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住證積分細則
細則簡介
最早試水居住證政策的上海,在居住證發放超過10年后,進行了一次“大手筆”的改革。
6月19日,上海市政府官方網站公布了《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并同時公布與之配套的《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積分辦法”)和實施細則。
相關信息
“引入積分管理,突出了能力和貢獻的導向,”上海市發改委總經濟師翁華建說,“為平凡崗位的普通勞動者提供了一個融入渠道。”而上海也由此成為中國首個對外來人口全部采用居住證積分制管理的城市。
在5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所部署的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中,今年圍繞城鎮化的改革中的重要事項是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
上海這套將于7月1日正式實施的居住證管理辦法備受關注的另外一個原因,還在于此前公布的“上海版”異地高考方案明確以“上海市居住證管理制度”為依據。
與去年年底公布的《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草案)相比,此次公布的辦法取消了原有制度中的居住證分類,而以積分制度取代,達到120分積分標準值的持證人,其子女能夠在上海參加中高考。
在居住證新政后,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因此獲益?在政策發布當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上海官方并未給出正面答復。但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毛大立稱新政與此前政策的銜接是“平穩有序”的,“隨遷子女參加中高考的人數肯定會增加”。
對于積分辦法,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突破不大。曾參與聯名建議修改居住證辦法的律師常伯陽稱,“在公布的居住證管理辦法中,子女個人的權利還是與父母綁架到一起了,許多來自農村在滬務工的人的子女仍然得不到參加高考的機會”。
相關報道
居住證積分細則:年輕高學歷社保繳費多積分高
《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下稱“辦法”)頒布的同日,《上海居住證積分管理試行辦法》(下稱“積分辦法”)也隨之頒布。
根據積分辦法,《居住證》積分指標體系由基礎指標、加分指標、減分指標和一票否決指標組成。
總體來看,年紀越輕、學歷越高、專業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越高高、繳社保年限越長的,總積分越高。 此外,緊缺急需專業、投資納稅越多或帶動本地就業越多、繳納職工社保基數越高等將獲得不同程度的加分。
基礎指標包含年齡、教育背景、專業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在本市工作及繳納職工社會保險年限等指標。
年齡指標最高分值30分,具體來說,持證人年齡在56-60周歲,積5分;年齡每減少1歲,積分增加2分。
教育背景指標最高分值為110分,大專學歷、大學本科學歷、大學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研究生學歷學位、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分別對應50分、60分、90分、100分、110分。
在專業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方面,在國家職業資格一級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最高分140分到國家職業資格五級的最低分15分之間遞減。
持證人在上海工作并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規定按月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每滿1年積3分。
關于加分項目,上海緊缺急需專業(且專業與工作崗位及就業一致)將積30分;在特定的公共服務領域就業,每滿1年積4分,滿5年后開始計入總積分;全日制應屆高校大學畢業生,積10分;配偶為本市戶籍人員,結婚每滿1年積4分,最高分值40分。
另外,持證人在上海投資創辦的企業,按照個人的投資份額計算,最近連續3年平均每年納稅額在1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或平均每年聘用上海市戶籍人員在10人及以上,每納稅10萬元人民幣或每聘用本市戶籍人員10人積10分,最高100分。
持證人最近連續3年在上海市繳納職工社保基數高于本市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80%~200%的,將對應加25分~100分。
此外,獲得上海市及其以上政府表彰的將獲得分數30分~110分。
積分辦法對提供虛假材料或持證人5年內有一般刑事記錄,將扣減150分。持證人5年內有行政拘留記錄的,每條扣減50分。
持證人有違反國家及上海市計劃生育政策規定行為記錄或嚴重刑事犯罪記錄的,取消申請積分資格。
總分積分規則是持證人的總積分等于基礎指標與加分指標積分之和減去減分指標的累計扣減積分,總積分的最低分值為0分。
其中,基礎指標中的“教育背景”、“專業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兩項指標,選擇其中一項進行積分。加分指標中的“投資納稅”、“投資帶動本地就業”兩項指標,選擇其中一項進行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