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舟
陳一舟簡介
陳一舟,1969年出生于武漢,千橡互動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畢業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010年12月,千橡互動更名“人人”,人人旗下擁有中國最大的實名制SNS網站“人人網”。
陳一舟,千橡互動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1987年武漢大學物理系計算機專業,1993年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MIT碩士學位,1997年斯坦福大學商學院MBA機電工程,1999年出任ChinaRen董事長兼CEO,2000年搜狐收購ChinaRen,出任搜狐副總裁,2002年創辦千橡互動集團出任董事長兼CEO。
陳一舟人物評價
千橡互動總裁陳一舟很會賣東西。劉建是他的師弟,也是千橡互動現任副總裁。他在斯坦福讀書時就經常稀里糊涂地被陳一舟當成買家。陳曾經把自己的車以6000美元賣給劉健,結果在隨后的半年里,劉健花了不止6000美元用來修理那輛破車。當然,陳一舟最著名的手筆是在2000年把自己與周云帆、楊寧所創立的ChinaRen網站以約3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搜狐。 如今陳一舟開始對買東西有了興趣。這兩年,他旗下的千橡互動連續并購了幾家網站,包括貓撲、UUME、魔獸世界中國等。這一次他似乎不準備再賣,在經歷了ChinaRen的“半途而止”,又眼看著自己當年的創業戰友周云帆等通過空中網登陸納市后,陳一舟也想嘗嘗帶領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滋味。
在收購了一批互動娛樂性社區網站后,陳一舟宣稱千橡互動“已經是盈利的整合型互聯網公司,通過網站、無線互聯網、客戶端互聯網三條腿走路。”千橡目前通過在有線和無線互聯網上出售內容向用戶直接收費,并賣出廣告,而出售的很多內容是由互聯網社區用戶創造。
“經過可笑荒唐的事才會改變”
陳一舟稱自己在2001年3月離開搜狐時的狀態是“雄赳赳氣昂昂”。
當時互聯網正處于冬天,“又不是大股東”陳一舟開始研究一些光通信方面的知識,當時的互聯網公司均不 盈利,但是網絡接入商卻財源滾滾,而光通信技術可以讓網絡傳播的速度大大增加。一次偶然機會,他前往美國達拉斯參加了一個國際光通信會議,在會上,陳一舟結識了當地參加會議的一些中國人。對方有些好主意,但是缺乏融資開公司的經驗,于是邀請陳一舟加入掌舵。
為了“開個公司一下值10個億。”陳一舟決定離開搜狐。雖然背負著因違約而喪失40多萬股搜狐股票的風險,他并不在意,因為“感覺上了一個快速道,到美國挖金子去了。”新公司的專利申請、融資過程都很順利。這時,“9.11”事件發生了。美國經濟一下子失去了活力陷入停頓,投資者捂緊了口袋,網絡運營商不再大筆投入基礎建設,陳一舟的光通信技術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理想中的“10億元公司”就這么胎死腹中。“憑著一身膽”就前往陌生城市達拉斯的陳一舟,開始反思自己離開搜狐時的狂妄,“說白了,比較幼稚,非常可笑。”
“人總是經過這種可笑荒唐的事情,才會改變。”隨后的時間里,陳一舟在達拉斯渡過了半年平靜時光。那段時間陳一舟看了足有一千本書,其中不少是有關創業和投資的內容。而且有了時間來整理自己的創業思路,“剛經過了一個泡沫,人都是非常浮躁。到了美國,第一個釘子被恐怖分子打下來,第二個釘子被殘酷的市場打下來,一看,咦!這個世界不是這么簡單的事,老老實實在家研究開公司、投資的規律。”
到2002年初,陳一舟發現搜狐的股票開始慢慢漲了起來,打聽和研究之后,他發現是短信業務帶動國內互聯網公司情況開始好轉。于是,2002年底,從德州的三位天使投資人那里拿到幾十萬美元后,陳一舟回國了。
陳一舟經驗心得
陳一舟告戒中國互聯網從業者少即多,慢則快 千橡CEO陳一舟現身說法,以自身教訓向中國互聯網從業者提出兩大忠告:少即多,慢則快。
陳一舟表示,當年巴菲特給他上課時曾告誡他,每個人做事前都要畫一個圈,圈內是自己了解的,圈外是不懂和似是而非的。做事情,一定要做圈內的,而且這個圈內的事情越少越好,最好是只有一個,“少即多”。
陳一舟稱,自己的投資和創業都遵循了這個原則。比如他曾把自己的錢全部投到騰訊母公司MIH集團的股票上,當初這個公司不過5億美元,結果現在翻了10倍,賭的事情越少,成功起來就越大。千橡這些年來一直專注在社區,并且已經形成了貓撲、校內、UUme、DoNews四大社區的格局,未來10年我們希望擁有10個社區。
陳一舟的另一個忠告是"慢則快".他表示,目前中國的互聯網傾向于快速發展,這與從業者年輕,吃的虧少有關,創業者往往不顧客觀因素一位求快。比如,去年一夜興起無數視頻網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認為,一個項目能有多大,首先取決于這個項目本身。比如水稻一年只能3熟,但你非要他10熟,于是就揠苗助長,結果只能是被“燒死”。
陳一舟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首先搞明白這個項目的DNA到底可能長多大?然后再決定燒錢的大小和速度。段永平正因為深諳此道,因此他才能從不參與創業,卻能成為從中國互聯網賺錢最多的人,僅從網易的股票上就賺到2、3億美元。有些事情看起來慢慢騰騰,但是速度其實很快。
陳一舟表示,千橡在“快與慢”上有過教訓。嘟嘟加速器本來可以成為迅雷,但急于求成,并過早的期望其盈利。陳一舟表示千橡現在的哲學是:做的事情不貪多并集中到自己擅長的,然后使用全部的精力和金錢,支持其穩健的發展。
陳一舟告戒中國互聯網從業者少即多,慢則快 千橡CEO陳一舟現身說法,以自身教訓向中國互聯網從業者提出兩大忠告:少即多,慢則快。
陳一舟表示,當年巴菲特給他上課時曾告誡他,每個人做事前都要畫一個圈,圈內是自己了解的,圈外是不懂和似是而非的。做事情,一定要做圈內的,而且這個圈內的事情越少越好,最好是只有一個,“少即多”。
陳一舟稱,自己的投資和創業都遵循了這個原則。比如他曾把自己的錢全部投到騰訊母公司MIH集團的股票上,當初這個公司不過5億美元,結果現在翻了10倍,賭的事情越少,成功起來就越大。千橡這些年來一直專注在社區,并且已經形成了貓撲、校內、UUme、DoNews四大社區的格局,未來10年我們希望擁有10個社區。
陳一舟的另一個忠告是"慢則快".他表示,目前中國的互聯網傾向于快速發展,這與從業者年輕,吃的虧少有關,創業者往往不顧客觀因素一位求快。比如,去年一夜興起無數視頻網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認為,一個項目能有多大,首先取決于這個項目本身。比如水稻一年只能3熟,但你非要他10熟,于是就揠苗助長,結果只能是被“燒死”。
陳一舟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首先搞明白這個項目的DNA到底可能長多大?然后再決定燒錢的大小和速度。段永平正因為深諳此道,因此他才能從不參與創業,卻能成為從中國互聯網賺錢最多的人,僅從網易的股票上就賺到2、3億美元。有些事情看起來慢慢騰騰,但是速度其實很快。
陳一舟表示,千橡在“快與慢”上有過教訓。嘟嘟加速器本來可以成為迅雷,但急于求成,并過早的期望其盈利。陳一舟表示千橡現在的哲學是:做的事情不貪多并集中到自己擅長的,然后使用全部的精力和金錢,支持其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