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亳鐵路
鐵路簡介
禹亳鐵路西起平頂山的郟縣,依次經過禹州市、許昌市、許昌縣、鄢陵縣、扶溝縣、太康縣、柘城縣、淮陽縣、鄲城縣、鹿邑縣、亳州市至界首市,跨河南和安徽兩省,覆蓋5個地級市(12個縣市),線路全長300公里,投資估算72億元,建設方為河南禹亳鐵路發展有限公司。 二期修建許昌東至亳州段,線路長190公里,投資概算33億元。河南、安徽兩省對禹州至亳州至洋口港鐵路進行了規劃研究,形成了方案,即:該鐵路的功能是一條以貨運為主、兼顧客運的區域性鐵路干線。線路經許昌、鄢陵、扶溝、太康、柘城、亳州、渦陽,利用部分既有鐵路至江蘇洋口港。
相關信息
禹亳鐵路是在既有窄軌鐵路基礎上進行的準軌鐵路改建和新建項目,也是河南省重點工程。該鐵路通道西起河南省郟縣,東至安徽省亳州市,并繼續東延至蚌埠,全長520余公里,建成后將成為西接焦柳、中連京廣、東貫京九和京滬鐵路,連通河南、安徽、江蘇、上海的一條重要客貨運干線通道。禹亳鐵路正線全長300公里,將分兩期進行建設,第一期建設許昌東——禹州段,線路長56公里(含南繞許昌市區段),第二期建設許昌東至安徽亳州全長200公里。太康至鄲城至界首全長100公里,禹州向西延伸至郟縣段全長28公里。禹亳鐵路沿線途經河南省郟縣、禹州市、許昌市、鄢陵縣、扶溝縣、太康縣、柘城縣、鹿邑縣、安徽省亳州市。建設標準I級,建設時速80公里/時,預留120公里/時。
站點城市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禹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以鈞瓷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藥文化著稱。城市建設成就顯著,城市規模位居河南省縣級城市第一位。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發揮產業帶動作用,禹州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位列全國各項綜合實力百強。
【許昌市】許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歷來是群雄逐鹿之地,河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省轄市之一,中原糧倉,非公有制經濟尤其發達,有“河南的溫州”的美譽。
【淮陽縣】地處周口市腹心地區,歷史悠久,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約公元前40世紀,太昊伏羲在此建立中國第一個都城,名宛丘;后炎帝神農氏繼都于宛丘之舊墟,易名為陳。文化底蘊更是極其厚重。淮陽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C,年降水量741.2毫米。區內主要有紡織、食品、機械制造等行業。主要土特產有黃花菜、槐山羊、陳州驢等。旅游景點有太昊陵建筑群、龍湖、平糧臺古城遺址等
【亳州市】亳州是皖西北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新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具有“中華藥都”之稱。
建設意義
禹亳鐵路擬在安徽亳州與京九鐵路相接。安徽省負責境內鐵路建設,再向東延伸的亳州——蚌埠段已啟動前期工作,禹亳鐵路可在蚌埠連通京滬線。全線建成后將形成西接焦柳、中連京廣、東貫京九和京滬鐵路,連通沿海,貫通河南、安徽、江蘇和上海的一條重要客貨運干線通道。
禹亳鐵路的建設不僅有利于中原地區、皖北地區煤炭和農產品等資源有序輸出,也有利于東部地區產品進入廣闊的中部市場,對于加速中部地區與長三角的融合,優化資源配置,拉動豫西、豫中、皖北和蘇中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設計年運量1200萬噸,每年給沿線資源區企業節約運費6億元左右,創利稅4億元左右。
相關報道
我省新增一條客貨通道 禹亳鐵路禹州至許昌段試運行
6月29日,貫通中原多個資源大縣的禹(州)亳(州)鐵路禹州至許昌段竣工試運行,許昌至亳州段同日開工建設。
據了解,禹州至許昌段鐵路工程,又稱為禹亳鐵路一期一段工程,起點為禹州角子山,由西向東,在許昌蘇橋車站與京廣鐵路接軌,線路全長55公里,總投資13.27億元人民幣。該段鐵路的通車,使禹亳鐵路實現了與京廣鐵路的聯網運輸。同時,禹亳鐵路從禹州向西延伸至郟縣段工程,正在加快施工,計劃2014年上半年建成通車,許昌至安徽亳州段鐵路工程也正式開工。
據禹亳鐵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線建成通車后,將與全國的幾條主要南北鐵路干線全部貫通接軌,成為晉南、河南、皖北和蘇北至滬、寧、杭的一條重要客貨運干線通道。未來,這條線路還將在亳州與擬建的亳州—蚌埠鐵路接軌,屆時,許昌可直至南京、上海、杭州,還可從蚌埠向東經揚州、南通至洋口港出海。
此外,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禹亳鐵路通道將從郟縣繼續西延231公里,增加投資96億元,在三門峽接入隴海鐵路和規劃建設中的蒙西鐵路。這樣,禹亳鐵路通道總里程將達750多公里。禹亳鐵路通道測算年運量,初期為1500萬~2000萬噸,遠期將超過4000萬噸。其中,自三門峽接蒙西與隴海鐵路后,每年可獲得1000萬噸以上的分流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