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菲爾德
公司介紹
成立于1936年,是一家全球性的食品公司,在全球12個國家開展業務。
該公司此前公布的2012財年財報顯示,凈利潤達到3.613億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2.21美元;銷售額達到131億美元,增長7%。在2011財年,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凈利潤為5.21億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3.12美元。
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是美國規模化養豬的典型代表。
它是美國主要的鮮豬肉和包裝肉類生產、經銷商以及全美最大的生豬生產商,擁有58100名員工,擁有從生豬養殖到屠宰加工一條龍產業鏈。
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每年養豬約1500萬頭豬,一年屠宰2700萬頭,除了滿足美國國內的需求,還大批量向中國等市場出口豬肉。
每天宰殺生豬近8萬頭,以每天工作16小時計算,每分鐘就有33頭豬被宰殺。
相關報道
437億收購史密斯菲爾德 雙匯吃下全球最大"肥肉"
中國企業對美國公司交易金額最大的一樁收購案日前開啟。5月29日晚間,雙匯國際宣布收購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的全部股份,收購金額約為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7億元。由于雙方營收懸殊頗大,雙匯對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被業內人士視為“蛇吞象”。
財報顯示,雙匯發展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397億元,而史密斯菲爾德去年營業收入卻高達131億美元,約合803億元人民幣。懸殊如此之大,雙匯國際卻能成功上演一出“蛇吞象”的大戲,確實令國企乃至國人感到無比振奮。受此消息刺激,作為雙匯國際的母公司,雙匯發展(000895)的股價昨日勁漲8.73%,報收42.86元。
雙匯為什么會遠隔重洋進行收購?業內人士指出,因受瘦肉精問題、飼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目前國內生豬行業的信任度大跌,雙匯欲通過收購,重塑品牌的可信度,同時引入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收購將使中國食品市場發生根本性的競爭變革,“散亂的中國肉食市場將進入更專業的市場競爭” 。
“蛇吞象”的成功,離不開國際金融機構的身影。“驅動此次收購很大程度上是雙匯金融股東的利益驅動”,業內人士指出,雙匯國際最大股東是鼎暉,淡馬錫、高盛、新天域等也都是雙匯國際的重要股東。另外,高盛同時也是史密斯菲爾德的一個主要股東。由此來看,“對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可以看作是國際金融機構的一次產業和利益重組,并非單純的中國企業海外收購”。
此次收購中,雙匯將采用全現金支付方式。437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資金從何而來?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介紹,本次收購所用資金,來自其自有資金和國際銀團支援。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摩根士丹利將為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交易提供約30億美元融資。
收購如此龐大的海外資產,將大大提升雙匯的國際影響力,但也將對雙匯的經營管理能力帶來新的挑戰。如何做好收購后的整合以及面對海外運營的挑戰,將是收購完成后面臨的最大難題。
美銀降史密斯菲爾德評級 穆迪將評估評級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消息,美國銀行周三發布的一組報告將剛剛宣布接受中國雙匯國際收購的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的股票評級調降至持有;另一方面,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在周四的一份報告中將史密斯菲爾德的信用評級置入了被稱為“方向不明確評估名單”的分類。
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在這份報告中指出,“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早些時候宣布接受雙匯國際每股34美元的收購報價,包括22億美元債務在內的交易總價值大約是71億美元。交易對公司的估價相比起周二收盤價有31%的溢價,這意味著7倍的稅前利潤市盈率倍數,依照F14估算相當于8.6倍的市盈率指標,而史密斯菲爾德的歷史交易表現是5倍到7倍的水平。”
報告指出,“每股34美元的收購價格相比公司第二大股東大陸糧食公司在4月25日的董事會上所作的,基于分拆公司得出的每股40美元的價值評估還有明顯的折扣。一旦獲得股東批準,并通過美國和其他國家反壟斷審查以及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交易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完成。”
穆迪投資者服務在周四的報告中指出,考慮到之前一天公布的71億美元收購交易,史密斯菲爾德的長期債務評級已經被置入不確定評估狀態。如果交易被確認會對資本結構和信用狀態有積極作用,其評級將會得到提升;如果交易主要由債務提供融資,可能對史密斯菲爾德的債權人造成進一步負擔,則評級會被下調。
穆迪高級信貸官布賴恩-威汀頓(Brian Weddington)指出,“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細節對擬議中的交易進行評估,以明確交易對公司信用狀況的整體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應該會是非常明顯的。”
穆迪指出,評估將主要集中于并購條款,交易完成后資本結構以及相關的融資協議條款。穆迪還將對雙匯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以確定對史密斯菲爾德未來業務表現的影響。
穆迪目前對史密斯菲爾德有投資級別的Ba3企業家族評級,以及B1的高級無擔保債務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