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曝光山東菜農使用國家禁用農藥“六六粉”敵敵畏為生姜驅蟲保鮮。對此,菜農稱這些問題生姜“洗一洗就能吃”。據了解,菜農使用違禁農藥——敵敵畏儲存生姜,一車蔬菜能節約幾十元保鮮成本。
六六粉生姜
“六六粉”保鮮生姜
山東部分菜農被指用劇毒農藥保鮮生姜。5月12日,東夏鎮史鋪村一位不愿具名的菜農,正在大棚侍弄剛種下20天的5畝生姜,據他介紹,每畝生姜產量在1萬斤左右,由于10月份生姜上市價較低,所以每年產的新姜都要在地窖儲存大半年,等待好價格才肯出售。使用“六六粉”和“敵敵畏”驅蟲保鮮,而“六六粉”是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農藥。
“六六粉”生姜“姜”了誰的軍
白菜噴甲醛、生姜灑“六六粉”,不斷曝光的農產品潛規則,不由得讓人“談菜色變”。記得當初生姜價格暴漲之時,有人送其綽號“姜你軍”。現在,生姜再次“姜你軍”。不過,上次“姜你軍”針對的是消費者的錢袋子,這回威脅的卻是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
“六六粉”生姜“姜”了誰的軍?除了消費者,還有傳說中的“監管部門”。“去年到今年青州市農殘檢測的合格率是99.5%。在蔬菜上市前,農業局要對全市蔬菜進行抓鬮抽檢;當蔬菜進入目的地市場時,也會進行一次抽檢。”山東青州市農業局檢測中心主任朱樹興說。為何兩道防線還是難以確保蔬菜的安全呢?朱樹興說,目前蔬菜檢測主要是檢測農殘是否超標,由于國家對保鮮劑沒有明確標準,在抽檢過程中并不對保鮮劑進行檢測。一邊是毒菜兇猛,一邊卻是檢測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如此檢測,是否在“逗你玩”?既然目前蔬菜檢測主要是檢測農殘是否超標,為何沒有檢出“六六粉”呢?“六六粉”是不折不扣的劇毒農藥,怎么可以用作保鮮劑呢?難道用作保鮮劑的農藥就不是農藥了?
同時,“六六粉”生姜還“姜”了“國家標準”的軍。國家對保鮮劑沒有明確標準,導致隨意使用保鮮劑現象泛濫成災,甲醛甚至劇毒農藥都成了菜農保鮮的選擇。一天沒有標準,問題就可能繼續存在。不知道頻頻出現的保鮮劑亂相,能否倒逼出國家的相關標準?其實,很多常識性的東西,即便沒有標準和明確規定也不應成為監管的盲區。甲醛有害、“六六粉”是毒藥,這些常識難道還需要提醒嗎?相關部門為何不出臺措施管一管呢?
為了牟取利益濫用保鮮劑甚至不惜鋌而走險“投毒”,一些菜農菜販最終會把自己“姜”進去。長此以往,或許還會將當地已經形成支柱產業的區域優勢“姜”進去。據報道,商務部近年來通過支持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來幫助農產品市場提升檢驗檢測水平,增強了檢驗檢測能力。此外,商務部還開展了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試點。該體系可使蔬菜與肉類的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類似于“身份認證系統”。例如消費者在購買了蔬菜、肉類后,如果質量出了問題,就可以憑借其追溯碼查到這些產品從田間到銷售終端全過程流通信息,從而向問題肉、菜的責任人追究責任并索賠。隨著法律法規和技術手段的不斷完善,誰敢“姜”消費者的軍,誰必將自食其果。