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雅
人物簡介
李卓雅,女,2013年湖北高考文科狀元。
人物檔案
畢業(yè)院校 ︰襄陽五中
生日︰1995年1月25日
愛好︰愛彈鋼琴、打籃球
報考學校︰ 清華大學
成績分數
總分651分
語文138分
數學136分
英語147分
文綜230分
學習經歷
第一次高考考了617分
去年,李卓雅高考617分,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錄取,但李卓雅想上清華和北大。
考后不久,學校老師就到家里給她和父母做工作,希望她回校復讀。再努力一年,一定能考清華、北大。復讀再考,媽媽很支持,但爸爸反對。
父親李彥林考慮到,617分不算低了,在這樣的分數上再去沖刺更高的分,不太容易。他更希望女兒快樂地學習。但女兒還想再搏一搏,李彥林也沒再反對。
抓住課堂學習時間
李卓雅沒上學前班,直接進入小學,從上學開始,從未參加過培優(yōu)班,李彥林說,“說起來,我的一些同事怎么都不相信。”
李卓雅說,抓住課堂時間,認真聽講,快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很重要,“這些任務包括作業(yè),也包括老師隨口說的一些知識點,把這些記在心里,并去做好。”
李卓雅在數學上花了很多精力,也做了很多題,但都是針對自己的弱項,“我的圓錐曲線沒學好,關于這一知識點的題,我做了整整一個月。”
睡前喜歡看會兒書
除了學習,李卓雅最喜歡的,還是看書。
“家里有一柜子書,她經常從網上買書,其中還有全英文版的。”李彥林說,有些書,女兒不止看一遍。上小學時,女兒周六彈琴,周日給她5元錢飯錢,她能在新華書店看一天書。
復讀期間,李卓雅和父母住在襄陽五中的一間宿舍內,3架高低床,她和父母一人住一張。
每天晚上10點半自習回家,爸媽已經睡了。李卓雅輕手輕腳開門,洗漱完后,會開著臺燈看會兒雜志或小說再睡。復讀一年,她利用睡覺前的時間看完了《富蘭克林自傳》和《暮光之城》英文版。
愛彈鋼琴也愛打籃球
從6歲半開始,李卓雅就學習鋼琴,7年不間斷。目前,鋼琴已達業(yè)余十級水平。初中時,她還學習拉丁舞,直到初三學習非常緊張后,才暫時放下。
李彥林說,李卓雅一直沒有放下的是籃球和羽毛球。從小到大,一直堅持不懈。平常,幾乎每天都要打,先打羽毛球再打籃球。天氣好時在外面打,天氣不好就到球館打,“我是她的忠實陪伴,經常陪著一起打。進入高三后,不能每天打球了,但至少一周打一次,這是雷打不動的規(guī)矩。”
李彥林說,光籃球就被女兒打破了四五個,堅持不懈打球,女兒的身體素質提高了,除了感冒就沒生過別的病,更主要的是給學習減壓。
談及暑假安排,李卓雅說準備學習短笛。
生活印象
眾人說狀元
班主任唐家友:6次登門請其復讀
“一年前,我曾承諾,將北大清華的通知書給你們送來。現在,我將全省高考文科狀元送來了!”昨日上午,李卓雅的班主任唐家友面對李卓雅父母時,開心不已。
談起這個清華北大的通知書承諾,唐家友的壓力也非常大,他幾乎是在賭。去年高考,李卓雅以617分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錄取。就在一家人籌備上大學之事時,唐家友登門希望李卓雅復讀。“文綜還有很大潛力,特別是政治,上升的空間還很大。”唐家友一連六次登門勸說。
其實,李卓雅也對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不滿意。經唐家友再三動員,并以北大清華的通知書做承諾,全家人動心了。
唐家友在襄陽五中當了14年政治老師、13年班主任。他分析發(fā)現,在文綜方面,李卓雅每次考試答題極不規(guī)范,思維過于簡單,需要思考的地方沒有動腦筋。
針對李卓雅的政治短板,他專門將其座位調到了班上一個文綜成績拔尖的同學附近,方便交流。每次月考,他都會采取“面批面議”方式,逐題講解,并讓李卓雅先講答題思維等。此外,還針對性地輔導李卓雅看改錯題等,培養(yǎng)她的思維方法。一系列輔導后,李卓雅逐漸對文綜學科有了很大興趣和信心,進步也非常明顯。
媽媽楊女士:女兒很少讓我們操心
“她從小就很有主見,很懂事,我們很尊重她,基本上放手不管。”說起育兒經,楊女士的口氣顯得很輕松灑脫,“女兒很少讓我們操心。”
楊女士是襄陽27中的一名語文老師,丈夫在襄陽高新區(qū)機關事業(yè)管理局做行政工作,兩人工作都很忙。
女兒未上幼兒園,6歲半上小學,主動要求學鋼琴,一學就是7年,后來學拉丁舞。至于培優(yōu),女兒想都沒想過。
“穿的大部分都是我‘退休’的衣服,吃的從來不挑,從來不買零食。”楊女士說,女兒主動要錢的唯一用途就是買書,“兩三歲就開始看漫畫,四五歲看故事書,上學了,就開始看各種各樣的書,《讀者》《意林》每期都要買來看。”
楊女士說,女兒還喜歡看報紙,從初中開始,她和丈夫從單位帶回家的《人民日報》、財經雜志等,女兒都要看,電視上的新聞她也不放過。暑假時,她呆在新華書店看書,經常一看就是一整天,看完了還要買一堆書回家。
在家里,吃飯時是一家人閑談的時間,他們會跟女兒討論一些工作上、社會關系上的瑣事等,女兒也會主動發(fā)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