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邏輯
介紹
鳥籠邏輯是由一個心理學故事引出的效應,掛一個美麗的鳥籠在房間里最顯眼之處,過不了幾天,主人必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只鳥回來放在鳥籠里,因為這比無休無止的解釋和說明要輕易得多。
鳥籠邏輯告訴我們,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受制于強大的慣性思維,這種慣性思維的益處是,能夠幫助我們迅速快捷地認知和適應周圍世界。然而,過猶不及,如果把慣性思維擴展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就會成為一種刻板思維。
來源故事
鳥籠邏輯來源于一個故事。甲對乙說:“如果我送你一只鳥籠,并且掛在你家中最顯眼的地方,我保證你過不了多久就會去買一只鳥回來。”乙不以為然地說:“養只鳥多麻煩啊,我是不會去做這種傻事的。”于是,甲就去買了一只漂亮的鳥籠掛在乙的家中。接下來,只要有人看見那只鳥籠,就會問乙:“你的鳥什么時候死的,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釋,客人還是很奇怪,如果不養鳥,掛個鳥籠干什么。最后人們開始懷疑乙的腦子是不是出了問題,乙只好去買了一只鳥放進鳥籠里,這樣比無休止地向大家解釋要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