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簡介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并網運行兩種方式。
組件
光伏板組件是一種暴露在陽光下便會產生直流電的發電裝置,由幾乎全部以半導體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體光伏電池組成。由于沒有活動的部分,故可以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導致任何損耗。簡單的光伏電池可為手表及計算器提供能源,較復雜的光伏系統可為房屋提供照明,并為電網供電。光伏板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狀,而組件又可連接,以產生更多電力。近年來天臺及建筑物表面均會使用光伏板組件,甚至被用作窗戶、天窗或遮蔽裝置的一部分,這些光伏設施通常被稱為附設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統。
現狀
太陽能發電是新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目前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的主要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電池組件模塊化、安裝維護方便、使用方式靈活等特點,是太陽能發電應用最多的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通過聚光集熱系統加熱介質,再利用傳統蒸汽發電設備發電,近年來產業化示范項目開始增多。
光伏發電
近10 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 倍,年均增長50%以上。2010 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1600 萬千瓦,其中我國年產量1000 萬千瓦。并網光伏電站和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是光伏發電的主要利用方式。到2010 年,全球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超過4000 萬千瓦,主要應用市場在德國、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其中德國2010 年新增裝機容量700 萬千瓦。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轉換效率和工藝水平的提高,全產業鏈的成本快速下降。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價格已經從2000 年每瓦4.5 美元下降到2010 年的1.5 美元以下,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經濟性明顯提高。
光熱發電
光熱發電也稱太陽能熱發電,尚未實現大規模發展,但經過較長時間的試驗運行,開始進入規模化商業應用。目前,美國、西班牙、德國、法國、阿聯酋、印度等國已經建成或在建多座光熱電站。到2010 年底,全球已實現并網運行的光熱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10 萬千瓦,在建項目總裝機容量約1200 萬千瓦。
到2007年年底,全國光伏系統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萬千瓦(100MW),從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企業達到50余家,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達到290萬千瓦(2900MW),太陽能電池年產量達到1188MW,超過日本和歐洲,并已初步建立起從原材料生產到光伏系統建設等多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產業鏈,特別是多晶硅材料生產取得了重大進展,突破了年產千噸大關,沖破了太陽能電池原材料生產的瓶頸制約,為我國光伏發電的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2007年是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受益于太陽能產業的長期利好,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占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占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占到60%以上。這些數字足以顯示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領域重要的戰略地位。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力爭使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GW(百萬千瓦)預計,到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的電力裝機將占全國電力裝機的25%,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將占到5%。未來十幾年,我國太陽能裝機容量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25%以上。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稱,“到2015 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0 萬千瓦(即21GW)以上,年發電量達到250 億千瓦時。”
根據《規劃》,“十二五”時期新增太陽能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約1000萬千瓦,太陽能光熱發電裝機容量100 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約1000 萬千瓦,光伏電站投資按平均每千瓦1 萬元測算,分布式光伏系統按每千瓦1.5 萬元測算,總投資需求約2500 億元。
優點
①無枯竭危險;
②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污染排放外,絕對環保(無公害);
③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安裝在建筑屋面同時美觀的優勢;
④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
⑤能源質量高(目前實驗室最高轉化率已經達到47%以上);
⑥使用者從感情上容易接受且非常喜愛;
⑦建設周期短,獲取能源花費的時間短。
⑧從國家安全角度講,光伏發電可以實現家庭自己供給,避免戰爭帶來的毀滅打擊。
發展
歐盟提議,2013年6月6日起生效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產品征收反傾銷稅,而德國及另外16個歐盟國家已經向委員會表示反對;晶澳太陽能(NASDAQ:JASO)等部分企業一季度業績超市場預期。光伏行業能不能“否極泰來”?
回暖是近些年似乎流年不利的光伏行業最希望能看到的詞匯。近日受美股太陽能板塊異軍突起影響,國內的光伏行業個股也開始走出一段不錯的行情。與此同時,部分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再度展開投資也讓市場開始想象光伏行業回暖的景象。
美股晶澳太陽能遠遠高于市場預期的一季報刺激股價大漲70.37%。隨后中概股中太陽能板塊集體暴漲。隨即A股市場的光伏行業板塊個股也開始大幅上漲,陽光電源三花股份、隆基股份漲停。實際上5月份以來A股市場的光伏行業板塊個股的走勢已經逐漸走強,諸多資金已經開始逐漸介入這個曾經被無情拋棄的板塊。
中國產業洞察網分析師認為:資本市場的提前效應似乎是希望光伏行業回暖的最好例證,實體經濟方面,似乎也有各種證據在支撐著回暖的判斷。近日海潤光伏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耗資20億元建設5個光伏發電項目,并表示預期內部收益率最低的也接近10%,最高則超過15%。無獨有偶,中環股份近日也發布公告稱擬與合作伙伴投資建設年產2500萬mm藍寶石晶棒生產項目。
更為關鍵的是,公告顯示,中環股份已與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商定,擬在呼和浩特市金橋經濟開發區共同打造具有技術水平全球領先和綜合產銷規模全球最大的“金橋光伏產業園”。根據相關協議,呼市政府將全力支持中環股份“1000MW 低倍聚光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按低倍聚光光伏發電項目的電站建設進度及時配置路條,并核準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