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大米
詞語概述
鎘大米:一般指鎘含量超標的大米。
形成原因
大米鎘含量超標,主要是土壤中鎘含量超標,引起的植物吸收。過度使用化肥是原因之一。一些磷肥和復合肥中鎘含量超標,能夠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鎘。 空氣和水鎘污染,也將導致水稻在生存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鎘。
危害影響
人在食用這種鎘含量超標大米之后,鎘在人體內會導致患骨痛病。鎘超標大米的危害鎘對身體危害最嚴重的是結締組織損傷、生殖系統功能障礙、腎損傷、致畸和致癌。最新研究成果還表明,鎘能引發人類乳腺癌。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鎘只有1%~5%被胃腸道吸收,所以食用鎘超標大米是機體攝入鎘的一種可能,大量長期食用會導致慢性中毒。
不必過度恐慌
這是否意味著雜交稻特別是超級稻存在著鎘超標的風險?大多數市民食用的大米,是不是都是這種水稻?應該如何避免通過食物鏈吸收過多的鎘元素?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建議,為降低食品中某些元素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動而廣泛攝入各種食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人們應當更加“雜”地取食,“在無法立即消除大米中鎘含量較高傾向的情況下,比如多吃些海產品、豆類產品、瓜子等含鋅量較高的食品,以‘頡頏’食品中含量過多的鎘,降低患病的危險。同時,南方人應該搭配多吃北方食品”。
產生根源
鎘大米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恐慌,大米“鎘危機”,涉及方面比較多,它既是環境保護、土壤污染防治層面上的監管不達標,也是食品安全保障、市場秩序維護層面上的監管不達標。一方面,采礦企業“幾乎沒有環保設施”,重金屬排污被放任自流地進入土壤農田;另一方面,被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土地繼續種植大米,“農民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政府方面的種植禁令”。最后,重金屬超標的大米進入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