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良
韓良簡介
韓良,男,
1997年-2002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就讀,是位中共黨員、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振動傳輸、智能儀器、服務機器人與機電一體化技術。
韓良貢獻
簡介 1997年7月,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或理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 2000年1月,受聘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能粒子物理唯象學:
1)系統地研究了光子對撞物理中超對稱新粒子產生、重味夸克強CP破壞及味道改變中性流耦合效應。研究證明在眾多粒子物理前沿課題的研究中,光子對撞具有正負電子對撞無法替代的優勢。這一結論有力地支持了建設直線光子對撞機的物理設想。這部份研究共發表論文18篇,引用141次。由于在光子對撞物理研究上做出突出成就,2000 年應邀參加7th High Energy Photon Colliders國際會議,作"Probe physics beyond the SM at gamma-gamma collider"特邀報告,并成為TESLA光子對撞論證物理部分的合著撰稿人,共同起草"Photon Collider at TESLA"總結報告。這一報告為DESY研究所 TESLA直線對撞機設計報告所采納,作為支持在下一代直線對撞機上實現光子對撞模式的物理論據。
2)精確計算了高能強子對撞機上,Higgs,Neutrolio/Chargino等超對稱粒子的產生截面,為Tevatron與未來LHC實驗尋找新物理提供理論依據。共發表論文11篇,引用67次。 2000年11月,研究興趣擴展到高能粒子實驗物理研究,并以曼徹斯特大學天文與物理系 Research Staff身份,參加費米國家實驗室Tevatron-D0高能實驗物理國際合作組:
3)在探測器研究方面,負責D0探測器一級中心徑跡觸發系統L1CTT的Run2b升級方案設計。在Tevatron Run2b高能質子-反質子對撞亮度升級后,原Run2a觸發系統將無法工作,從而導致物理信號完全被QCD本底淹沒,而新Run2b方案將在Run2a基礎上把L1CTT系統對本底的抵御能力提高一個量級。Run2b新方案已通過美國能源部(DOE)技術鑒定,成為L1CTT觸發系統的升級藍本,并已進入技術調試階段,本人繼續負責該方案的改進升級。L1CTT Run2b研發被認為是對整個D0合作組的重大貢獻。發表論文2篇,包括D0合作組向DOE提交的"Run IIb Upgrade Technical Design Report",本人負責Level 1 Tracking Trigger部分的起草。 4)在D0物理分析方面,提出了利用倍加的時間壽命信息鑒別雙-tau末態的實驗方法。該方法正在D0數據上進行測試與發展,如其被證明有效,將為強子對撞機上tau輕子對產生分析提供強有力的新手段,對中性和奇異Higgs尋找等物理事件有重大的作用。 2004年6月,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引進,特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教授。現負責組建科大D0實驗物理組,以及國際高能數據SAM Grid網格系統建設。 研究方向與興趣、及其他情況詳見個人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