱帶低氣壓特報;
7月17日,由于此熱氣氣旋增強為輕度臺風,中央氣象局于當日上午10時半發布了海上臺風警報。
7月17日,距離解除臺風蘇力海上臺風警報僅隔59小時,中央氣象局再度發布海上臺風警報。因蘇力的影響,不少公路仍搶通中,由于預期豪大雨可能帶來災害,臺7線北橫公路高義至西村路段晚間9時預警性封閉、臺18線阿里山公路觸口至阿里山路段晚間8時預警性封閉、縣172線關子嶺路段晚間9時預警性封閉。來往小琉球、綠島船班停開。
福建
全省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7月17日下午4時50分,福建省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地方級最高預警:
臺風藍色預警信號:漳州、龍海、漳浦、云霄、廈門、東山、詔安
廣東
全省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7月17日下午5時40分,廣東省氣象臺發布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地方級最高預警:
臺風白色預警信號:豐順、大埔、深圳、東莞
臺風藍色預警信號:揭東、饒平、揭陽、潮州、普寧、汕尾、惠來、惠州、汕頭、南澳、潮陽、海豐、澄海、惠東、陸豐、惠陽、紫金、惠城、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