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型助學
詞語解釋
發展型助學是一套相互關聯的助學體系,它在幫助貧困學子解決上學難題的同時,體系化引導學子從單純的受益者升級為助學理念的傳承者和實踐者,實現“受助、自助、助人”的成長性發展。
詳細解釋
發展型助學模式以資助學子、愛心義賣、“一堂課”支教等構成的“加多寶.學子情”助學模式為典型代表。
發展型助學是加多寶在教育助學領域12年公益投入的沉淀和升華,是一種可持續性的公益模式。發展型助學模式對于受助者而言是一種持續的關愛,對于企業自身而言實現了公益投入產出比的最大化,對于行業而言則是給其他有志投身公益教育助學領域的一種指導和借鑒。
體系構成
1)資金資助——學子受助
從2001年到2012年,“加多寶·學子情”為貧困學生的捐贈累計超
過4000萬元,資助范圍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幫助8075名寒門學子順利踏上求學之路。2013年,“加多寶·學子情”將繼續出資1000萬元,計劃資助2000名學子。
2)提供實踐崗位——學子自助
2006年起,“加多寶·學子情”公益助學項目在全國銷售終端開展加多寶涼茶義賣活動,所得收入全部用于資助貧困學子。
愛心義賣活動為包括受助學子在內的在校大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同時也為社會公眾提供了方便快捷、力所能及的公益參與途徑,很好地傳遞了“人人公益、全民助學”理念。
2011年,加多寶發起愛心義賣、網絡虛擬捐贈等公益行動,影響范圍遍及全國25個省區的80多個大中城市,共計得到500萬消費者積極響應,在線愛心捐贈人數突破34萬。
3)倡導服務社會——學子助人
在申請“加多寶·學子情”的資助時,學生們都會收到一份《“1幫2”助學志愿書》,盡管簽署志愿書不是接受資助的前提條件,但大部分學子都響應助學倡議自愿簽署。每一年,受助學子與其他在校大學生、社會人士一起奔赴貧困地區支教,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回顧歷程
2001年,出資5.3萬元幫助13名溫州貧困高考生圓夢大學。
2002年,出資12萬元,幫助溫州24名高考貧困學生圓夢大學。
2003年,出資23萬元,幫助溫州、臺州、麗水、寧德等46名貧困學生圓夢大學。
2004年,幫助浙江省53名貧困學生圓夢大學。
2005年,出資60萬資助浙江、廣東、福建三省120名特困生圓夢大學。
2006年,加多寶集團繼續擴大資助范圍,覆蓋了廣東、福建、浙江、海南、湖南、湖北、廣西、江西等8個省中的24個城市。將140萬的捐助款分發到280名受助學生手中,幫他們圓了大學夢。同年,首次開啟公益崗位的活動,“受助、自助、助人”的公益理念逐漸形成。
2007年,加多寶集團資助范圍進一步擴大,遍及全國9省31個城市,資助學子400名、捐助金額達到200萬。
2008年,加多寶集團的公益助學項目,將資助范圍擴大到14省55個城市,資助學生715名;并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特別追加愛心善款,資助100名災區高考學子、100名災區震災孤兒,總捐助金額超過460萬。
2009年,資助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廣東、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廣西、湖南、湖北、江蘇、重慶、四川、云南、河南、安徽、貴州、山西、上海、北京、遼寧、山東、河北、陜西等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共計資助1000名高考貧困生,每人5000元;資助440名公益崗位的學生,每人500元,助學金額超過500萬元。
2010年,加多寶集團的公益助學項目進入了第十年,首次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資助1200名優秀貧困學子,資助款達600萬元,覆蓋區域和資助人數均為歷史最高。同時,還幫助1450名大學生走向全國29省的公益崗位,并集合2001-2010年的所有受助學子及社會愛心人士,組建“愛心大家庭”,號召全社會的力量共同譜寫愛心助學新篇章。
2011年,在助學新十年開始之際與5A級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展開合作,根據社會反響追加資助1020名學子,當年資助總人數高達2020人、資助總金額1000萬余元,并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人公益、全民助學”目標、“1幫2”助學的先進理念,標志著加多寶集團由企業公益向社會公益的成功轉型。
2012年,持續12年的公益助學項目正式更名為“加多寶·學子情” 愛心助學行動,繼續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合作,出資1000萬,資助2000名優秀貧困學子圓夢大學;組織包括往屆受助學子在內的在校大學生及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愛心義賣、“一堂課”支教活動,踐行、傳承“1幫2”愛心助學理念;并借助微公益平臺吸納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助學。本次更名不僅是加多寶集團公益助學品牌的全面升級,更意味著加多寶將傾集團之力篤行公益事業。
發展背景
作為涼茶行業領導者,加多寶從傳承中國涼茶文化出發,以“飲水思源”的感恩心態為根基,努力踐行著“共創健康時尚飲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
加多寶踐行公益已經17年,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取得諸多成績。在“加多寶﹒學子情”公益助學項目中,從最初捐助十幾名學子,到現在,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形成具有較完善體系的“發展型助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