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劑
詞語解釋
漂白劑是破壞、抑制食品的發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變的物質,一些化學物品,透過氧化反應以達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把它的顏色去除或變淡。常用的化學漂白劑通常分為兩類:氯漂白劑及氧漂白劑。
物品簡介
Bleach
漂白劑是一些化學物品,透過氧化反應以達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把它的顏色去除或變淡。常用的化學漂白劑通常分為兩類:氯漂白劑及氧漂白劑。氯漂白劑含次氯酸鈉,而氧漂白劑則含有過氧化氫或一些會釋放過氧化物的化合物 譬如過硼酸鈉或過碳酸鈉。漂白粉的成分通常是次氯酸鈣。漂白也是染色過程中的初期步驟。
化學作用
漂白劑除可改善食品色澤外,還具有抑菌等多種作用,在食品加工中應用甚廣。氧化漂白劑除了作為面粉處理劑的過氧化苯甲酰等少數品種外,實際應用很少。至于像過氧化氫,僅許可在某些地區用于生牛乳保鮮、袋裝豆腐干外,不作氧化漂白劑使用。
漂白劑是通過還原等化學作用消耗食品中的氧,破壞、抑制食品氧化酶活性和食品的發色因素,使食品褐變色素褪色或免于褐變,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中國允許使用的漂白劑有二氧化硫、亞硫酸鈉、硫磺等7種,其中硫磺僅限于蜜餞、干果、干菜、粉絲、食糖的熏蒸。
物品成分
一般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NaCl和NaCLO通過緩慢反應而生成HClO 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
漂白劑分為氧化型和還原型,氧化型又分為鹽素〔含氯〕類和酸素〔含氧〕類。鹽素漂白劑的漂白力較強,殺菌、除臭的效果亦佳,適合漂白衣物時使用,不可用於花色衣物。并非每種布料皆可使用鹽素漂白劑,所以務必先看使用說明。此外,如果和含有酸素的洗衣粉一起使用的話,就會減低洗衣粉的效力,所以切勿一起使用。酸素漂白劑的漂白力較溫和,花色衣物可安心使用,就是用於絲綢和羊毛也沒問題。如果和洗衣粉一起放洗衣機,對於防止黃斑和黑斑都很有效。還原型漂白劑的效力最強,只要是白色纖維皆可使用,但不能用於花色衣物。鹽素漂白劑洗不掉的黃斑、血跡和泥土等等頑垢,用這個絕對有效。一般應該含有次氯酸,當然也有過氧化氫、臭氧來漂白的,甚至還有硫,用途不同物質也不同,平常用的漂白劑主要是次氯酸鈣(Ca(ClO)2)一般市售的漂白劑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次氯酸鈉水解產生次氯酸,次氯酸有強氧化性,可以氧化色素。還有如雙氧水、漂白粉等都是用氧化色素的方法來漂白的。用還原法漂白物體的漂白劑可能含硫代硫酸鈉,硫代硫酸鈉具有還原性。
原理介紹
HgCl2+2NaCl→Na2HgCl4(吸收液)
Na2HgCl4+SO2+H2O→HgCl2SO3]2-+2H++2NaCl
HgCl2SO3]2-+HCHO→HgCl2+HOCH2·SO3H
3HOCH2SO3H+酸漂副品紅→聚玫瑰紅甲基磺酸(紫紅色絡合物)
吸收液用氯化汞與氯化鈉作用生成四氯汞鈉,當樣品中的SO2與吸收液作用之后,生成一種穩定的絡合物(可防止SO2的損失),這種絡合物與甲醛及鹽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紅色絡合物,顏色的深淺與SO2濃度成正比,可在580nm下比色測定。
物品種類
家用漂白劑或次氯酸鈉NaClO在家中為被用作漂白衣裳、消除污漬和消毒。這是因為次氯酸鈉可產生氯自由基——是一種可與許多物質起反應的氧化劑。
頭發的漂白劑含有H2O2 (過氧化氫),當它分解時會釋放氧自由基。氧和氯的自由基都有相同的漂白效用。
氯漂白劑通常會與洗衣粉一起使用,家庭主婦亦會用它作為消毒劑。要注意,不要把漂白劑與含有氨的清潔劑混合在一起,也不要用氯漂白劑來清理尿漬,因為這樣會產生有毒的氯氨和會爆炸的三氯化氮。還有不要把漂白劑與廁所清潔劑混合,因為這樣會產生有毒的氯氣。
不過不是所有的漂白劑都有氧化的特性。例如一些漂白劑的配方中會加入的低亞硫酸鈉Na2S2O4和漂白面粉、杏脯、酒精飲料或干果的二氧化硫都是強還原劑。
另一種漂白劑二氧化氯是用于漂白木質紙漿、油脂和油、纖維素、面粉、紡織品、蜂蠟等工業。
在食品工業,一些有機過氧化物(過氧化丙酮、過氧化苯等)及其他化學物品(如溴酸鹽)會用作面粉漂白劑及陳化劑。
注意事項
1、此反應的最適反應溫度為20-25℃,溫度低靈敏度低,所以標準系列管和樣品在相同溫度下顯色;2、反應溫度如果為15-16℃,靜置時間需延長為20分鐘;
3、鹽酸副玫瑰苯胺中的鹽酸用量對顯色有影響,加入鹽酸量多,顯色淺;加入量少,顯色深,所以配制試劑時一定要按操作進行;
4、甲醛濃度在0.15-0.25%時,顏色穩定,所以應選擇0.2%甲醛溶液;
5、測定樣品顏色較深的樣品,可用10%活性炭脫色;
6、樣品加入Na2HgCl4吸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此液在24小時內很穩定,否則于4℃可使用一周;
7、此法測SO2采用HgCl2毒性很強,故實驗時應注意安全。有科技報道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試劑代替四氯汞鈉,但此實驗沒有證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