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
航母簡介
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遼寧艦”前身是蘇聯(lián)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19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號于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lián)解體,建造工程因而中斷,完成度為68%。1995年,俄羅斯決定將瓦良格號從俄羅斯海軍編制退出,并且作為償還債務的替代品送交予烏克蘭。
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于2003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號被拖進大連造船廠的干船塢,開始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更改安裝及繼續(xù)建造。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制造,及將其用于科學研究、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為“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航母數(shù)據(jù)
中文名:遼寧號航空母艦
外文名:PLAN Liaoning
長寬:艦長304米,艦寬70.5米
航速:最高航速32節(jié)
排水量:標準排水5.7萬噸,滿載6.75萬噸
制造廠:大連造船廠,前蘇聯(lián)黑海造船廠
舷號:16
詳細介紹
遼寧號航空母艦(PLAN Liaoning)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中國海軍001型航空母艦的首艦。是在前蘇聯(lián)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第二艘,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俄文:Варяг;英文:Varangian)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在總體設計上沿襲了原來的設計特點,其艦型特點、尺寸、排水量、動力裝置等都與庫茲涅佐夫元帥級基本相同,在上層建筑、防空武器、電子設備、艦載機配備等方面均做了較大改進。
“遼寧號”航母由蘇聯(lián)時期尼古拉耶夫船廠(又稱黑海造船廠)建造,到1991年11月,該艦的總體工程進度達到68%,后由中國大連造船廠完成后續(xù)建造。艦長304米,艦寬70.5米,航母吃水深度10.5米,標準排水量57000噸,滿載排水量67500噸。從底層到甲板共有10層,甲板上的島式建筑也有9層之多,分別是消防、醫(yī)務、通信、雷達等部門和航母戰(zhàn)斗群的司令部。
“遼寧號以4臺蒸汽輪機為動力,4軸4槳雙舵推進。航母由四臺蒸氣輪發(fā)動機驅動,總計20萬馬力,最高航速可高達32節(jié),在航速30節(jié)時續(xù)航力為4000海里,在航速20節(jié)時續(xù)航力可達12000海里;艦上的電力系統(tǒng)可提供14000千瓦的電力,燃油儲量為7800噸,航空汽油儲量為5800噸。艦首使用滑躍式起飛甲板,艦艇中部設有4道飛機降落阻攔索及1道應急阻攔網(wǎng)。艦橋島式建筑位于飛行甲板右側,前后各有一臺甲板/機庫升降機。
遼寧艦的編制等級為正師級,編制員額1,000余人。首批艦員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軍官達到98%以上,其中具有碩士和博士的有50余人。與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一樣,遼寧艦上有5%為女性人員。
由于“遼寧號”航母上載艦員人數(shù)眾多,其各種生活配套設施也十分完備,設有餐廳、超市、郵局、洗衣房、健身房、垃圾處理站等,連酒吧都有鬧吧和靜吧兩種,生活相對比較便利。還將根據(jù)實際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保障官兵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詳細參數(shù)
主要參數(shù)
主尺寸:艦長304米、水線281米;艦寬70.5米、吃水10.5米;
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
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2米;
排水量:57000噸(標準),67500噸(滿載);
動 力:4臺蒸汽輪機、4軸、200000馬力;
航 速:29~32節(jié);
續(xù)航力:8000海里/18節(jié),海上自持能力15天;
艦 員:1960+626(飛行人);
電子設備
聲納:Zvezda-2 主動搜索/攻擊(中低頻)聲納和MGK-345 Bronza/Ox Yoke 艦體聲納 雷達:兩座三面對空搜索雷達:1座MR-710“頂盤”三座標對海/空搜索雷達,D/E波段;2座MR-320M“雙支柱”對海雷達,F(xiàn)波段;3座“棕櫚葉”導航雷達,I波段
火控:4座“十字劍”,K波段,控制對空導彈;8座“熱閃”火控雷達,J波段,控制近防系統(tǒng)
電子干擾:2部PK-2、10部PK-10
武器裝備
遼寧號航母上的雷達及武器系統(tǒng)的相繼曝光。它的最終命運逐漸清晰起來,從武器系統(tǒng)上看該艦絕不會僅僅是艘訓練艦。
美媒稱,遼寧號航母將在改裝完工后進行一個月左右的海上試航,而在過去的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中,工程人員已經(jīng)為航母安裝了幾乎所有必須的艦載武器裝備。在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眾多照片中顯示:該航母已安裝了兩個重要的艦載武器系統(tǒng),即FL-3000N近防系統(tǒng)和AK-1130全自動多管近防炮,作為攔截導彈的中堅力量,包括新型相控陣雷達在內的各種電子設備共同擔負起艦隊防空以及末端反導防御。
航母的兩側,船首(接近船首或航母前部)安裝了一套FL-3000N型24單元導彈發(fā)射裝置。船尾(船的后部)也安裝了一套FL-3000N系統(tǒng),其后裝有一門新型多管近防炮。該航母中部可能還另外裝有4個火炮或導彈系統(tǒng),兩側各裝有2個。
新型多管近防速射炮是傳統(tǒng)857近防炮(7管)與AK-630(6管)近防炮(前者配備于052C、051C、054A等國產(chǎn)新型驅護艦上,后者配備于956“現(xiàn)代”級驅逐艦、071級船塢登陸艦及022型隱身導彈快艇等艦艇上)的升級版,升級到11管,普遍猜測認為擁有9000-10000發(fā)/分鐘的理論射速,可發(fā)射30mm炮彈攔截來襲導彈,有效射程4-5千米。
FL-3000N類似于美國的拉姆艦載點防御導彈,不同之處在于,“拉姆”采用18聯(lián)裝導彈發(fā)射裝置,而中國則采用24聯(lián)導彈發(fā)射裝置,精度相對較低。FL-3000N是2012年才推出的,使用的導彈比“拉姆”系統(tǒng)要小。FL-3000N導彈長2米,最大射程為9000米。該導彈彈徑120毫米,采用與“拉姆”類似的制導系統(tǒng),但是在飛行過程中不如“拉姆”靈活。
可搭載40架左右各型艦載機:
殲15殲擊機20架:用于艦隊防空和對艦攻擊等;
卡31預警直升機3架:用于艦隊防空預警,遠程反艦導彈中繼制導等;
卡-28反潛直升機6架:用于反潛攻擊;
殲教9艦載教練機6架:用于訓練飛行員艦上起降。
直8預警直升機3架:用于艦隊防空預警和部分指揮功能。
相關報道
為了完成幾代中國人的航母夢想,中國的科學家們日以繼夜的拼命工作,2012年11月13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據(jù)報道,參與建造遼寧艦的15名工作人員因殉職,遼寧艦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
談及航母的改建工程,王治國表示,從事“遼寧艦”項目研制的所有參研單位所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時間緊迫、工作量大。王治國回憶,工程啟動以來,同一部門的同事中,約有15位因為工作原因而犧牲。
“很多都是平常工作、戰(zhàn)斗在一起的。有時候想起來,感覺他們還在身邊,心里挺難受的。”他說,“因為過去生活在一個大院子里,都能經(jīng)常碰面?;厝ジ依锶颂崞饡r,家里人也很難受。”
有網(wǎng)友看后提議:“希望有關部門在遼寧艦上刻上這15名英雄的名字,讓每一個登上遼寧艦的人都能記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